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通

作品数:61 被引量:31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脑损伤
  • 10篇外科
  • 8篇颅脑
  • 8篇颅内
  • 7篇缺血
  • 7篇颅脑损伤
  • 7篇弥漫
  • 6篇血管
  • 6篇亚低温
  • 6篇外科医生
  • 6篇颅内动脉
  • 5篇动脉
  • 5篇气管
  • 5篇气管切开
  • 5篇气管切开术
  • 5篇切开
  • 5篇切开术
  • 5篇经皮气管切开
  • 5篇经皮气管切开...
  • 4篇凋亡

机构

  • 3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3篇华北煤炭医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1篇唐山工人医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垂杨柳...
  • 4篇宁夏医学院附...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承德护理职业...

作者

  • 58篇陈通
  • 35篇朱军
  • 28篇付爱军
  • 14篇李建民
  • 12篇刘清军
  • 10篇牟凤群
  • 10篇刘刚
  • 9篇金玉兰
  • 8篇张云鹤
  • 7篇王瑞刚
  • 7篇李建珉
  • 6篇姚三巧
  • 6篇杨鹏
  • 5篇张鸿祺
  • 5篇李云
  • 5篇张新庆
  • 5篇何玉新
  • 5篇白玉萍
  • 5篇李素花
  • 4篇夏鹤春

传媒

  • 6篇中国煤炭工业...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及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结构的动态病理变化,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激活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模型致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1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伤后1、2、4、8、12、24、48、72、168h9个时间点组。在光镜下检测对照组及伤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FκB在伤后不同时间点组中的表达。结果各致伤组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和宽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显示:各致伤组NFκB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光镜下即有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受损表现,损伤诱导细胞应激激活NFκB,这一作用可能参与肠道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刘刚付爱军李建珉朱军陈通
关键词:组织形态学核转录因子-ΚB肠黏膜弥漫性脑损伤脑损伤后病理变化
亚低温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7例DAI患者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DAI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升高;常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持续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则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亚低温治疗组则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降低。未见亚低温对预后的显著影响。结论DAI患者伤后即表现为高凝血状态,血液粘滞性升高,随后表现为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对伤后的凝血与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但对患者预后未见明显影响。
张新庆张锟朱军张智敏尹晓亮陈通程爱国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
神经生长因子对缺血淤血性损伤早期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将健康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干预组(C组)。以选择性阻断腰动脉和永久性结扎后腔静脉制作腰髓缺血淤血损伤动物模型。C组肌注含NGF的生理盐水0.2 ml,1次/d,共3周,对各组行MR I检查及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结果:C组于给药后1、2、3周神经功能缺损较B组明显下降。脊髓MR I显示,C组脊髓阶段性的水肿程度改善明显,细胞凋亡数明显下降(P<0.O5)。认为NGF可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损伤早期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治疗脊髓缺血淤血性损伤有明显疗效。
陈通牟凤群夏鹤春朱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细胞凋亡
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模型的实验性研究
2007年
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机制是许多脊髓病变共有的发病机制,脊髓缺血缺氧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缺血性脊髓病是多种损伤疾患的后遗症,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脊髓静脉高压的作用下,导致脊髓缺血淤血改变,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研究脊髓缺血淤血致截瘫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建立理想的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模型十分必要。我们制作一种新的家兔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模型,并从组织学及行为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牟凤群陈通薛承景
关键词:脊髓缺血淤血
Ⅲ~Ⅳ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付爱军朱军陈通刘刚张志勇李建民赵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继发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被引量:7
2008年
陈通夏鹤春
关键词: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凋亡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4
2014年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持续≤3 d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4,95%CI 0.64~0.85,P<0.000 1];亚低温持续<3 d在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 1.24~1.59,P<0.000 01];亚低温治疗者肺炎发生率升高(P=0.007),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但敏感性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持续<3 d时无效,持续达到3 d时虽然不能降低病死率但可改善预后(GOS评分4~5分);持续3 d以上或持续至颅内压恢复正常,可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期间肺炎发生率增高,是否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尚待确定。
宋向奇陈通付爱军朱军李建民肖增兵王瑞刚
关键词:颅脑损伤亚低温META分析
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闭合性骨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骨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制备稳定的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闭合性骨折大鼠模型,研究颅脑损伤后SD大鼠股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分析脑外伤对大鼠股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机制。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二组:颅脑损伤合并股骨折组;单纯股骨折组,分别于造模后7d、14d、28d分批处死动物,截取骨折端长约10mm左右股骨骨痂标本,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CGRP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法测定骨折位点骨痂中CGRP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脑外伤合并股骨折组在7d、14d与单纯骨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d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后合并股骨折,骨折端CGRP在骨折愈合的早中期表达增高,有利于多种细胞趋化、增殖与分化,促进成骨。
孙东良陈通付爱军朱军李建民李素花于灵灵何玉新宋向奇
关键词:颅脑损伤股骨闭合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组化法
术中联合监测技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对预防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对5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应用三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全程监测。结果经过术中联合监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改善30例,无变化24例,下降2例。结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联合监测能及时反映出神经功能的变化,术中电生理变化指标变化与切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变一致。联合监测提高了术中操作的安全性,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
李群喜赵晓晶李建珉朱军付爱军张云鹤陈通成杰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椎管内肿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凝血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对分别采用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的47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AI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及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亚低温治疗后DAI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明显降低,其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D-二聚体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常温治疗组DAI患者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含量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定量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经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DAI后升高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及D-二聚体含量。
张智敏张新庆朱军张锟陈通尹晓亮
关键词:轴索损伤亚低温凝血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