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孝田

作品数:25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水利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黄河
  • 8篇黄河下游
  • 6篇小北干流
  • 6篇放淤
  • 6篇放淤试验
  • 5篇河道
  • 4篇引水
  • 4篇沙量
  • 4篇水沙
  • 3篇引水量
  • 3篇模型试验
  • 3篇黄河小北干流
  • 3篇含沙
  • 3篇含沙量
  • 3篇洪水
  • 3篇冲淤
  • 2篇地形测量
  • 2篇断面形态
  • 2篇水库
  • 2篇水沙过程

机构

  • 21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黄河流域水资...
  • 1篇济南市水利局

作者

  • 25篇陈孝田
  • 10篇罗立群
  • 5篇王开荣
  • 4篇赵新建
  • 4篇陈俊杰
  • 4篇赵阳
  • 4篇王国栋
  • 3篇马怀宝
  • 3篇陈书奎
  • 3篇吴国英
  • 3篇董年虎
  • 2篇茹玉英
  • 2篇夏修杰
  • 2篇郭慧敏
  • 2篇姚文艺
  • 2篇侯志军
  • 2篇李勇
  • 2篇李涛
  • 1篇端木礼明
  • 1篇滕翔

传媒

  • 10篇人民黄河
  • 2篇泥沙研究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河南水利与南...
  • 1篇第六届全国泥...
  • 1篇第七届全国泥...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届全国海...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晋东南1000 kV特高压跨黄跨越塔塔墩局部冲刷模型试验研究
拟建的晋东南-南阳-荆州1000 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跨越黄河、汉江两大河流,试验采用正态模型,研究获得了局部冲刷深度。同时进行了塔基附近流速、地形的测量研究。
李涛张俊华陈书奎陈孝田马怀宝李昆鹏
关键词:地形测量
文献传递
黄河河口对下游河道反馈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以花园口河段和利津—渔洼河段为例,对黄河河口给下游河道带来的反馈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花园口河段短时段的冲淤主要与来水来沙条件有关,而利津至改道点河段短时段的冲淤则主要受制于河口基准面的状况;黄河下游同流量水位、河段冲淤量和尾闾河段河长3方面演变发展过程的转折点均位于与河口改道相关的1953年、1975年和1996年;河口河段和下游河道的冲淤及水位升降均与河口尾闾入海流路的长度相应,只有当尾闾入海流路的长度超过改道前流路长度时,河口河段和下游河道水位方出现不再下降的稳定升高。同时证实了河口尾闾入海流路的绝对长度是河口河段及下游河道冲淤幅度和发展趋势的制约因素;黄河下游宏观的淤积趋势属于溯源淤积性质,河口基准面的影响波及整个黄河下游冲积性河段。
王恺忱王开荣陈孝田茹玉英
关键词:河道演变黄河
黄河河口三角洲岸线动态平衡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2007年
黄河河口三角洲岸线能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直接关系到河口总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问题,进而可能对黄河下游的纵剖面调整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岸线动态平衡的概念,然后利用有关的实测资料,运用输往外海沙量对比法和来沙量与造陆面积相关法,对河口三角洲岸线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河口来沙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河口利津站多年平均来沙量维持在3.17亿t时,其河口三角洲岸线则可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王开荣茹玉英陈孝田侯志军
关键词:来沙量
维持黄河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的河势及漫滩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选择桑庄险工—孙口断面河段,对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的水沙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河势及漫滩情况看,洪峰流量为2 600 m3/s的方案1、洪峰流量为4 000 m3/s的方案2效果最好,但方案1由于流量较小,因此难以发挥河槽排洪输沙的功能,方案2的河槽排洪输沙功能有所增强;②洪峰流量为6 000 m3/s的方案4的水沙过程将形成工程难以控制的复杂河势;③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的水沙过程以流量不超过5 000m3/s、含沙量为50 kg/m3的方案3为宜。
陈俊杰陈孝田郭慧敏罗立群赵阳
关键词:模型试验黄河
黄河下游不同水沙过程平滩流量调整规律被引量:1
2006年
以桑庄险工到孙口断面为研究对象,对黄河下游4种方案的水沙过程(洪峰流量分别为2 600、4 000、5 000、6 000m3/s)平滩流量的调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流量增大,各断面平滩流量均明显增大,而平滩流量的增幅均逐渐减小,其中方案1与初始相比,平滩流量增大13%,而方案4仅比方案3增大2%;②从平滩流量考虑,洪峰流量控制在4 000 m3/s左右、不超过5 000 m3/s,对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的基本功能最为有利。
陈孝田陈书奎罗立群赵阳夏修杰
关键词:平滩流量水沙过程黄河下游
塑造黄河下游高效输沙的断面形态
2006年
利用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沙过程中桑庄险工-孙口断面河道形态的变化,探求了对于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有利的水沙过程。试验表明:①与初始断面相比,各方案断面形态均向刷深、展宽的方向变化,洪峰流量为2600~4000m^3/s时,断面刷深比较显著,河相系数较小,洪峰流量超过4000m^3/s时断面持续刷深效果则不明显,河相系数也相应增大;②随着流量增大,断面面积逐渐增大,而增幅却逐渐减小,与初始断面相比,各方案河相系数总体上有所减小。
陈孝田董年虎马怀宝陈俊杰罗立群
关键词:断面形态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不同调控洪水下河道水位的变化
2006年
在基本相同的水量条件下,设计了4种出库洪水方案,其洪峰流量分别为2 600、4 000、5 000、6 000 m3/s,利用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小浪底水库相同水量不同调控洪水过程中黄河下游特定河段水位的变化情况,比较了各方案洪水前后相应平峰流量的水位降幅。结果表明:①各方案均表现出随着历时的增加沿程各断面同流量水位降低;②总来水量和来沙量基本相同时,不同设计洪水前后同流量下水位降幅与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成正比;③总来水量和来沙量基本相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超过5 000 m3/s时,同流量下水位降幅不明显;④漫滩水量增大时,洪峰前后水位降幅减小。
董年虎陈孝田侯志军陈俊杰罗立群
关键词:小浪底水库黄河下游
维持黄河下游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的含沙量
2006年
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黄河下游孙口以上河段含沙量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①各级流量、含沙量过程中,含沙量沿程总体是增大的,不同水沙组合下的含沙量在各个时期沿程变化差别较大;②洪峰流量控制在4 000 m3/s左右(不超过5 000 m3/s)、含沙量为50 kg/m3左右对于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的基本功能最为有利。
陈孝田罗立群王开荣陈俊杰郭慧敏
关键词:含沙量水沙条件沿程变化河道冲淤黄河下游
设计引水不利年小北干流放淤实体模型试验研究
在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处理黄河泥沙的一项战略措施,由于放淤闸河段受黄河小北干流来水来沙条件影响,河势变化十分频繁,汛期河势、主流流向等如何交化,决定放淤闸引水条件、引水时机,是放淤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依据物理模型试...
陈孝田罗立群赵新建王国栋吴国英
关键词: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引水量
文献传递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工程简介
本文对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工程进行了介绍。黄委会自2004年起进行为期两年的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工程,开辟了泥沙处理的新途径。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比降陡,河床宽浅,冲淤变化剧烈,主槽摆动不定,为典型的堆积游荡型多泥沙河道。放淤试...
陈孝田罗立群赵阳
关键词:黄河治理闸门设计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