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综合征
  • 4篇长QT综合征
  • 3篇HERG
  • 2篇突变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新突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技术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药物
  • 1篇药物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易感
  • 1篇易感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细胞
  • 1篇真核细胞表达
  • 1篇真核细胞表达...
  • 1篇全细胞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德国汉堡大学

作者

  • 5篇滕思勇
  • 5篇马丽娟
  • 3篇杨延宗
  • 3篇董颖雪
  • 3篇林春霞
  • 2篇林治湖
  • 2篇浦介麟
  • 1篇刘金秋
  • 1篇李世军
  • 1篇柴咏平
  • 1篇叶珏

传媒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G52R-KCNE1的功能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了解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G52R-KCNE1的功能。方法 采用交叠PCR方法体外制备突变体G52R-KCNE1,并克隆到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体外合成RNA、显微注射入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中共表达野生型KCNQ1(WT-KCNQ1)、野生型KCNE1(WT-KCNE1)和突变体G52R-KCNE1,采用标准双电极电压钳了解突变体的功能。结果 突变体G52R-KCNE1不能放大WT-KCNQ1通道的电流强度;当WT-KCNE1和G52R-KCNE1等量注射时,G52R-KCNE1可降低WT-KCNQ1/WT-KCNE1通道约50%的电流强度,而不影响该通道的激活动力学。结论 位于跨膜区第52位的甘氨酸对维持KCNE1的功能非常重要;突变体G52R-KCNE1明显抑制WT-KCNE1通道的功能,这可能是突变基因携带者心肌细胞复极化延缓,QT间期延长的分子电生理机制。
滕思勇马丽娟浦介麟林春霞柴咏平Olaf惠汝太
关键词:KCNQ1长QT综合征携带者显微注射
长QT综合征相关基因新突变R863X-HERG的功能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R863X是在国人长QT综合征家系中发现的一个新的HERG基因无义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R863X-HERG的功能。方法 采用PCR方法制备突变体R863X-HERG,并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及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结果 实验表明R863-HERG基因单独表达时不能形成有功能的离子通道,而突变体R863X同野生型HERG共表达时,通道的电流密度降低约30%,且HERG WT/R863X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失活过程加速。结论突变体R863X亚基自身不能装配成有功能的通道,但可和野生型HERG亚基形成有功能的HERG通道异聚体,改变通道的门控特性。HERG蛋白C末端可能在通道装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马丽娟滕思勇董颖雪浦介麟林春霞杨延宗林治湖惠汝太
关键词:长QT综合征全细胞膜片钳HERG通道电生理技术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I_(kr)/HERG钾离子通道被引量:3
2002年
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_(kr)在心脏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ERG基因编码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_(kr)kr,HERG基因突变可引起LQT综合征,另外I_(kr)/HERG通道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靶点,其他一些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可阻断该通道,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发展成获得性心律失常。对HERG通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LOT相关的HERG突变体功能的改变,与HERG通道作用β亚基的认识,以及对HERG通道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清楚认识I_(kr)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机制,并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调节I_(kr)电流,有效治疗LQT综合征及其它相关的心律失常。
马丽娟滕思勇惠汝太
关键词:IKRHERG长QT综合征
HERG基因新突变与家族性QT延长综合征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对一祖孙四代的QT延长综合征 (LQTS)家系进行临床研究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并揭示该家系成员基因型与基因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搜集整理先证者及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 ,采用PCR SSCP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初步检测 ,并应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该家系2 6例中达到临床诊断标准者 6例 ,可疑诊断 1例。其共同的心电图特征为 :QTc≥ 0 46s,T波宽大双峰 ,U波明显。基因检测结果表明 ,7例成员HERG基因的 10号外显子均出现一个新的单碱基的转换突变 (CGA2 5 87TGA) ,该无义突变导致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通道 (IKr) ,缺失了 2 96个氨基酸。结论 该研究发现了LQTS一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 ,并验证了LQTS 2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推测该家系中致病基因携带者心电图U波的出现可能同IKr蛋白质C末端的缺失有关。
董颖雪杨延宗林治湖滕思勇林春霞马丽娟刘金秋李世军惠汝太
关键词:QT延长综合征HERG基因基因突变
长QT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寻找中国人长QT综合征 (LQTS)的遗传易感位点 ,选择并确立LQTS患者症状前诊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s ,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初步建立LQTS遗传学诊断方法。方法 采集一个LQTS家系四代共 37个成员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扩增位于KCNQ1、HERG基因内的SNP(K5 46、K36 7、H489、和H5 6 4)和位于KCNQ1、HERG、和SCN5A基因邻近的STR (D11S132 3、D11S2 36 2、D11S1318、D7S6 36、D7S2 46 1、D7S182 4、D3S12 98、D3S176 7、D3S110 0、D4S15 6 4) ,所得产物经 6 %~ 10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或直接测序。结果 通过单倍体分析排除LQT1、LQT3、和LQT4位点 ,初步确定该LQTS家系的致病基因位于LQT2位点。HERG基因全部外显子的直接测序结果表明 7名患者均出现相同的HERG基因单碱基转换 (CGA2 5 87TGA) ,与之相对应的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 (Ar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 ,即R86 3X。结论 STR和SNP单倍体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正常及患病个体 ,确定LQTS致病基因的位点 ,可用于LQTS患者的症状前诊断。
滕思勇马丽娟董颖雪叶珏杨延宗惠汝太
关键词:长QT综合征家系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