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凌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7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分析师利空关注与公司投资效率:“萝卜”加“大棒”
- 2024年
- 本文以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485366份分析师报告为研究样本,尽可能剥离乐观偏差干扰,考察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真实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分析师的利空关注会同时抑制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对公司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二,基于双重纠偏LASSO回归,修正影响机制中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发现分析师利空关注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源自施加卖空压力的“大棒效应”以及提供信息增强的“萝卜效应”,且上述两种效应均会通过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这两个渠道共同发力。第三,多中介因果路径分析显示,分析师利空关注的“萝卜效应”强于“大棒效应”,机构投资者渠道的效力强于资本市场渠道的效力。本文为探讨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视角,补充了中国情境下分析师关注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经验证据。
- 陈少凌周开国杨海生钟嘉颖
- 关键词:信息中介
- 财政波动风险影响财政收支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变动及其风险是政府调控经济时关心的重要问题。利用月度财政收支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财政收支增长率和波动率的均值条件异方差(GARCH-in-Mean)模型,考察了财政收支波动风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上,财政支出增长推动财政收入增长,而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地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2)财政收支的风险对财政收支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财政支出风险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收入风险抑制财政支出增长;(3)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大约在9个月之后开始平复,并在27—40个月后才衰减完毕,而财政收支的波动率对随机冲击的反应很快,大约4个月时间就充分吸收了冲击的影响。
- 杨海生聂海峰陈少凌
- 关键词:财政风险波动率
- 从过度投资到产能过剩:理论与经验证据被引量:4
- 2021年
- 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往往笼统地将二者视为一体。实际中,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分别指向企业投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决策阶段,前者与需先行做出的长期投资决策有关,而后者则是后发的即期生产决策的结果。通过引入一个包含投资和生产两阶段的动态实物期权模型,尝试性地刻画从过度投资到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以及经济与政策这两种异质不确定性对这一形成机制的影响,进一步基于2003-2018年中国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1)尽管产能过剩总是源自前期投资的过度扩张,但并不是所有的过度投资最终都会导致产能过剩;(2)不确定性是导致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但过度投资更多地源于政策不确定性,而产能过剩则主要源于经济不确定性;(3)不确定性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要强于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因此,对过度投资的治理应以政策不确定性为主,保持政策调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产能过剩的治理则应以经济不确定性为主,维护市场运行体系的稳定性。
- 陈少凌梁伟娟刘天珏
- 关键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 亚洲金融危机:金融业的治理及其政策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对金融业治理的各种措施与改革方案。文章指出,政府不适当干预、资产规模扩张过快与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缺乏内控与识别坏帐的能力是这些国家金融业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文章认为,这些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调高呆帐准备金以及申请国际援助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对金融业问题的处理应顺应市场机制的运行机理,银行业应有一定的规模以适应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增加金融业的透明度。建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 陆军陈少凌
-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业金融监管金融改革
-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维时变测度与传导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本文以2000-2019年中国89家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通过改进高维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HD-TVP-VAR)实现了对高维时变复杂网络的有效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部成因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银行业和证券期货业分别呈现出"风险吸收型"与"风险扩散型"系统重要性,小机构则呈现出"风险杠杆型"系统重要性;流动性、杠杆率与规模是决定金融机构呈现不同类型系统重要性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高、杠杆率高、规模小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扩散型"系统重要性通常更为显著;过度关联、发散的网络关联结构以及网络稳定性失衡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传染的直接根源。
- 陈少凌李杰谭黎明杨海生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复杂网络
-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了吗?——基于资本市场板块指数的网络测度与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质疑不断,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板块数据,运用配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与GARCH-in-Mean模型,分析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间的收益溢出效应、风险传导机制与宏微观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有显著的收益传导及溢出效应,但实体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反向影响较小;第二,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的风险联动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传染,容易导致风险过度集聚并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会增强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的收益溢出效应;第四,企业采取扩张性的投融资决策会加剧实体部门对金融部门的依赖程度,扩大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的收益和风险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第一,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有效发挥活络经济的作用,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建立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风险防火墙,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集聚和传染;第三,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第四,增加实体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实体企业聚焦主业、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杨佩娟陈少凌
- 政策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地方官员变更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66
- 2014年
- 以1999~2013年地级市官员变更为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不确定性预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2)官员变更对经济增长的财政影响总体上要强于其信贷影响,但财政政策渠道传导的主要是官员短视性政策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信贷政策渠道传导的则主要是官员变更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预期。(3)经济增长对官员变更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经济增长风险却是官员晋升体系中的一个负向考核指标。我们还发现,随着科学发展观对官员变更制度中的经济考核指标的弱化,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因素和政策风险显著减弱。
- 杨海生陈少凌罗党论佘国满
- 黄金价格中跳效应的Monte-Carlo检验被引量:2
- 2006年
- 杨海生陈少凌周永章
- 关键词:黄金价格机构投资者黄金市场个人投资者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AH股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传染过程,可以很好地衡量两地市场金融业的关联程度,这是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联动发展的过程中维持金融业的稳定安全一个重要视角。同时,研究样本细化到金融机构,能够帮助监管机构精准定位风险来源,实现有效防控和治理。本文从风险溢出的视角,通过对在AH股交叉上市的14家金融机构从2013年到2019年的日数据建立实证模型,精准分析了AH股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风险动态传染过程,发现:(1)在样本期内,A股市场与H股市场关联性逐渐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助于增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2)在《纲要》发布之后,AH股市场的金融联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联动发展过程中需要谨防境外风险输入;(3)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吸收与风险扩散能力存在差异,中国股市中大型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建议:政府应该构建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健全AH交叉上市企业的审核管理制度;防范板块共振,控制市场冲击造成的损失。
- 谭黎明陈昊陈少凌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VAR
- 我国金融行业的系统重要性研究——基于HD-TVP-VAR模型的复杂网络分析被引量:20
- 2021年
- 本文以2002-2017年我国A股周数据为样本,首先计算了76个细分行业的股指波动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高维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HD-TVP-VAR)模型构建了行业之间的全局风险网络.进一步地,本文从网络拓扑分析与量化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金融行业在风险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研究发现,1)我国A股市场各行业间的风险溢出呈现出"唇齿相依"的复杂关联结构,且风险事件的爆发与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行业风险溢出的变化密切相关;2)金融行业承担着风险吸收的功能,其中,银行业的风险吸收功能最强,而证券期货业则表现出相对更明显的风险扩散性;3)行业关联性增强、行业风险角色向扩散型转化以及风险网络结构均衡性受破坏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根源;4)金融行业在全局风险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显著强于实体经济行业,其中,银行业与证券期货业的系统重要性分居首位与次位;5)房地产行业在全局风险网络中发挥着双向风险放大的风险"桥梁"作用;6)高杠杆与高流动性会显著刺激金融行业风险扩散的系统重要性,而大规模与重投资则会显著增强其风险吸收的系统重要性.
- 陈少凌谭黎明杨海生崔洁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