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卫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 纳米铜和纳米镍粒径的控制及粒径与熔点的关系
- 本文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来制备纳米铜和纳米镍。通过改变辐照体系条件来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与其熔点的相关性,另外对于纳米金属粒子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进行了一些探索。
实验过程中...
- 饶卫红
- 关键词:纳米铜纳米镍粒径熔点
- 文献传递
- 纳米硫化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硫化镉的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纳米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和步骤如下:首先配制好氯化镉和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将两者混合作成反应混合溶液,氯化镉的摩尔浓度为0.05~0.2mol/L;硫代...
- 周瑞敏陈永康饶卫红
- 文献传递
- 电子束辐照制备的纳米硫化镉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电子束辐照法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纳米硫化镉粒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产物为面心立方结构晶体的纳米硫化镉;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该纳米粒子形貌呈球状颗粒,平均粒径为15nm;其光学性能研究表明,其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边波长为487nm;激发波长为350nm时,纳米粒子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峰值为476nm,主要为由带边发射引起的发光。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浓度对辐射制备纳米硫化镉粒径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大,纳米粒子的粒径相应减小。
- 陈永康周瑞敏张雪平饶卫红郝旭峰周菲
-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硫化镉粒径
- 纳米硫化锌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硫化锌的制备方法,属辐射化学纳米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和步骤如下:首先配制好硫酸锌和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将两者混合作成反应混合溶液,硫酸锌的摩尔浓度为0.12~0.20mol/L;硫...
- 周瑞敏饶卫红陈永康
- 文献传递
- 电子束制备钠米铜及其粒径控制研究
- 周瑞敏饶卫红吴明红俎建华张雪平陈永康
- 关键词:纳米铜粉电子束辐射粒径控制
- 文献传递
- PVA和PEG对电子束辐照制备的Fe_3O_4纳米粒子的影响(英文)
- 2005年
- 常温常压下不加入任何催化剂,用两种不同的活性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在水溶液中通过电子束辐照可以成功地制备纳米Fe3O4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光 分光光度计(Ulwaviolc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辐照后的样品的光学特性、结构、形貌、大小进行表征。发现不 同的活性剂对纳米粒子的尺寸会产生影响。
- 张雪平周瑞敏何林峰饶卫红陈永康辛立辉
- 关键词:FE3O4纳米粒子电子束辐照
- 表面活性剂对电子束制备纳米镍粉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在水溶液中,于常温常压下分别使用聚乙烯醇(PVA)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胺(DTAB)为表面活性剂,用电子束辐照方法制备了纳米镍粉;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PVA作表面活性剂得到相对纯的纳米镍粉,平均粒径约为12.6 nm;而以DTAB为表面活性剂得到镍和三氧化二镍的混合物,平均粒径约为25 nm;采用PVA为表面活性剂在产品的纯度和粒度上都优于DTAB。
- 饶卫红周瑞敏张雪平何林峰陈永康爱可可
- 关键词:镍电子束辐照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