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昭
- 作品数:56 被引量:248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西美坦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195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 ,对来自 6家肿瘤中心的 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 (依西美坦 ) 96例 ,对照组 (来曲唑 ) 95例 ,4例失访。治疗组应用依西美坦胶囊 ,每日 1次 ,每次 2 5mg口服 ,同时给予与来曲唑外观相同的空白片剂 1片 ,疗程 8周 ;对照组应用来曲唑片每日服药 1次 ,每次 2 5mg,同时给予与依西美坦外观相同的空白胶囊 1粒 ,疗程 8周。治疗前 2周 ,治疗后 4周、8周分别通过影像学拍片或体表直接测量记录肿瘤转归 ,同时检测雌激素抑制率。结果 依西美坦组服药 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 44 8% ;来曲唑组服药 8周后肿瘤缓解率 45 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西美坦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眩晕等 ,无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异常。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毒副反应轻微 ,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 王华庆任长才冯威健林孟波熊玉卿黄平赵文华郝希山陈声波阎昭
- 关键词:依西美坦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多中心研究
- Ad-wtp53对p53状态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索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野生型 p5 3cDNA(Ad wtp5 3)对内源性 p5 3基因状态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 p5 3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方法 :采用MTT法选择Ad wtp5 3的最佳转染滴度 ,分别感染内源性 p5 3基因缺失、突变和正常的 3种结直肠癌细胞株 ,观察比较它们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 :Ad wtp5 3在 10 0 0MOI时表现出最强的细胞抑制作用 ,p5 3缺失细胞株 (THC 890 8)的抑制效应最明显 ,3种细胞转染后均发生G0 /G1期阻滞 ,并对不同p5 3状态细胞G2 M期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结论 :外源性野生型p5 3cDNA导入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 ,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 /G1期 ;同时对内源性 p5 3状态不同细胞的生长抑制强度和G2
- 阎昭李雯牛瑞芳史玉荣郝希山
- 关键词:P53基因腺病毒载体结直肠癌
- 长春新碱脂质体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研究
- 目的:观察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Vincristine Sulfate Liposome)在以淋巴瘤为主的肿瘤患者中多次静脉给药的耐受性、毒性反应及与剂量的关系,并初步观察该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按照GCP规范,采用先低剂...
- 王华庆胡歌阎昭郝希山
- 关键词:耐受性
- 文献传递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9-氨基喜树碱的浓度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9-氨基喜树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以喜树碱为内标,以C18固相萃取小柱处理血浆样品,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KromasilC18色谱分析柱(250mm×4.6mm,5μm),甲醇-磷酸盐缓冲液(48∶52,pH=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6nm,发射波长456nm,进样量50μL。结果:9-氨基喜树碱血浆浓度线性范围为0.5~100ng·mL-1(r=0.9998),最低定量限为0.5ng·mL-1,方法回收率为96.8%~102.5%,日内精密度RSD为5.8%~7.3%,日间精密度RSD为1.3%~6.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且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9-氨基喜树碱浓度测定和人体药动学研究。
- 阎昭朱仲玲薛津怀刘美君
- 关键词:9-硝基喜树碱荧光检测器固相萃取
- 代谢组学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 2007年
- 介绍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研究状况及其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关系,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着重讲述代谢组学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代谢组学在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多药耐药研究、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抗癌药物毒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肿瘤与生物系统微环境以及基因变化的复杂关系,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肿瘤基因表型的独特途径。代谢组学研究必将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阎昭娄建石
- 关键词:代谢组学肿瘤
- 构建满足动态监管要求的医院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信息化管理系统被引量:25
- 2016年
- 为提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监管水平,改变监督管理方式、有效控制临床试验过程中的风险、提升新药研发过程中的科学性、安全性、时效性,本院配合研发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信息化监管系统,同时自主研发了机构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系统。通过建设该系统,搭建多层信息平台,提供全过程动态临床试验信息管理与分析、综合评价、监督管理等功能,更进一步完善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和组织体系,提高临床试验整体管理和操作水平。
- 孙悦薛津怀刘美君王雨萌阎昭
- 关键词:信息系统
- 靶向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维持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最为重要的小分子活性寡肽,具有抗氧化和调节机体巯基平衡的作用,并通过参与谷胱甘肽化修饰调控众多信号转导分子及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的活性。研究显示,在多种肿瘤中GSH水平明显增高,通过消除ROS、解毒药物或参与DNA修复过程等机制促进肿瘤细胞耐药。GSH系统代谢酶在耐药肿瘤细胞中亦呈高表达,调控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耗竭GSH或下调GSH系统代谢酶可有效逆转肿瘤耐药,使耐药肿瘤细胞恢复化疗敏感性,表明GSH抗氧化系统是促使肿瘤耐药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近年来,GSH抗氧化系统作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和耐药逆转靶点正备受关注。本文就GSH抗氧化系统参与肿瘤耐药的作用及GSH抗氧化系统靶向药物作一综述。
- 朱仲玲阎昭
- 关键词:谷胱甘肽抗氧化肿瘤耐药
- 熊果酸磷脂纳米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考察熊果酸磷脂纳米(UA-PL-NP)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取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UA-PL-NP后,分别于给药后5min、1h和4h收集血浆和各组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RP-HPLC)法检测各组织中熊果酸(UA)药物浓度。结果:(1)UA-PL-NP给药后UA主要分布于肝和胃肠组织(。2)主要分布组织的药物浓度呈现随给药剂量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趋势(。3)胃、肠组织药物浓度于停药后迅速下降,至停药4h后浓度下降至极低水平;而肝组织药物浓度于停药后不断升高,停药后4h仍维持较高浓度([52.15±18.61)mg·kg-1]。结论:UA-PL-NP给药初期迅速分布于肝、胃、肠等组织,停药后胃肠组织药物释放入血后经再分布达平衡,使UA较长时间高度浓聚于肝组织,具有肝靶向分布特征。
- 李雯阎昭张洁缪伟赵国臣易以木
- 关键词:熊果酸磷脂类色谱法高压液相小鼠
- 注射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雷替曲塞浓度的HPLC检测方法,评价注射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9:81,pH2.65);流速1.0m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48nm。8名肿瘤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雷替曲塞注射液3mg.m-2,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替曲塞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该测定方法浓度范围在2.5~20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得回归方程为Y=280.98X+849.82,r=0.9999(n=3)。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提取回收率为85%~105%,批间差和批内差RSD均<15%。肿瘤受试者静脉滴注雷替曲塞后,药物达峰时间(tmax)均在滴注结束时;药峰浓度(Cmax)为(852.2±286.1)μg.L-1;AUC(0-t)为(721.3±159.4)μg.L-1.h;终末半衰期(t1/2z)为(27.4±38.5)h;血浆清除率(CLz)为(3.6±1.2)L.h.m-2;表观分布容积(Vz)为(99.6±86.4)L.m-2。结论:国产注射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肿瘤受试者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外研究结果相近,没有明显种族差异。
- 阎昭薛津怀朱仲玲
- 关键词:雷替曲塞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 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目的:探讨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P)吸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相对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CH)的优势。方法: 建立人胃...
- 张李梁寒孙慧阎昭刘勇丁学伟王晓娜潘源王宝贵
- 关键词:纳米炭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药代动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