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鼎良
-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失重因素对航天员体温调节影响的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系统地总结了实际载人航天及地面模拟中失重因素引起的航天员生理性体温调节功能变化的种种现象和内在联系。指出在失重环境下 ,自然对流消失 ,血液重新分布 ,排尿性失水增加 ,血浆容积变小 ,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 ,最大氧摄入量降低 ,这些都可导致体温调节能力受损 ,最终使航天员的高温耐力明显下降。文章同时指出 ,在体温调节系统中 ,行为性调节是生理性调节的补充和延伸 ,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 ,在航天器座舱温控系统及航天服通风 -液冷系统的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失重因素的影响。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航天员体温调节
- 航天员的产热和散热问题被引量:5
- 1994年
- 航天员的产热与散热是确定飞行器生保系统多项部件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航天员劳动强度、安排作息制度、实施医学监督的主要指标。文章结合作者以往工作部份经验介绍了国外3种估测航天员代谢热的方法;归纳了航天员舱内外活动时的产热量,并综合分析其变异的原因;并着重论述了低压条件下影响航天服热交换的因素,从而提出了可以由地面实验所获得的服装通风流率,转换成不同低压下带走同样热量所需相应流率的数学方法。
- 庞诚顾鼎良袁修干
- 关键词:传热航天服航天员
- 乘员舱温度环境的舒适要求
- 顾鼎良庞诚
- 关键词:客舱航空环境温度温度控制舒适性
- 高温环境与工作效率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座舱航空环境高温
- 模拟失重对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和不同部位非蒸发散热的影响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时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的改变对人体非蒸发散热的影响。方法 5名被试者 - 6°头低位卧床 7d ,采用HR -Ⅱ型医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人体体表温度的分布 ,根据体表温度计算身体各部位的非蒸发散热量及其在总散热量中所占百分比例。结果卧床中 ,人体纵向温度梯度增加 ,在卧床第 3天 ,胸 -足部位皮肤温差较对照增加 6.7℃ ;各部位散热所占全身散热比例躯干增加了近 6% ,头部增加约 2 % ,上肢散热减少 3% ,下肢减少约 5 %。结论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不同部位散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 ,这一结果可用于舱外航天服液冷层流量分配的设计。
- 邱曼武建民顾鼎良虞学军袁修干陈景山
- 关键词:失重模拟体表温度液冷服
- 头部的温度调节及其选择性致冷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选择性温度相关生理学航空航天医学
- 热应激与个体防护被引量:8
- 1996年
- 热负荷根据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类。两种起因的热负荷就身体热积的物理意义理解,没有实质性区别,但对身体生理影响及其所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着不同之处。本文侧重讨论了2种热负荷对身体不同的生理影响,初步提出:针对不同来源的热负荷,个体调温装备设计在管道布置、流量分配应有所不同;以热积数值反映人体对高温耐受程度,也应依据热负荷来源分别评价,需要纠正以往对上述2科热负荷的笼统认识和处理.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热应激防热热负荷
- 体温过高时的头部致冷问题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体温航空航天医学高温制冷
- 高温环境与工作效率被引量:3
- 1991年
- 作为人体科学实用科学层次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各种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能力特点,以及人、机、环境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调整人-机的匹配,选择有利的环境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人-机-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工程身体疲劳
- 头部的温度调节及其选择性致冷被引量:3
- 1995年
- 系统地介绍了头部热交换的特点,论述了脑部温度的恒定对全身热应激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以消除个体调温装备设计和使用中头部致冷不是必要的说法的消极影响。专门介绍了头部选择性致冷的生理机制。有关头部致冷生理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将为热防护工程提供生理学基础。
- 庞诚顾鼎良
- 关键词:温度控制血流航空航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