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芝麻
  • 3篇HPLC
  • 2篇山茱萸
  • 2篇茱萸
  • 1篇代谢物
  • 1篇多菌灵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芝麻素
  • 1篇三唑磷
  • 1篇杀菌剂
  • 1篇唑类杀菌剂
  • 1篇氯氰菊酯
  • 1篇菊酯
  • 1篇甲基硫菌灵
  • 1篇高效氯氰菊酯
  • 1篇安全性
  • 1篇安全性评价
  • 1篇苯并咪唑类杀...
  • 1篇QUECHE...

机构

  • 6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刘红彦
  • 6篇陈伟
  • 3篇倪云霞
  • 2篇任应党
  • 2篇范芳婷
  • 1篇朱盈蕊
  • 1篇范方婷
  • 1篇赵辉
  • 1篇高向阳
  • 1篇刘玉霞
  • 1篇刘新涛
  • 1篇毕淑娟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_(18)净化-HPLC测定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HPLC测定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对超声波提取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提取液净化处理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V(正己烷)/V(甲醇)=60∶40,液料比30∶1,超声提取温度65℃,超声提取时间12 min。采用C18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可提高净化效果,减少测定干扰。
陈伟刘红彦倪云霞
关键词:芝麻芝麻素HPLC超声波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综述苯并咪唑类(BMZs)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研究现状。介绍其在植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和检测技术如荧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法。最后,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伟朱盈蕊刘红彦倪云霞高向阳
芝麻中甲基硫菌灵及代谢物多菌灵残留测定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为了准确评价甲基硫菌灵在芝麻上使用后其对芝麻的安全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及代谢物多菌灵残留量进行测定,并建立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1%甲酸的乙腈溶液浸泡萃取,然后利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末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1~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多菌灵的添加回收率为76.37%~102.34%,RSD为3.36%~8.86%;甲基硫菌灵的添加回收率为87.29%~108.42%,RSD为3.81%~5.71%。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最小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15、0.002 mg/kg。2009、2010年芝麻中多菌灵平均残留量分别为0.0577、0.2437 mg/kg,甲基硫菌灵残留量分别为0.2663、0.3002 mg/kg。[结论]2010年芝麻中多菌灵的残留量高于无公害芝麻多菌灵残留限量指标(0.2 mg/kg);2009、2010年芝麻中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均高于欧盟残留限量标准(0.1 mg/kg)。
陈伟刘红彦范芳婷倪云霞赵辉刘新涛
关键词:芝麻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安全性
干燥条件对芝麻外观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明确干燥条件对芝麻外观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豫芝11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下芝麻外观形态以及木脂素、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的增加,芝麻蒴果皮、芝麻粒的颜色加深,硬度和开裂程度增加。干燥温度为60℃时,芝麻中营养成分损失较小,木脂素、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达0.354 1%、76.6mg/g、22.96mg/g、593.78mg/g,且以上几种指标在同一干燥温度、不同干燥时间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干燥时间为8h各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内在品质较好。综合分析,芝麻的适宜干燥条件应为60℃干燥8h。
范方婷陈伟刘红彦
关键词:芝麻营养成分
SPE-HPLC法快速测定山茱萸中的三唑磷残留
2011年
建立了SPE—HPLC法定量测定山茱萸中杀虫剂三唑磷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Cleanert—OD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方法在0.40~4.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仪器的最低检出限为7.7×10^-11g,方法检出限为0.17ng/mL,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7%~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7.1%。检测结果表明40%三唑磷乳油600倍液喷雾处理在山茱萸果肉和叶片中的最终残留量为16.75~49.67mg/kg,均超出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国,稻谷,MRLs=0.05mg/kg)。
陈伟任应党冯耀景刘红彦毕淑娟
关键词:山茱萸HPLC三唑磷
QuEChERS-HPLC法快速测定山茱萸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乙腈提取,基质固相萃取净化,HPLC测定,建立了高效氯氰菊酯在山茱萸上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0.03~0.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为0.9986,仪器的最小检出量为1.5×10-11g。在0.05μg、0.1μg、0.5μg 3个添加水平上,高效氯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0.87%~94.61%,相对标准偏差为2.09%~7.42%。该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微量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实现对山茱萸样品中高效氯氰菊酯的快速定量测定。
陈伟任应党刘红彦刘玉霞范芳婷
关键词:山茱萸高效氯氰菊酯HPLCQUECHER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