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园园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发光
  • 3篇织物
  • 3篇发光织物
  • 2篇织品
  • 2篇智能纺织品
  • 2篇亮度
  • 2篇光纤
  • 2篇二极管
  • 2篇发光二极管
  • 2篇纺织
  • 2篇纺织品
  • 1篇新型织物
  • 1篇上衣
  • 1篇聚合物光纤
  • 1篇PMMA

机构

  • 5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园园
  • 3篇杨斌
  • 2篇金子敏
  • 1篇凌雯
  • 1篇刘安琪
  • 1篇俞玲玲
  • 1篇盖国平

传媒

  • 1篇纺织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丝绸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衣(白浅绿紫)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上衣(白浅绿紫)。;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上衣。;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和色彩。;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主视图。;5.本外观设计请求保护色彩。;6.省略其它...
陈园园刘安琪凌雯
文献传递
PMMA芯光纤侧面发光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4
2007年
选用破坏皮层的溶剂处理PMMA芯端发光光纤,获得所需要侧面发光光纤。通过对各种条件下处理得到的侧发光光纤的发光效果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MMA溶液以及正己烷与丙酮以体积比1∶1混合溶液处理得到的侧发光效果较好,发光亮度呈指数衰减曲线。根据实验曲线给出了一个描述基于敏感系数、沿纤维轴向的长度、侧面发光系数等发光参数的基本模型,并利用双光源入射光纤来提高侧发光亮度。这种侧发光光纤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光纤可控发光织物及柔性织物显示器。
杨斌陈园园盖国平
关键词:亮度
聚合物光纤侧发光的获得、表征及其在发光织物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结合光纤材料的发光织物。将端发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芯聚合物光纤(POF)作为纬纱与普通纺织纤维交织形成织物。对光纤进行侧发光处理,用小型发光二极管提供光源,使入射光能在光纤侧面透出,形成发光图...
陈园园
关键词:发光织物聚合物光纤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织物——发光织物的研制被引量:9
2008年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柔性发光织物,将光纤按一定组织与普通纺织纤维交织织入织物。光纤表面组织形成部分织物图案,对所需发光处光纤进行表面处理,用发光二极管(LED)连接于光纤两端作为光源,通过电路设计、连接达到织物的发光。其中光纤表面采用化学试剂进行侧发光处理。对制成织物的发光亮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发光效果明显,可用于舞台装饰、家纺、安全警示、柔性织物显示器等领域。
陈园园俞玲玲杨斌金子敏
关键词:智能纺织品发光织物发光二极管
可控发光织物的研制及其亮度表征被引量:14
2008年
为开发一种制作简便,具有较好发光效果的织物,将PMMA芯端发光光导纤维按一定组织与普通纺织纤维交织,使光纤织物表面组织形成图案,对所需发光部分的光纤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电路设计,利用发光二极管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源,获得可控发光织物。其中光纤表面采用侧发光处理效果较好的正己烷与丙酮混合试剂处理。对所制成的发光织物的发光亮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发光效果明显。该织物可用于舞台装饰、家纺、安全警示等领域,可进一步开发为柔性织物显示器。
陈园园杨斌金子敏
关键词:智能纺织品发光织物发光二极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