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东阁

作品数:165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专利
  • 50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电子电信
  • 22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5篇发光
  • 56篇二极管
  • 56篇发光二极管
  • 44篇电致发光
  • 39篇有机发光
  • 39篇有机发光二极...
  • 28篇发光器件
  • 27篇有机电致发光
  • 27篇半导体
  • 25篇电致发光器件
  • 23篇白光
  • 2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7篇磷光
  • 15篇有机半导体
  • 15篇面光源
  • 14篇配合物
  • 14篇功率效率
  • 14篇白光有机发光...
  • 12篇灯具
  • 11篇电子传输

机构

  • 147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吉林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集成光电子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164篇马东阁
  • 31篇王利祥
  • 28篇张智强
  • 26篇代岩峰
  • 25篇刘一鹏
  • 25篇陈江山
  • 21篇赵方超
  • 20篇石家纬
  • 17篇游汉
  • 15篇闫红亮
  • 15篇景遐斌
  • 15篇王佛松
  • 13篇陈永华
  • 11篇刘明大
  • 11篇周全国
  • 9篇林剑
  • 8篇方俊锋
  • 7篇高鼎三
  • 7篇闫东航
  • 6篇丁军桥

传媒

  • 6篇发光学报
  • 5篇应用化学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吉林大学自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子学报
  • 2篇激光技术
  • 2篇科技开发动态
  • 2篇液晶与显示
  • 2篇激光与红外
  • 2篇中国科学:化...
  • 2篇第七届全国暨...
  • 2篇2002年中...
  • 2篇2007年全...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半导体情报
  • 1篇化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16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4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光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放大自发发射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355 nm三倍频Nd∶YAG激光器为泵浦源,研究红光染料(DCJTB)在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N-乙烯基咔唑三种聚合物基体薄膜中放大的自发发射(ASE)特性.结果表明,DCJTB/聚N-乙烯基咔唑薄膜表现出很强的ASE,具有高增益和低阈值的特性,是一种比较优良的有机聚合物薄膜激光材料体系.
卢鹉郭文滨钟波马东阁
聚合物链结构及链间距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1998年
合成并表征了 3种PPV类共聚物 .用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膜和溶液的荧光特征 ,并对荧光特征性做了初步的解释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随着共聚物中非发光链段的增长与共聚物溶液浓度的稀释 ,荧光强度增大 ,荧光衰变寿命延长 。
洪志勇赵晓江马东阁王岱珂景遐斌王佛松
关键词:荧光强度链结构
铜(Ⅰ)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有抗衡离子的四配位一价铜配合物做为磷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采用自身非掺杂溶液成膜或与高分子主体材料共混溶液成膜两种方法将铜(I)配合物引入发光层,通过在发光层中搀杂载流子传输材料,或在发光层以外引...
王利祥张其胜周全国耿延候马东阁
文献传递
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荧光染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红、绿、蓝发光层结构,把金属氧化物作为缓冲层,制备成结构为铟锡氧化物ITO/金属氧化物/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金属阴...
马东阁张智强王琦刘一鹏代岩峰游汉
文献传递
1.3μm双涂层高功率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995年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端面上蒸镀SiO/SiO2双层减反射涂层,我们制造了1.3μm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涂层的剩余反射率,得到了剩余反射率小于10-3的减反射涂层。
马东阁石家纬刘明大金恩顺李淑文高鼎三
关键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真空镀膜
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2006年
介绍一个阵列波导光栅(AWG)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AWGCAD,其主要由波导有效折射率分析模块、参数相关分析模块、波导弯曲损耗分析模块、波导耦合间距分析模块等部分组成.该软件可以对AWG器件进行参数优化、结构设计、特性分析和版图设计.
郭文滨孙东明王国东马春生陈维友马东阁
关键词: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磷光材料掺杂稀土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2005年
以有机配合物(PPQ)2Ir(acac)为发光掺杂剂,稀土配合物Tb(eb-PM IP)3(TPPO)为主体材料,用铟锡氧化物(ITO)和铝分别作正负电极,采用真空蒸镀制备电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该器件发射红色光,主峰位于615 nm,是磷光分子(PPQ)2Ir(acac)的特征发射.通过器件结构和浓度优化,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达3.14 cd/A,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该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无明显衰减.实验结果表明,带有相对较宽能隙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可能是制备高电流密度且稳定的电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较好的主体材料.
高佳丁军桥游汉方俊锋马东阁王利祥景遐斌王佛松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发光二极管
1.3μm波导吸收结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1992年
本文报道了在具有掩埋波导吸收区的1.3μm 激光器的输出端面上,真空淀积 SiO-AR 涂层后,有效地消除了受激振荡,实现了在1.3μm 下的超辐射发光。
刘明大石家纬马东阁
关键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减反射膜
有机集成像素
在玻璃衬底上,采用全蒸镀方式,制备了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OTFT)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集成像素。我们设计的顶栅结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有利于将OTFT和OLED集成在同一个透明的刚性或柔性透明的衬底上...
王伟石家纬郭树旭全宝富刘明大张宏梅马东阁
关键词: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
文献传递
新型蒽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被引量:5
2005年
A novel blue light emitting material, 9,10 bis(9,9 diphenylfluorenyl) anthracene(DPFA)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 has been fabricated and showed efficient blue emission at 445 nm with excellent color purity. The brightness of the device is up to 2 433 cd/cm 2 with a high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3 53 cd/A(3 26 lm/W).
徐礼玲赵立群张锡琴周刚陈江山程延祥耿延候马东阁王利祥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