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兴
- 作品数:44 被引量:2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小驳骨的显微鉴别研究
- [目的]对爵床科药用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根、茎、叶进行显微鉴定。[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临时水装片对其显微结构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小驳骨的显微结构特征有:在较老的根中,有较薄的...
- 张勤陈兴兴张宏伟马骥
- 关键词:显微鉴别
- 炒制对白芥子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分析比较白芥子生品及炒制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芥子生品及炒制品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从生品中分离出49个峰,从炒制品中分离出44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结论:报道了白芥子生品及炒制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探讨其炮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刘强张璐易延逵陈兴兴
- 关键词:白芥子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广藿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分析比较广藿香叶、茎、全草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从叶中分离出29个峰,从茎中分离出31个峰,从全草中分离出26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结论:报道了广藿香叶、茎、全草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陈秀华刘强陈兴兴张璐
-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过山枫及其混淆品广东海风藤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比较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鉴别民间草药过山枫与广东海风藤,以确保两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并为深层次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进行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观察,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过山枫和广东海风藤在栓皮外观及其内面附着物、叶缘形态和侧脉数目、气孔轴式、导管类型,以及在相同解剖学部位所含晶体、石细胞和纤维的类型等方面都具有差异。结论:过山枫和广东海风藤在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等方面的特征,可用于两药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 张勤陈兴兴张宏伟马骥佟丽莫志贤
- 关键词:过山枫广东海风藤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 在中医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尝试被引量:3
- 2001年
- 魏辉陈兴兴杜志敏左强余志坚王泽锡陈恕仁
- 关键词:中医学教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医德教育
- 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探索
- 2004年
- 魏辉陈兴兴
- 关键词:写作水平教学法
- β-环糊精包合丁香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丁香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法、饱和水溶液法对β-CD包合丁香油的工艺进行研究,以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率作为指标,确定最佳包合工艺。结果:β-CD包合丁香油的最佳工艺为丁香油:β-CD(mL:g)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法能准确确立β-CD包合丁香油的最佳工艺。
- 徐天生刘莉梁燕刘强陈兴兴
- 关键词:丁香油Β-环糊精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法
- 无患子果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无患子科药用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果皮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临时水装片对其显微结构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无患子的外果皮有角质层;中果皮外侧有厚角组织,内侧有众多溶生式分泌腔,周围薄壁细胞中散布各种草酸钙结晶、石细胞、纤维束以及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为扁平状木化细胞。结论结果可为无患子的鉴定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新的资料。
- 张勤蔡红兵莫志贤陈兴兴张宏伟
- 关键词: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 清肺愈痤丸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建立清肺愈痤丸(黄芩、枇杷叶、赤芍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清肺愈痤丸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5℃。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丹酚酸B分别在0.08~0.25、0.07~0.22、0.2~0.60、0.06~0.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6.9%、97.4%、98.2%,RSD分别为0.98%、1.09%、0.82%、1.6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清肺愈痤丸的质量控制。
- 梁少梅张鑫李敏婷陈兴兴董丽艳
- 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丹酚酸B
- 毛钩藤叶的生药学鉴定
- 2011年
- 目的建立毛钩藤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色谱法对毛钩藤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毛钩藤叶含众多多细胞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2列,叶片薄璧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于上表面的表皮下层细胞沿网脉成列分布,气孔直轴式,薄层层析显示与对照药材至少有2种相同的生物碱成分。结论本实验为毛钩藤叶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陈兴兴张宏伟邵帅梁镇标莫志贤
- 关键词: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