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彩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贵港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清单式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清单式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接受手术的1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80例)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清单式护理,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住院天数、功能康复训练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清单式护理能明显提高ERAS效率,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功能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闭丽连 陆彩玲 刘彩颜 赖颖雪 黄璇 黄芮 黄海燕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踝关节骨折 围手术期 脉冲式加压冷疗在骨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冷疗是骨科创伤或骨科手术后广泛应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人体对冷的反应,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缓解局部充血肿胀;降低组织温度,减少细胞代谢;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凝固而止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达到止痛目的[1]。脉冲式加压冷疗是借助循环冷疗设备利用冰水循环和脉冲式间歇加压,在冷疗的同时对局部组织产生适当的压迫,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肩、肘、膝、踝等部位骨折及手术后患者。本文就近年来报道的脉冲式加压冷疗在骨科应用的效果、应用方式、应用时机及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梁妮 陆彩玲关键词:骨科手术后 毛细血管收缩 血液黏稠度 持续与间歇加压冷疗在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的应用对比研究 梁妮 杨克勤 林少虹 韦平欧 李春容 黄式环 陆彩玲 何汉萍 项目来源:该项目为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文件编号是贵科验字[2016]18号文件,合同编号(1305037),计划类别是科技攻关。项目背景:加压冷疗应用于机体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达到止痛、...关键词: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持续加压冷疗控制踝关节损伤早期肿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持续加压冷疗控制踝关节损伤早期肿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中关于持续加压冷疗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2011)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6篇文献均报道持续加压冷疗控制踝关节肿胀的效果好,5篇文献报道病人疼痛值低,消肿时间短(1篇文献)、满意程度高(1篇文献);未发生不良反应(1篇文献)。[结论]踝关节损伤早期应用持续加压冷疗控制踝关节肿痛的效果确切;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证实持续加压冷疗增加冷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梁妮 李伟霞 陆彩玲 何汉萍关键词:踝关节 软组织损伤 骨折 冷疗 O臂导航辅助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O臂导航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置钉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航辅助组和常规非导航组。导航辅助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18~60岁;骨折Garden分型:II型7例,III型30例,IV型2例;致伤原因:摔伤19例,车祸伤20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4例。常规非导航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为17~60岁;骨折Garden分型:II型8例,III型29例,IV型2例;致伤原因:摔伤21例,车祸伤18例。比较两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时间、空心钉置入时间、术后X线片上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之间的角度、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均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导航辅助组手术时间为32~42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5~6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0~100分。常规非导航组手术时间为42~52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6~6.0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0~100分。导航辅助组及常规非导航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平均(21.9±3.8)s和(39.6±8.6)s,透视次数分别为平均(5.4±2.0)次和(39.9±9.0)次,空心钉置入时间分别平均为(29.7±8.5)min和(52.6±8.8)min,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之间的角度分别平均为:正位(5.0±1.5)°和(7.9±1.6)°,侧位(5.5±1.8)°和(8.7±1.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臂导航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提高置钉的精确度,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减少空心钉置入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陆声榆 杨克勤 陆彩玲 韦平欧 谭海涛 秦豪 甘智 李晓 陈家耀 朱智鹏关键词:导航 股骨颈骨折 计算机导航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计算机和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其在创伤骨科临床应用开拓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因其具有精准性、安全性、微创、辐射损害轻、手术并发症少等突出优点而在创伤骨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势。本文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发展简史,探讨计算机导航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陆声榆 沙轲 陆彩玲关键词:计算机导航 创伤骨科 持续加压冷疗在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加压冷疗在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1例四肢闭合性损伤应用持续加压冷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冷疗前及冷疗后1,2,4,24,48 h 腋窝温度、患肢体表温度、健肢体表温度、脉搏、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记录冷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结果:患肢体表温度冷疗后较冷疗前低,冷疗后各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脉搏在冷疗后比冷疗前低(P <0.05),冷疗后4,24,48 h 比冷疗后1 h 低(P <0.05),冷疗后24,48 h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在冷疗后较冷疗前低,冷疗后各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冷疗前及冷疗后腋窝温度、健肢体表温度、末梢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冷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持续加压冷疗具有安全性。 梁妮 林少虹 杨克勤 韦平欧 陆彩玲 何汉萍 李春容 黄式环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安全性 持续加压冷疗在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持续冷疗与间歇冷疗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持续冷疗组和间歇冷疗组各120例。持续冷疗组采用Aircast Cryo/Cuff加压冷疗系统,持续冷疗至受伤后72h;间歇冷疗组一般护理措施同持续冷疗组,冷疗方式为隔3h冷疗1h至受伤后72h。分别测量并记录病人冷疗前及冷疗后24h、48h、停用冷疗时的疼痛分值、肢体肿胀值。[结果]冷疗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间歇冷疗组较持续冷疗组高;冷疗后48h及停止冷疗时间歇冷疗组病人肢体肿胀值较持续冷疗组高。[结论]持续加压冷疗用于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可减轻肢体疼痛和肿胀。 梁妮 杨克勤 林少虹 陆彩玲 徐燕芳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O臂导航在骶髂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O臂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置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住的适合用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骨盆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中辅助方式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用O臂导航系统引导行骶髂关节空心螺钉置,对照组采用C臂透视辅助下行骶髂关节空心螺钉置入。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和次数、置钉准确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和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置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而对照组置钉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表现。结论:应用O臂导航引导行骶髂螺钉置钉,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骶髂螺钉置入的精准度,减少术中患者及医务人员X线损害,手术操作较安全,符合精准医疗原则。 陆声榆 沙轲 陆彩玲 韦平欧 杨克勤 甘智 秦豪 李晓 陈家耀 朱智鹏关键词: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再植指血液循环,及早发现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指存活率。方法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动态监测再植指,观察脉搏波形态及血氧饱和度,定时与对应健侧指对比。结果 25例32指中15例19指顺利存活;10例13指在术后1~3d内发生了血管危象,8例10指经处理后存活,2例3指坏死行再植指松解残端修整术。结论利用SpO2监测再植指SpO2曲线波幅的变化,可以早期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可能和预后,提高再植指的存活率。 陆彩玲关键词:脉搏血氧饱和度 断指再植 血管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