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林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增殖
  • 2篇肉瘤
  • 2篇细胞增殖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肉瘤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2篇2-甲氧基雌...
  • 2篇MG63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2篇雌二醇
  • 1篇凋亡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生长分化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金林
  • 4篇陶凤华
  • 4篇陶海
  • 3篇汤小燕
  • 3篇赵迎春
  • 2篇郭卫春
  • 1篇刘天舒
  • 1篇柳铭
  • 1篇李章华
  • 1篇刘阳
  • 1篇蔡林
  • 1篇余黎
  • 1篇祝少博
  • 1篇陈友浩
  • 1篇曹辉
  • 1篇郑剑
  • 1篇邓玲珑
  • 1篇魏驰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去分化过程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腱系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去分化过程中成肌腱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生长分化因子(GDF-5)的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再用含GDF-5的培养基继续诱导其成肌腱分化。3周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肌腱相关标记基因如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肌腱蛋白(TNC)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Scx)和肌腱相关标记蛋白如ColⅠ、TNC和腱调蛋白(Tenomodulin)的表达。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Scx、ColⅠ、ColⅢ、TNC基因表达量为0.635±0.557、0.590±0.020、0.447±0.063、0.613±0.061,显著高于诱导分化组(0.416±0.054、0.406±0.173、0.294±0.013、0.373±0.042,t=17.857,P<0.05;t=12.948,P<0.05;t=7.747,P<0.05;t=-5.212,P<0.05),对照组(0.197±0.019、0.201±0.014、0.216±0.037、0.190±0.014,t=31.077,P<0.05;t=14.419,P<0.05;t=15.054,P<0.05;t=8.013,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ColⅠ、TNC和Tenomodulin的蛋白表达分别为1.705±0.159、1.587±0.018、1.616±0.019,显著高于诱导分化组(1.160±0.018、1.164±0.016、1.092±0.022,t=4.825,P<0.05;t=17.395,P<0.05;t=3.961,P<0.05),对照组(0.643±0.047、0.441±0.02l、0.673±0.015,t=13.299,P<0.05;t=37.618,P<0.05;t=9.349,P<0.05)。结论GDF-5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腱细胞分化,且去分化过程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腱系分化的能力。
金林陶凤华陶海郭卫春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生长分化因子分化肌腱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长骨提取BMSCs,用含不同浓度FGF18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采用细胞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设定空白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ALP活性检测评估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Runx2、COLⅠ、OCN)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p)-ERK1/2、p38、p-p38]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结果显示,FGF18对BMSCs的促增殖效应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递增。干预7 d和14 d后,FGF18组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的着色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P活性随FGF18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递增。干预3 d时,FGF18组Runx2、BMP4基因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91±0.327比1.103±0.331,2.115±0.403比1.134±0.327,t=2.933、3.274,P<0.05)。干预7 d时,FGF18组Runx2、BMP4和COLⅠ基因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52±0.525比1.903±0.451,5.115±0.633比1.734±0.527,4.451±0.553比1.525±0.483,t=9.883、7.110、6.902,P<0.05)。干预3 d和7 d时,FGF18组Runx2、COLⅠ、p-ERK1/2和p-p38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unx2为0.927±0.108比0.647±0.087,1.257±0.188比0.825±0.103,t=3.497、3.490,P<0.05;COLⅠ为0.538±0.062比0.405±0.047,0.729±0.106比0.513±0.074,t=2.961、2.894,P<0.05;p-ERK1/2为0.908±0.113比0.614±0.072,0.968±0.142比0.686±0.086,t=3.800、2.942,P<0.05;p-p38为1.203±0.194比0.826±0.082,1.135±0.186比0.803±0.076,t=3.100、2.862,P<0.05)。结论FGF18可以通过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对BMSCs细胞增殖以及早期成骨分化的调控,且具有�
金林郭卫春向威李丹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成骨分化
2-甲氧基雌二醇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的2-ME作用于肿瘤细胞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实验检测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随着2-ME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肿瘤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变形;MTT实验表明2-ME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2-ME能剂量依赖性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内Bcl-2、VEGF的表达逐渐下降,而Caspase-3的表达则逐渐升高。结论2-ME能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VEGF、Caspase-3相关。
陶海汤小燕陶凤华赵迎春金林蔡林
关键词:骨肉瘤2-甲氧基雌二醇凋亡细胞增殖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Cbfa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成骨细胞转录因子Cbfa1在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的表达,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术后2、4、6、8周检测血液雌二醇(E2)水平,进行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测量、组织学观察和Cbfa1mRNA表达。结果在每个时间点3组大鼠雌二醇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比较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在每一个检测的时间点,药物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8周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高于模型组(P<0.05),其余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检查示模型组骨组织内骨小梁减少,稀疏,间隔增大,药物组该表现较少,而假手术组骨组织内未见该现象。模型组与药物组Cbfa1 mRNA表达在术后4周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在术后6周和术后8周,假手术组>药物组>模型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雌激素减少能导致大鼠Cbfa1表达降低,而骨碎补总黄酮能上调Cbfa1表达水平,促使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发挥其防治OP作用。
刘天舒李章华陈友浩柳铭金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去卵巢骨碎补总黄酮
2-甲氧基雌二醇对骨肉瘤MG63细胞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对骨肉瘤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及不良反应。方法:构建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2-ME作用后,记录肿瘤的体积和质量;通过移植瘤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及Bcl-2、VEGF、Caspase-3的表达情况,检测2-ME对裸鼠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ME对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有抑制作用,HE染色显示,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密度减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随着2-ME浓度的升高,肿瘤组织内Bcl-2、VEGF的表达逐渐下降,而Caspase-3的表达则逐渐升高;TUNEL结果表明2-ME诱导裸鼠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肝肾功能检测未见损害发生。结论:2-ME在体内能有效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抗骨肉瘤作用机制与Bcl-2、VEGF、Caspase-3相关,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汤小燕赵迎春金林陶海
关键词:骨肉瘤2-甲氧基雌二醇抗肿瘤效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糖尿病足溃疡的外科诊疗建议
2020年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坏疽,甚至死亡,及时治疗对于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在做好医护人员防护的前提下,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是一个急需面临的全新挑战。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糖尿病足溃疡诊疗的最新文献,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诊疗策略提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陶海陶凤华曹辉赵迎春金林罗越张铮郑剑向威汤小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溃疡
Krackow缝合法与Kessler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效果的Meta分析
2017年
目的 比较Krackow缝合法与Kessler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PubMed、Embase、CENTRAL、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Krackow缝合法与Kessler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3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Kessler缝合法相比,Krackow缝合法术后满意度更高[RR=8.38,95%CI(3.39,17.61),P〈0.00001]、术后总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71,1.52),P=0.85];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84,1.01),P=0.09];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Arner-Lind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4,95%CI(0.28,1.05),P=0.07].结论 与Kessler缝合法相比,Krackow缝合法术后满意度更高,但两种缝合法在术后总的并发症、不同时间段内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及不同时间段内Arner-Lindholm评分方面,临床效果相当.
邓玲珑金林余黎魏驰祝少博
关键词:跟腱断裂KRACKOW缝合法KESSLER缝合法META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病理改变,骨强度下降、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以骨痛、易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女性多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需长期卧床,又加重骨质疏松,形成恶性...
刘阳金林罗越陶凤华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