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广

作品数:2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白菜
  • 18篇大白菜
  • 5篇选育
  • 5篇早熟
  • 5篇早熟大白菜
  • 4篇育种
  • 4篇苗期
  • 2篇选育方法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栽培
  • 2篇球心
  • 2篇红心
  • 2篇红心白菜
  • 2篇父本
  • 2篇白菜品种
  • 2篇播期
  • 2篇春大白菜
  • 2篇大白菜品种
  • 1篇地栽

机构

  • 20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0篇陈广
  • 17篇徐家炳
  • 15篇余阳俊
  • 8篇张凤兰
  • 7篇张德双
  • 7篇孙继志
  • 7篇赵岫云
  • 4篇陶国华
  • 3篇杨锐
  • 2篇卢桂香
  • 1篇柯常取
  • 1篇段建雄
  • 1篇李明远

传媒

  • 10篇中国蔬菜
  • 3篇北京农业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蔬菜

年份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白菜室内苗期耐抽薹鉴定方法被引量:30
2002年
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陈广张德双
关键词:大白菜耐抽薹性
大白菜低温生长性鉴定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陈广张德双
关键词:大白菜
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75号的育成及推广
1993年
北京 75号中熟大白菜新品种是采用 181和夏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期70~75天,植株整齐,生长势旺,叶色绿,叶球中桩叠抱,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3kg左右,产量7000~9000kg/666.7m2,抗病性强,品质较好。1991年已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除适宜北京和河北地区外,还适于新疆、湖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种植。
徐家炳陶国华陈广杨锐张凤兰孙继志
关键词:大白菜育种
大白菜部分植物学性状的遗传被引量:2
1996年
大白菜部分植物学性状的遗传余阳俊陈广(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100081)大白菜为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的重要蔬菜,全面了解大白菜植物学性状的特征及其遗传规律,将有助于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于大白菜的性状遗传已有零星报道[1,2,3]。近年来,作者针对大白...
余阳俊陈广
关键词:大白菜植物学性状
极早熟与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50号、北京小杂51号
1994年
极早熟与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50号、北京小杂51号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大白菜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两个极早熟与早熟、耐热、耐病、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北京小杂50号...
陈广徐家炳张凤兰
关键词:早熟大白菜
早熟大白菜母株留种方法
1994年
采用残蔸法、分株法及腋芽扦插繁殖法能基本解决早熟大白菜母株留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切位残蔸的腋芽萌发率和移栽成活率较高,ABT_2或ABT_4500μg/g对插芽的生根和长芽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2分株或1/4分株在室温下遮荫放置1天后移栽的留种效果较好,对大白菜而言GA仅具有促进抽薹的作用。
余阳俊陈广
关键词:大白菜扦插育种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60号的选育被引量:2
1995年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60号的选育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余阳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100081)北京小杂60号是北京市农林料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一个抗病、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的一代杂种。该品种还具有不易裂球,耐运输,适于短期贮存以...
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余阳俊
关键词:大白菜选择育种
一种桔红心白菜的选育方法
一种桔红心白菜杂交种的选育方法,以902361为母本,91545为父本配制北京桔红心一代杂交种。制种播差期为:母本902361比父本91545早播种10天。制种空间隔离距离1000米以上。该品种球心桔红色,较引进的日本桔...
徐家炳陈广孙继志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卢桂香
文献传递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61号的选育
1999年
从北京地方品种与台湾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出自交不亲和系8540,从山东省一材料经多代自交育成自交不亲和系82137,经杂交育成大白菜一代杂种北京小杂61号。该品种结球紧实,品质优良,生长期60~65d(天),耐热,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斑病,净菜产量4000~5000kg·(667m2)-1。现已在北京、河南、山东、新疆、四川、福建、辽宁等地推广应用。
陈广徐家炳余阳俊孙继志
关键词:大白菜一代杂种选育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小杂56号’被引量:6
1989年
北京小杂56号’早熟大白菜是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用双1和269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经中心内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三年的北京市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及两年的全国区域试验、生产试验,1988年春正式通过鉴定。该品种植株整齐一致,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约60厘米,外叶绿,心叶黄,叶球褶抱、舒心,单株净重2公斤左右,品质中上,具有早熟(生长期50—60天)、耐热、耐病、适应性广的特点,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栽培。除适宜北京及河北地区外还适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种植及消费习惯,1986—1988年已推广到全国23个省、自治区,累计面积为5万多亩,与各地地方品种相比,增产幅度为20-50%,增值25-50%。
陈广陶国华徐家炳
关键词:大白菜白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