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晋梁

作品数:11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珊瑚礁
  • 3篇南沙群岛
  • 3篇滨珊瑚
  • 2篇全新世
  • 2篇雷州半岛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东亚季风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岩类
  • 1篇仪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强度
  • 1篇永暑礁
  • 1篇雨量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1篇钟晋梁
  • 6篇陈特固
  • 5篇余克服
  • 3篇刘东生
  • 3篇赵焕庭
  • 3篇聂宝符
  • 1篇朱袁智
  • 1篇施祺
  • 1篇张乔民
  • 1篇林进峰
  • 1篇高辉
  • 1篇赵建新
  • 1篇何学贤
  • 1篇唐志礼
  • 1篇沈承德
  • 1篇刘昭蜀
  • 1篇彭子成
  • 1篇郭丽芬
  • 1篇黄鼎成
  • 1篇苏广庆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海洋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89
  • 1篇198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δ^(18)O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被引量:26
2001年
利用海温和气温计重建了南沙群岛永暑礁海区近50年和季分辨率的温度变化,将南沙群岛永暑礁器测的气候资料延长了40年.发现珊瑚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气温升高1℃,δ(18)O降低0.24%的对应关系.
余克服陈特固黄鼎成赵焕庭钟晋梁刘东生
关键词:南沙群岛滨珊瑚Δ^18O表层海温东亚季风古气候
雷州半岛珊瑚礁生物地貌带与全新世多期相对高海平面被引量:43
2002年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 ,将灯楼角珊瑚礁分为 8个生物地貌带 :礁前斜坡活珊瑚林带、外礁坪大块滨珊瑚礁岩带、中礁坪块状珊瑚混合带、中礁坪块状珊瑚—角孔珊瑚混合带、内礁坪角孔珊瑚带、沙坪台—海滩、沙堤和洼地 ,它们是海平面和气候环境变化的产物。以珊瑚礁及其生物地貌带作为高海平面的标志 ,根据 13个表层珊瑚礁样品的 TIMS铀系年代和 1个 1 4C年代 ,指出全新世以来至少存在过 5期相对高海平面 (7.2~ 6 .7、约 5 .8、 5 .0~4 .2、 2 .8~ 2 .0、约 1.5 cal.ka BP) ,每一期中还存在低海平面的波动。其中 6 .7~ 7.2 ka BP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已经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这个时间段以后形成的珊瑚礁是在 6 .7~ 7.2 ka BP形成的珊瑚礁礁坪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的 ,迄今为止 ,没有再出现过高出 6 .7~ 7.2 ka
余克服钟晋梁赵建新沈承德陈特固刘东生
关键词:珊瑚礁海平面全新世雷州半岛
近百年来南海北部珊瑚生长率与海面温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44
1996年
从西沙和海南岛南部海区钻取的5个滨珊瑚(Porites)岩芯,研究其逐年生长率变化及与海面温度(SST)关系,得出近百年来研究海区的滨珊瑚生长率平均为11mm/a,变化于7~15mm/a之间,珊瑚生长率与SST呈显著正相关.据1961~1993年的资料统计,各个样品的相关系数在0.77~0.89之间,从而建立了珊瑚生长率温度计.由它后报1993~1961年间该海区的SST,误差为土0.12~±0.17℃.由后报得出近百年来南海北部热带海区的SST上升率为0.20℃/100a,明显高于中国气温的0.09℃/100a,但低于全球温度和西太平洋热带海区SST的上升率.
聂宝符陈特固梁美桃王有强钟晋梁朱袁智
关键词:温度计海面温度海洋温度
永暑礁西南礁镯生物地貌与沉积环境被引量:11
2003年
在海上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南沙群岛永暑礁西南部礁镯并非传统的开放型环礁,而是一个封闭型的小环礁,封闭的泻湖能够为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提供原生生物沉积。该小环礁可分为礁前斜坡活珊瑚林带、外礁坪珊瑚生长带、礁突起珊瑚枝块胶结堆积带、内礁坪枝状珊瑚生长—砂质沉积交互带、泻湖坡枝状珊瑚生长—细砂沉积带和泻湖盆底粉砂质生物沉积带共6个生物地貌和沉积带。12个礁坪原生滨珊瑚和2个礁岩滨珊瑚的14C和TIMSU Th测年结果表明永暑礁礁坪面形成于近代,它们没有提供中全新世高海平面的证据,约950aBP的中世纪暖期南沙群岛可能有过非常强的风暴潮。此外,1000年以内的珊瑚常规14C未校正年代与TIMSU Th年代存在显著差异,在环境解释中需要特别小心。
余克服赵建新施祺钟晋梁陈特固
关键词:沉积环境海平面风暴潮永暑礁TIMS
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高分辨率δ^(13)C的环境记录被引量:8
2002年
南沙群岛永暑礁滨珊瑚月~季分辨率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珊瑚δ^(13)C总体上具有比较清楚的年际变化周期,可以反映永暑礁日照时数、总云量和降雨量等的变化,对El Nino事件有比较明显的记录.1950年至1999年δ^(13)C存在非常显著的长期下降趋势,反映近50年来南沙群岛年总日照时数呈减少的趋势、年平均总云量和年雨量呈增加的趋势.
余克服刘东生陈特固钟晋梁赵焕庭
关键词:南沙群岛滨珊瑚碳同位素日照时数总云量
南海地质
刘昭蜀赵焕庭范时清陈森强张虎男苏广庆钟晋梁刘海龄谢以萱袁家义陈绍谋蔡慧梅赵岩王启玲罗又郎林进峰姜绍仁陈雪唐志礼梁美桃
该成果主要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指导思想,应用我们提出的“陆缘扩张”观点,采用由陆及海、海陆结合、以海为主,地质与地球物理、浅部地质与深部地质、实践调查与理论分析、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等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研究方法,较合理地解释了南...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珊瑚礁
雷州半岛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面被引量:42
1997年
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的古珊瑚礁,是广东大陆沿岸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发育在中更新世玄武岩滩地上的典型珊瑚岸礁.该区的地壳垂直运动自新第三纪以来为沉降区,到全新世中期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近数十年是轻微下降区.我们于1993~1995年间先后3次考察了灯楼角(20°13′N,109°56′E)和水尾村(20°24′N,109°52′E)的古珊瑚礁,前者礁平台(礁坪)最宽处约1km,长逾2km,后者礁平台宽约0.5km,长约1km.是研究全新世高海面较理想的地区之一.1 古海面标志物及其确切位置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最重要是要找到能真正代表当时海平面的位置,并能测定标志物的高程和年龄.经多年研究认为,以大型块状滨珊瑚构成的礁顶面,是研究古海面的最好标志物.南海礁区单个礁体的礁顶面,宽度从几十米到千米以上;长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其礁平面很平坦,高差很小.由于珊瑚只能在水下生长,其实际生长上限在大潮低潮面下1m深,珊瑚礁顶面记录着海平面的确切位置,珊瑚样品又是多种测年方法的上选材料,因而珊瑚礁顶面是古海面的极好标志物.
聂宝符陈特固梁美桃钟晋梁余克服
关键词:珊瑚礁全新世
海南岛滨珊瑚的荧光强度与降雨量和径流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在紫外激光的诱导下,海南岛近岸龙湾港水域的滨珊瑚可产生黄-绿荧光带,在与邻近的琼海地区降雨量和万泉河口径流量作拟合分析后,发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将荧光强度(FI)和降雨量(RF)线性拟合后,可获得相关系数=0.78的线性方程:RF=889-4.54FI。用该方程计算1982~1997年的降雨量序列,其中峰期降雨量常与全球的El’Nino事件有关。而当荧光强度和径流量(RO)拟合后,可得到相关系数=0.74的二次方程为:RO=-0.0279 FI^2-18.59 FI-950.9。用该方程计算的1982~1997年径流量序列,其峰值与降雨量曲线相似。这表明,我国南方沿岸地区的洪涝和干旱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全球变化的制约。
彭子成谢端何学贤张兆峰盛六四高辉聂宝符钟晋梁
关键词:紫外激光珊瑚降雨量径流量荧光强度
海南岛小海潟湖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1989年
小海潟湖沉积物的大部分元素含量与花岗岩类的元素含量接近,沉积物的Ni,B,Sr的含量和Sr/Ba比值显示出陆源沉积物的特点。V,Mn,Co,Ni,Cu,Zn,Pb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3—0.98,这些元素共同与有机质富集于沉积物的粉砂、粘土粒级之中。从潟湖边缘到中心,Cr/V,Cr/Ni,Cr/Cu比值从大变小,Ni/Co比值从小变大的规律变化可以指示物质从潟湖边缘迁移至潟湖中心。
郭丽芬钟晋梁
关键词:沉积物样品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相关系数表层沉积物
用海洋声学仪器考察研究现代珊瑚礁
钟晋梁
关键词:声学测试仪器珊瑚礁海洋地貌学海洋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