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然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文化
  • 3篇乡村
  • 3篇城市
  • 3篇城镇化
  • 2篇学分
  • 2篇软实力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学
  • 2篇社会学分析
  • 2篇资本
  • 2篇文化资本
  • 2篇乡村城镇化
  • 2篇乡土
  • 1篇新管理
  • 1篇新马克思主义
  • 1篇语境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镇化
  • 1篇中国农民
  • 1篇软实力建构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陈然
  • 2篇张鸿雁

传媒

  • 2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规划师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名城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功能转型与实现途径——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城市转型是城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政治结构及社会价值取向、城市发展动力和制度机制等基本要素的整体转型。江苏省内苏北、苏中和苏南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距,尤其是苏北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空洞",直接影响到江苏城市化作为一个区域性整体的均衡、协调发展。处在重大发展机遇期的苏北城市,其功能转型需要有长期的价值与目标定位。近期内必须大力发展重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以特色产业和后发优势为基础,推进苏北城市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弥合苏南苏北的空间阻隔,建构南北一体的省域城市发展共同体;以户籍改革为先导,加速推进农民市民化。
张鸿雁陈然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被引量:4
2016年
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界发生空间研究转向以来,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已经经历了理论开拓、全面发展和多元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城市社会来临的背景下,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具有了新的理论意义。城市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新马克主义空间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场域",其空间重组与再造是资本积累和空间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空间生产作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同样也充斥着资本的逻辑和权力的力量,这种力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乡空间分异、乡村日常生活秩序解构和"城—乡"社区空间与身份认同的迷失。因此,如何重构渐渐趋式微的"熟人社会",以及如何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应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关照的核心问题。
陈然
关键词:资本循环乡村城镇化
非线性转型的“乡村文化资本”生产路径——基于苏北和苏南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乡村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以"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为主要路径的乡村转型日益受到质疑和挑战。首次提出"乡村文化资本"概念,用以解释文化在乡村转型中的价值和意义,主张自觉反思传统的乡村发展方式,挖掘并建构乡村转型的"文化动力因"。主要采用个案比较的方法,通过苏北和苏南两个典型村落的比较,解释其在空间变迁、文化生产和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并探究"乡村文化资本"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最后得出:"乡村文化资本"在乡村转型中表现出了五种显著特性:制度化的公共财富、乡土性文化精神、社会阶层属性、一定的物化载体和价值外溢。
陈然
关键词:乡村转型文化复兴
淮扬建筑风格要素厘定及文化价值认知被引量:4
2015年
建筑具有生活与艺术的双重价值。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功能化和符号化的意义,成为建构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要素。研究在对淮扬地区碎片化的建筑风格及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借鉴徽派建筑和江南建筑的特征,从空间、材质、色彩和流派等方面重构了淮扬建筑的整体风格特征,并总结出淮扬建筑文化的3种类型,以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再造。
陈然
关键词:城市文化资本建筑风格文化价值
特色文化视角下的城市软实力建构——以沪宁杭为例被引量:15
2014年
沪宁杭作为长三角都市圈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具有较强文化辐射和文化反射功能的"特色文化城市"。在全球化浪潮的作用下,沪宁杭在国际化、文化特色和智慧创新等方面正在表现出某种趋同性和相似性,城市的某些独有文化特征正在弱化。从三个视角对沪宁杭各自的城市文化特色及"软实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三个视角分别是:"特色文化城市软实力"建构的维度;"特色文化城市软实力"建构的要素;"特色文化城市软实力"建构的模式。
陈然张鸿雁
关键词:软实力沪宁杭
江苏文化定位与软实力提升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全球"文化核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国家或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以江苏文化自觉为研究逻辑起点,论述了"文化力"向"文化软实力"转变的时代必然性,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总结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厘清江苏地域代表性文化要素的类型特征,并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目标定位。最后,从文化区位、文化传承、地点精神和文化资本等方面提出江苏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此为江苏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指导。
陈然
关键词:文化自觉江苏文化文化软实力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的县域城镇文化发展之路——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空间是县域经济体系,通过县域特色城镇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县域经济转型,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对围绕泗洪县域城镇构建地区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这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在国家、省域和县域三层视角下审视泗洪县的城镇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次,具体剖析泗洪城镇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机遇;最后,从文化空间、文化价值、集体记忆、生态循环和文化富民等方面提出泗洪城镇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为县域城镇文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参考借鉴。
陈然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县域城镇文化发展语境城镇文化文化空间
地方自觉与乡土重构:“淘宝村”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2016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淘宝村”的兴起与发展是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中国农民自发开展的一场乡村建设运动,是自下而上的地方自觉。在这场地方自觉性运动中,“淘宝村”为带动乡村”就业本地化”、城乡消费无差别化和产业“在线化”提供了新的路线图。
陈然
关键词:自觉性社会学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乡土互联网技术中国农民
城市特色认知视角下的创新管理与多重路径——以扬州市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城市特色的消失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病"的重要表现。如何重塑和再造城市的特色,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城市特色的建构与管理,很有必要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从空间、制度和人本的视角对城市"特色"内涵进行全面解读,以实现城市特色的再认知;二是从既有城市的实际出发,厘定出城市的特色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基础性劣势、特色性不足和系统性缺失的障碍;三是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出发,设计弘扬城市特色发展的多重路径,以实现城市特色的再造与城市的创新管理。
陈然何若岚
关键词:城市特色
地方自觉与乡土重构:“淘宝村”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淘宝村"的兴起与发展,是网络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乡村转型的地方自觉运动。从结构、社会和个体等3个层面分析"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得出"淘宝村"不仅遵循着技术理性导向下的农民集体行动逻辑,而且具有更为现代的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且具有地域生产力再造和社会转型的价值。进一步,通过采用事实观察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淘宝村"存在的制度设计、产业结构、关系重组和区域失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地方自觉、生产力分工、主体价值和乡土重构等多重视角,思考如何实现"淘宝村"的"有序发展"。
陈然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