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江涛
-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冲洗式探针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对儿童泪囊炎采用冲洗式探针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80例泪囊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44眼)与对照组(n=40,45眼),对照组给予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推注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率达到95.45%,对照组治愈率为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冲洗式探针联合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儿童泪囊炎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钟江涛官莉娜
-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治疗方法
- 2016年
-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患儿63例(63眼),随机抽样分为A组和B组,对其病程和治愈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几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于A组(t=5.638,P〈0.01);而治愈方式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0103,P〉0.05)。结论新生儿急性泪裳炎在全身抗感染的当日进行泪道冲洗,在炎症控制后,适时进行泪道探通,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 郭智一夏红玉邓敏钟江涛肖亦爽
-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泪道
- 基于轴心的可校准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轴心的可校准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包括座椅、靠背、支撑杆、连接杆和测量帽,所述座椅顶端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
- 官莉娜钟江涛
- 文献传递
- 小度数内斜视矫正术前戴三棱镜治疗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 提高小度数内斜视矫正手术的正位率和功能治愈率,扩大小度数内斜视的手术范围.方法 在手术前平均16个月内给33例斜视度为+7△~+20△的小度数内斜视患者佩戴压贴三棱镜,以抵消内斜视角度.结果 33例患者戴三棱镜后28例(84.8%)斜视角度增加≥+5△,从而使12例初始斜视度<+15△的患者也获得了手术治疗.实验组33例中,远期正位31例(93.9%),对照组21例中,远期正位14例(66.7%),实验组正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7.407,P=0.025).实验组有15例(45.5%)获得≤60"的近距离市体视锐度,11例(33.33%)获得≤60"的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对照组有2例(9.5%)获得≤60"的近距离立体视锐度,1例(4.8%)获得≤60"的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实验组的功能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近立体视:x^2=24.106,P=0.000;远立体视:x^2=13.137,P=0.004).结论 小度数内斜视患者通过在手术前长期佩戴三棱镜可准确地确定手术目标斜视角,扩大手术范围,并使患者在手术前建立一定程度的双眼视觉,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许江涛夏红玉邓敏肖亦爽钟江涛
- 关键词:三棱镜手术正位率
- 儿童微小内斜视的治疗及其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寻求治疗儿童微小内斜视的有效疗法。方法:使用压贴三棱镜抵消30例微小内斜视性弱视儿童的内斜视度,同时使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并对本组患者进行了12~48mo的随访观察。结果:弱视治愈10例(33%),好转12例(40%),无效8例(27%)。总有效率73.33%。11例旁中心注视有8例(73%)转变为中心注视;12例异常视网膜对应有10例(83%)转变为正常视网膜对应。有近距离立体视的人数从6例(20%)增加到23例(77%)(χ2=19.28,P<0.01)。有远距离立体视的人数从13例(43%)增加到21例(70%)(χ2=4.34,P<0.05)。结论:用压贴三棱镜抵消微小内斜视患者的斜视度,有利于治疗旁中心注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有利于建立立体视功能。在使用压贴三棱镜矫正斜视的同时使用综合疗法治疗微小斜视性弱视,效果良好。
- 许江涛郭智一邓敏钟江涛夏红玉肖亦爽
- 关键词:儿童压贴三棱镜
- 多途径健康教育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分析
- 2022年
- 近几年近视病例持续增长,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预防近视工作,要从娃娃抓起。本次就针对预防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期间,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资料,从某市筛选两所幼儿园小班的学龄期儿童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共是200例,其的视力均正常,根据电脑软件形式进行分组,一组主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确定是对照组(100例),其他儿童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配合多途径健康教育,归为观察组(100例)。针对儿童裸眼视力、球镜S、柱镜C、轴向分析和近视发生率、干预满意度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究。结果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儿童发生近视的情况,针对筛选的儿童进行了临床干预,对儿童裸眼视力、球镜S、柱镜C、轴向方面评估,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更佳;统计了此次筛选的儿童当中的有无近视的情况,数据显示对照组出现近视的儿童偏多;根据问卷形式对价值对干预方式满意度方面进行了评估,两组均有部分家长极不满意,存在不满情绪,多数在对照组,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 此次主要针对学龄期儿童进行了预防近视的干预,具体实行生活方式结合多途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在预防近视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 钟江涛官莉娜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预防近视
- 一种眼科治疗泪小点膜闭的泪点成形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治疗泪小点膜闭的泪点成形装置,包括支撑件、夹持件、调节件、连杆和圆筒,所述支撑件上固定有夹持件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内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构造有倒V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外壁一体...
- 钟江涛官莉娜
- 文献传递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定量立体视觉测定与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手术后远期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16例4。15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并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及手术后≥1年时行眼位、双眼视功能、近及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检查。术后远期平均随访3.68年。结果术后≥1年,216例中有90.74%的儿童获得≤60的近立体视锐度,74.07%的儿童获得≤60~的远立体视锐度,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手术年龄将患者分为≤6岁组、6-9岁组和≥9岁组,三组间术后远期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远期有150例(69.44%)眼位正位,66例(30.56%)眼位欠矫,远期正位组与远期欠矫组≤60”的近立体视锐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正位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80.00%,远期欠矫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60.6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17,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远期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的检出率与术前患者是否存在远立体视锐度的密切相关。术后远期保持正位与检出中心凹立体视相关。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近、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不受手术年龄影响。影响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形成的不良因素为远期眼位回退。术前存在远立体视有利于术后形成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故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丧失以前。
- 许江涛李辉夏红玉邓敏钟江涛肖亦爽金顺祥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立体视
-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继发盲点综合征二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盲点综合征(blind spot syndrome)又称盲点症候、盲点-斜视综合征。现将作者治疗的两例报道如下。例1女8岁因眼外斜视3年以“间歇性外斜视”收住院手术。术前检查:矫正视力OD-1.50DS/+2.00DC×100°=1.0,OS+O.50DC×90°=1.2。斜视度:33cm-60^△,5m-25^△。33cm随机点立体视锐度60″。
- 许江涛郭智一钟江涛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继发立体视锐度矫正视力术前检查斜视度
- 视网膜检影镜在儿童眼屈光状态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7年
- 儿童眼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工作中,检查是评估儿童视功能的惟一线索,一个普通的眼科检查内容包括:视力、眼位、眼球运动、裂隙灯、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然而对保健机构的医生和社区医生来说,要完成这些检查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一个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视力表视力有时只能做参考,有时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检查,往往使一些患者延误治疗时机。为摸索适合小儿眼病初诊时评估屈光状态及视力的方法,本研究将视网膜检影镜小瞳孔检影检查列入小儿眼科门诊初诊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将其检查结果与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结果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 李丽红许江涛邓敏钟江涛肖亦爽郝玉星马艳玲孙青周莹
- 关键词: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