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荣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平山病
  • 4篇影像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影像学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中立位
  • 2篇下肢
  • 2篇下肢动脉
  • 2篇下肢动脉疾病
  • 2篇立位
  • 2篇颈椎
  • 2篇静脉
  • 2篇静脉造影
  • 2篇静脉造影术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陈小荣
  • 6篇张文明
  • 6篇林建华
  • 5篇王柠
  • 4篇张立群
  • 4篇李文波
  • 3篇曹代荣
  • 3篇李杰
  • 3篇江飞
  • 2篇林征宇
  • 2篇李银官
  • 2篇陈群林
  • 2篇孙辉红
  • 1篇江红玲
  • 1篇邹松
  • 1篇曹仪荣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外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外周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患者19例并行MSCTA检查,对比剂总量80~90 ml,注射流率3.0~3.5 ml/s,扫描延迟时间25~35 s,将获得的容积数据传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 19例外周假性动脉瘤的MSCTA 4例为外科手术证实,15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其中位于股总动脉6例,股浅动脉8例,股深动脉2例,肱动脉2例,胫后动脉1例,其中17例破口清晰显示,15例瘤腔周边见不规则低密度血栓或高密度血块影,4例仅显示假性动脉瘤瘤体、载瘤动脉及其破口。结论 MSCTA是一项简便、无创而可靠的影像检查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影像,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外周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陈小荣曹代荣李银官江飞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外周血管造影术血管成像
平山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稳定性的X线影像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平山病患者颈椎x线征象,并分析平山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形态及稳定性。方法:2007年5月~2013年1月.我们对明确诊断的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28例(平山病组,均为男性,年龄15~24岁,平均19.5岁)及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8~23岁,平均20.9岁)进行比对研究,行颈椎正侧位(21例平山病患者和所有志愿者)和主动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检查,分别测量平山病组和对照组颈椎过屈侧位x线片上的屈曲活动度及角度位移,采用Borden法测量弧弦距来评价颈椎曲度。应用SPSS17.0行数据分析,两组比对,并对平山病患者颈椎屈曲活动度和颈椎曲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山病组患者颈椎屈曲活动度(C2~C7)为37.52。±9.09。,相较于对照组(25-39。±8.66。)增大(P〈0.05)。平山病组患者下颈椎过伸过屈角位移(C3/4~C6/7)分别为14.37。±5.22。、16.70。±3.44。、17.05。±3.66。及15.15。±4.25。,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相比较对照组的11.03。±3.67。、11.69。±3.85。、13.29。±3.6l。及12.19。±3.55。显著增大(P〈0.05)。21例平山病组患者的弧弦距为5.42~7.35ram,28例对照组志愿者为9.10~2.60mm,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7.1%(12/21)的平山病患者弧弦距测量表现为颈椎曲度变浅、变直或颈椎反弓,弧弦距与颈椎屈曲活动度呈统计学负相关(r=-0.585,Irl〉0.50)。结论:平山病患者颈椎存在屈曲活动度增大、颈椎不稳定和颈椎曲度改变,其颈椎屈曲活动度增大与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具有一定相关性。
李杰张文明林建华张立群李文波王柠陈小荣
关键词:颈椎X线颈椎不稳定
平山病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平山病患者MRI的影像学表现,总结其MRI的高发表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5月本院门诊和病房确诊的平山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屈曲位和中立位MRI检查(共38例患者完成中立位横断面扫描),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屈曲位硬膜囊前移;79.2%(38/48)的患者屈曲位硬膜外血管曲张蔓延到胸椎;89.6%(43/48)可观察到屈曲位横断面脊髓楔形变;仅33.3%(16/48)可观察到硬膜外血管流空信号;除此之外,94.7%(36/38)表现为中立位横断面下颈椎硬膜囊和椎板分离;83.3%(40/48)表现为中立位下颈椎脊髓萎缩;64.6%(31/48)表现为中立位颈椎间盘退变;95.8%(46/48)表现为中立位颈椎曲度异常。结论:屈曲位颈椎MRI在诊断平山病上具有高度准确性,中立位颈椎MRI对于平山病诊断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李杰张文明林建华陈小荣
关键词:平山病
平山病的颈部MRI表现被引量:9
2010年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先报道,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导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神经系统疾病。本病少见,
陈小荣李银官林建华王柠曹仪荣张文明
关键词:平山病磁共振成像
直接法多层螺旋CT髂静脉成像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MSCT静脉成像(MSCTV)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怀疑IVCS的患者先后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直接法髂静脉MSCTV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对髂静脉的显示能力;以DSA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IVC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28例中,经直接法髂静脉MSCTV检查,髂静脉显示清晰26例,显示不清2例;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髂静脉显示清晰19例,显示不清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9)。直接法髂静脉MSCTV对IVCS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65%(22/23)、80.00%(4/5),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22%(15/23)、80.00%(4/5),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直接法髂静脉MSCTV诊断IVCS具有较高敏感度,有助于检出IVCS。
孙辉红陈群林林征宇陈小荣江飞江红玲
关键词:静脉造影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表现为上肢近端肌肉萎缩的平山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研究表现为上肢近端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颈椎中立位、屈曲位MR影像特征.方法 3例临床上表现为上肢近端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MR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与影像学征象的关系,并与43例表现为手及前臂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1)临床特点:3例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表现为一侧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上肢近端肌肉萎缩和肌无力,肌电图检查均提示双侧上肢神经源性损害.(2)颈椎MRI特点:3例患者中立位MRI示颈椎呈后凸畸形,脊髓未见压迫;屈曲位MRI示C3-5椎体水平的颈段脊髓和后方硬脊膜向前移位,C4.5椎体水平脊髓受到前方椎体或椎间盘和后方硬脊膜的压迫,硬脊膜外有扩张的椎管内静脉丛.43例表现为手及前臂肌肉萎缩的平山病患者也出现上述征象,脊髓受压部位在C6.7椎体水平.结论 平山病可表现为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上肢近端肌肉的萎缩和无力,容易被误诊和漏诊;颈椎屈曲位MRI是本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林建华张文明王柠曹代荣陈小荣李文波张立群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3例临床疑似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行MSCTA检查,扫描范围自肾动脉水平至踝关节,全长1000~1200mm,层厚2.5mm,螺距1.35~1.675,重建层厚1.25mm,对比剂总量100~120ml,注射速率3.0~3.5ml/s。图像重建方法包括MIP、VR和MPR,其中7例在MSCTA检查前后两周内进行了DSA检查;以DSA所显示的血管正常和狭窄闭塞程度为标准,比较7例130个节段DSA与MSCTA结果,分别数出MSCTA与DSA在各节段狭窄与闭塞的数目,计算出MS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43例被检查者图像显示清晰,下肢动脉MSCTA重建效果好;以DSA为标准,MS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的灵敏度为96.7%,特异度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5.2%,阴性预测值为97.1%,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MSCTA及DSA两种独立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K=0.91。结论:MSCTA是一种微创、准确性很高的成像技术,其空间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并发症低,在下肢动脉性疾病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很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可替代DSA检查,有望成为下肢动脉性疾病诊断的首要检查方法。
陈小荣邹松
关键词:动脉下肢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平山病患者的中立位MRI表现及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立位MRI对平山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平山病患者37例,平均就诊年龄20.0岁(15-27岁)。选取同期招募志愿者37例,平均年龄20.8岁。所有患者和志愿者均行颈椎屈曲位和中立位MRI检查。观察中立位影像学各种表现并选出具有高度诊断价值指标。结果失连接现象对平山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83.8%,阳性预测率为85.4%,阴性预测率为9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0.4,95%CI 16.991-481.135)。下颈椎中立位MRI上正中矢状位C5、C6椎体中线平面上脊髓萎缩对于平山病的诊断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失连接现象和正中矢状位C5、C6椎体中线平面上脊髓萎缩可协助诊断平山病。
李杰张文明林建华陈小荣王柠张立群李文波
关键词:平山病中立位磁共振成像
病程5年以上平山病的临床与颈椎磁共振影像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病程5年以上平山病的临床与颈椎磁共振影像特点。方法对病程5年以上平山病16例和病程小于5年的平山病20例,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磁共振扫描,观察颈段硬膜囊和脊髓的动态变化,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10例发病超过5年的患者肌肉萎缩仍在缓慢进展,颈椎屈曲位MRI可见硬脊膜前移、脊髓压迫和硬膜外血管扩张等;6例肌肉萎缩进展不明显者,颈椎屈曲位MRI见脊髓受压不明显;20例健康志愿者脊髓无异常。结论平山病肌肉萎缩3~5年后,部分患者病情仍在发展;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颈椎屈曲位MRI显示脊髓仍受压者,肌肉萎缩仍可进展.需给予积极治疗。
张文明张立群李文波王柠曹代荣陈小荣林建华
关键词:平山病肌肉萎缩
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4例正常对照组与39列临床疑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同期行MSCTA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 Lightspeed Qx/i 8层螺...
陈小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