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家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柳属
  • 4篇植物
  • 3篇叶表皮
  • 2篇杨柳科
  • 2篇叶表皮微形态
  • 2篇叶表皮微形态...
  • 2篇植物名
  • 2篇植物名录
  • 2篇数据集
  • 2篇青藏
  • 2篇种子
  • 2篇种子植物
  • 2篇微形态
  • 2篇微形态特征
  • 2篇系统学
  • 2篇分类学
  • 2篇分类学意义
  • 2篇表皮微形态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吉首大学

作者

  • 12篇陈家辉
  • 5篇杨永平
  • 3篇孙航
  • 3篇王东超
  • 2篇吴杰
  • 1篇张代贵
  • 1篇乐霁培
  • 1篇刘恩德
  • 1篇杨永红
  • 1篇邓涛
  • 1篇周卓
  • 1篇李馨

传媒

  • 3篇植物分类与资...
  • 2篇大自然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种子植物名录数据集被引量:7
2018年
生物物种名录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生物区系本底性的基础资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然而各类分类学文献所采用的观点和分类系统可能并不一致,并且随着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等研究的深入、新类群的不断发表以及新记录类群的不断发现导致分类学处理差异。因此,生物物种名录的编目是一个需要及时更新的动态过程。本数据集在整理《云南植物志》《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中国植物志》等各类志书、专著、报告、标本馆和野外考察成果等分类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和专家审核,按照最新的分类系统,并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完成了云南种子植物(2016版)编目。本数据集包括云南省种子植物253科2392属16064种(含种下等级,不含种下等级的物种数为14538种)。其中,云南省裸子植物9科25属113种(含种下等级,不含种下等级的物种数为105种);被子植物244科2367属15951种(含种下等级,不含种下等级的物种数为14433种)。数据集的每个名称包括拉丁科名、中文科名、学名、中文名4个字段。云南省种子植物名录(2016版)数据集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最权威、最准确的种子植物名录,为开展云南省种子植物的科学研究、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家辉邓涛张代贵乐霁培周卓孙露李彦波李文庆史鸣明孙航
关键词:种子植物
滇西北县域种子植物名录数据集
2020年
滇西北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横断山的南端,植物多样性丰富,然而植物空间分布数据仍较为欠缺,没有县域分布数据。通过整合涉及滇西北的植物志书、野外科考报告、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专著、国内外分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新类群和新记录、各大标本馆及公共数据库等资料,参照最新的分子系统学和分类学成果,构建滇西北县域种子植物名录数据集。本数据集由滇西北16个县的县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物种名录组成,包含拉丁目名、中文目名、拉丁科名、中文科名、学名、中文名、县名7个类型字段信息,共5866种(含种下等级)。本名录可以为滇西北丰富的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李文庆尹昭吉陈凯云陈家辉
关键词:滇西北种子植物县域
多姿多彩高原柳
2010年
柳树可以说是人类的老朋友了。“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古诗中的咏柳佳句可谓不胜枚举。
陈家辉
关键词:多彩
使用Biotracks采集植物标本
2022年
Biotracks是一款自然观察类的公众科学应用,目前已经被各类科学调查和自然观察项目广泛使用。该文利用Biotracks的标本采集项目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与标本馆的数字馆藏系统连接起来,使用户在手机上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应用到标本馆的标本数字化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数字标本的转录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标本收集流程中的数据整合方式,使得标本从采集到收藏的各个环节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效率提升。同时,新的标本收集模式还能自然地将标本的野外照片与数字标本融为一体,从而使得传统标本原本很难呈现的颜色、行为、立体结构、环境等信息最终可以通过数字标本再次展现给研究者。这在信息维度上不仅拓展了传统标本的内涵,结合公众科学,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延伸馆藏标本鉴定和讨论的时空范围。此外,公众科学在解决标本馆问题中所展现出来的潜质,为重新审视标本馆的领域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徐洲锋刘恩德陈家辉
关键词:标本馆植物标本公众科学
神奇的垫柳
2011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一首《咏柳》几乎将人们心目中柳的形象定格在了早春二月,定格在了春水旁那迎风起舞的高大乔木上。然而,您能想象吗?
陈家辉
关键词:植物繁殖方式
不同气候情景下四子柳的亚洲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化预测被引量:18
2019年
四子柳(Salix tetrasperma Roxb.)为杨柳科柳属为数不多的分布区扩展到热带的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华南和东南亚地区,但其生境破碎化较为严重。该物种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价值和生态价值,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将为四子柳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乃至柳属的起源和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四子柳全面且精确的分布信息和高分辨率环境数据,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构建其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当代以及未来(2050,2070)的潜在空间分布格局,评价环境因子对分布模型的重要性,定量确定未来受到威胁的适宜生境区域和面积。结果表明,四子柳目前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34.65×10~4 km^2,主要位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和年均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而言,从冰期至未来,四子柳的分布中心有南北往返迁移的趋势。四子柳在末次盛冰期时向西北方向扩张并开始出现于热带地区,表明该物种开始适应热带气候,进入全新世中期以后种群收缩并退缩到云贵高原的河谷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平原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路径下2050年和2070年四子柳的潜在适生境有可能破碎化增加,建议对缅甸东部及中部成片减少的边缘群体进行实时监测。
李文庆徐洲锋史鸣明陈家辉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气候变化
柳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基于61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以杨属为外类群对柳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经简约性分析,得到了21个同等简约的分支树,其严格一致树支持柳属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但不支持将钻天柳属和心叶柳属从柳属中划分出去独立成属,也不支持对柳属进行属级水平上的细分,后两个结果得到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柳亚属为一个单系分支,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也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将柳属划分为钻天柳亚属、柳亚属及黄花柳亚属3个亚属。由于较低的靴带支持率,其系统发育关系难于探讨。鉴于分支分析的一致性指数、保持性指数、各分支内部的支持率均不高,柳属的属下分类系统的划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陈家辉孙航杨永平
关键词:柳属分支系统学形态学性状系统发育关系
本地种云南柳与外来种旱柳(杨柳科)的同倍体自然杂交(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因ITS序列数据表明这三个种存在ITS序列的种内和个体内的多态性,且疑似杂交种的ITS序列的基因型总是疑似亲本的嵌合体。因此可以判定异蕊柳是旱柳和云南柳的自然杂交后代。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均为四倍体,因而,本杂交事件为同倍体杂交。基于四个叶绿体序列片段的数据表明本自然杂交事件是不对称的,云南柳是异蕊柳的母本。常见外来种旱柳与稀有本地种云南柳的杂交可能导致稀有种云南柳的濒危甚至灭绝。研究表明柳属植物的引种应非常谨慎。
吴杰王东超杨永平陈家辉
关键词:柳属分子证据
28种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17
2012年
对28种表型相似、种间界限模糊的柳属植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属中有7种角质层蜡质纹饰,分别是平滑蜡质层、壳状蜡质层、痂状蜡质层、片状晶体、膜片状晶体、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为柳属所特有,而片状晶体和膜片状晶体为首次在柳属植物中发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不似其宏观形态(疏毛、绢毛、绒毛等)那样具有显著差异,微观形态主要表现为毛被密度、长短和卷曲方式(分为直,微弯曲和深度卷曲三种)的不同。研究表明叶表皮蜡质纹饰类型、气孔器的形态等微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对柳属植物中表型相似的种类有很好的鉴定价值,但对组、亚属水平的界定作用不大;分布于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相对多样,这可能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进化。
王东超杨永平陈家辉李馨
关键词:柳属叶表皮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类学意义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特别是蜡质纹饰的微形态特征,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既往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或种以上分类等级,而对种内微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研究对象,各选取29份及15份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实验材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皮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在种内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推测该特征并不受单一因素的选择作用,生境的异质性导致蜡质纹饰的多态性。本研究建议在使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开展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时,应加大取样量并涵盖尽可能多的生境类型,才有可能阐明一个物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
王东超吴杰杨永红陈家辉杨永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叶表皮种内变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