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杏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纬度MLT区域风场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现象的响应
- 利用2001年武汉中频雷达风场数据和2010年廊坊中频雷达风场数据以及相应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中纬度地区中间层和低热层(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简称MLT)区域大气风场对...
- 陈旭杏胡雄肖存英
- 文献传递
- 中纬度MLT风场和波动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响应
- 本文通过中纬度MLT区域风场中的潮汐、行星波和重力波的分析,认为中纬度MLT纬向风的反转可能与SSW发生期间重力波和行星波的相互作用有关,但两次SSW期间,中纬度MLT区域的波动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 Chen Xuxing陈旭杏Hu Xiong胡雄Xiao Cunying肖存英
- 关键词:大气温度物理模型
- 基于卫星数据和NRLMSISE-00模型的低轨道大气密度预报修正方法被引量:19
- 2013年
- NRLMSISE-00大气模型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定轨和预测等方面,但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尤其是在短期变化方面.为了提高低轨道大气密度短期预报的精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对NRLMSISE-00大气模型密度结果进行修正预报的方法: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和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2002—2008年大气密度探测数据对NRLMSISE-00模型进行误差分析,获得模型的修正因子,再对模型的大气密度结果进行修正.采用该修正方法对GRACE-A和CHAMP卫星轨道上的大气密度进行3天短期预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可显著提高大气密度的预报精度,在太阳活动低年,修正后的大气密度预报误差比NRLMSISE-00模型误差降低50%以上.
- 陈旭杏胡雄肖存英王西京
- 平流层增温期间10-60 km大气的变化特性及动力学诊断
- 本文利用COSMIC观测资料对2007/2008年冬季SSW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并着重讨论了USLM区域大气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和风场在SSW期间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本文还通过热力学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计算和分...
- 肖存英胡雄王鑫吴小成宫晓艳涂翠陈旭杏
- 关键词:平流层大气温度大气动力学剩余环流
- 文献传递
- 中国廊坊中间层与低热层大气风场和潮汐的首次中频雷达观测
- <正>1.研究意义与方法中间层与低热层(MLT)大气动力学结构和变化规律非常复杂,是目前国际上许多观测和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大气潮汐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已有的雷达和卫星等观测和研究表明,大气潮汐成分与纬度的关系密切,...
- 肖存英胡雄徐轻尘陈旭杏赵明亮
- 文献传递
- NRLMSISE-00大气模型与GRACE和CHAMP卫星大气密度数据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和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2002--2008年的大气密度数据与NRLMSISE-00大气模型密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模型密度误差及其特点.结果显示,NRLMSISE-00大气模型计算的密度值普遍偏大,其相对误差随经纬度变化,在高纬度相对较小;相对误差随地方时变化,在02:00 LT和15:00 LT左右较大,10:00 LT和20:00 LT左右较小.通过模型密度相对误差与太阳F_(10.7)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太阳活动低年模型相对误差最大,而在太阳活动高年相对误差较小;将模型结果分别与GRACE A/B双星和CHAMP卫星的密度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对于轨道高度更高的GRACE卫星轨道,模型相对误差更大;在地磁平静期,相对误差与地磁ap指数(当前3 h)相关性不强,但是在大磁暴发生时,误差急剧增大.
- 陈旭杏胡雄肖存英王西京
- 关键词:大气密度模型修正
- 中纬度MLT风场和波动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响应
- <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现象(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简称SSW)于1952年被ScherhagR.所发现,是冬春季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平流层的特殊现象,特征为极区平流层温度在短期内(几天~十...
- 陈旭杏胡雄肖存英
-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效应观测被引量:2
- 2011年
- 首次利用廊坊中频雷达和武汉、嘉兴、廊坊等三站GPS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电离层效应进行了观测.日食期间,中频雷达D层78 km高度上电子密度减小了约67%,电子密度为200 cm^(-3)的高度上升了近10 km,GPS/TEC减小了1TECU左右,其变化的最大相位与日食最大相位几乎同步;日食后,观测到周期为2个多小时的电离层扰动现象.
- 胡雄吴小成徐轻尘马广林涂翠闫召爱陈旭杏肖存英赵明亮龚建村
- 关键词:日食电离层效应中频雷达电子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