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外少见部位恶性横纹肌样瘤术后标本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光镜下见瘤细胞椭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嗜酸性,似横纹肌母细胞;核卵圆形或圆形,呈泡状、核仁明显,部分细胞核偏位,似印戒细胞;少数瘤细胞胞浆内见嗜酸性小体样结构,免疫组化见瘤细胞CK、EMA及Vim均阳性,部分瘤细胞Syn阳性。结论该肿瘤是一种少见、高度恶性、病理形态独特的肿瘤。
- 郑海红徐铖陈伟飞
- 微小胸腺瘤二例被引量:1
- 2010年
- 例1,患者女,50岁。因“双眼睑下垂伴四肢无力半年”来院,半年来双眼睑下垂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现象,予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2个月,症状稍有缓解。经CT检查诊断为胸腺增生,临床诊断为胸腺增生伴重症肌无力(MG),于2002年10月行胸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出院。
- 卢洪胜甘梅富孙刚陈伟飞
- 关键词:症状缓解四肢无力眼睑下垂胸腺增生重症肌无力肿瘤切除术
- 后肾腺瘤3例病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3例(56岁、64岁、65岁)后肾腺瘤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镜检示3例样本细胞形态单一,呈小腺管状、乳头状排列,且肿瘤界限清晰,核分裂未见,病例1囊壁见瘤细胞增生,病例2局灶可见钙化。免疫组化示3例样本均表达WT-1、CK、Pax-8、CD57,均不表达CK7、EMA、CD10,Ki-67和P16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2例表达Vimentin。3例标本均未发现7号染色体和/或17号染色体扩增。BRAF基因V600E突变病例1未检测到,其他2例均检测到。结论 后肾腺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肾原发性上皮性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加强免疫组化染色、Fish检测、BRAF V600E检测等有助于后肾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吴杉杉陈伟飞
- 关键词:后肾腺瘤病理特点分子遗传学
- 利用价值流图提升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满意度的实践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在全院床位集中调配模式下,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过程的感受,以提高办理入院阶段的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将病人、工作人员的每个流程列出,测量每个步骤所需的平均时间,区分增值时间还是浪费时间,征询并观察每个步骤中病人及工作人员的需求感受与表情,分析每个步骤的有效率。据此绘制当前办理住院的价值流图,与团队成员达成了现状问题的共识,从价值流图中识别浪费,区分浪费,找出浪费的主要原因,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结果病人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不清楚(含不知地点)(38%)、预约病人对检查注意事项不清楚(48%)、拨打预约电话后病人对告知内容不清楚(25%)、入院前检查等待时间长、非预约住院等待时间长为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主要原因。经过改进,办理入院阶段满意度从86.1%提高到93.9%。结论利用价值流图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提高了全院床位集中调配模式下办理入院阶段的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
- 柯兰兰陈伟飞洪卢晓
- 关键词:价值流图
- 医院病理科危化品管理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病理科危化品管理中,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联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HVA与FMEA分析病理科危化品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措施实施前后RISK、RPN计算结果。结果HVA模式下RISK值确定了塑料壶密闭性较差、二甲苯标签脱落、与无水酒精易混淆使用三项泄漏风险因素,基于失效模式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实施后三项高危指标RISK、RPN计算结果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HVA与FMEA联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病理科危化品泄漏风险。
- 陈伟飞叶恩如江佳星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病理科危化品
- 早期康复干预模式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智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模式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智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儿科就诊脑损伤早产儿150例,将家长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共114例作为观察组;将家长不愿意参与早期干预指导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干预模式,两组患儿均干预24个月。观察并比较观察两组患儿干预12、24个月后智能和运动发育指数,并比较其神经伤残率。结果干预12、2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MDI和PDI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观察组神经伤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模式对脑损伤早产儿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有利于开发患儿的潜能,减少神经伤残率,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 李娟赵雪频陈伟飞胡文辉王丽珍
-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