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杰 作品数:45 被引量:192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肢体动脉编码和损伤分型系统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血管编码和损伤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借鉴AO骨折编码和分型的方法来研究全身主要血管的编码和血管损伤的分型,结合动脉主要分支发出的位置分为近、中、远三段。在此基础上加入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用以指导临床血管损伤的治疗。结果将全身的丰要动脉和血管损伤的严重稚度用数字和字母进行了编码和分型。结论此血管编码分型系统能够比较明确地表示血管损伤部化及类型,方便科学统计和流行病学调查,便于掌握,有利于指导治疗。 张英泽 郭明珂 马利杰 陈伟 秦迪 郑占乐 刘建宁 吴文娟 吴昊天关键词:血管 51例腘动脉损伤回顾性研究 马利杰 张英泽 郑占乐 王琳 王建朝 王娟改良Allis法治疗合并PipkinⅠ、Ⅱ型骨折的髋关节后脱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Allis法治疗合并PipkinⅠ、Ⅱ型骨折的髋关节后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98例合并PipkinⅠ、Ⅱ型骨折的髋关节后脱位病例,统计Allis法闭合复位成功率作为对照组。前瞻性研究36例确诊为合并PipkinⅠ、Ⅱ型骨折的髋关节后脱位病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Allis法和改良Allis法闭合复位,统计复位成功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种复位方法成功率。通过影像学分析部分病例Allis法复位困难的原因。结果对照组98例,其中32例未能成功闭合复位,手法复位成功率67.3%。研究组36例,传统Allis法复位成功率69.4%,加用改良A11is法复位,成功率97.2%。影像学分析显示,Allis法复位成功组股骨头骨缺失小于Allis法复位失败组。结论对于复位困难的合并PipkinⅠ、Ⅱ型骨折的髋关节后脱位,改良Allis法可以满意复位。 马利杰 吴昊天 侯志勇 李增炎 李衡关键词:髋关节 脱位 股骨头 骨折 糖尿病疾病负担评价的方法学进展 被引量:8 2008年 疾病负担研究经历了从单纯考虑死亡损失,到整合死亡和伤残两个方面来综合评价的历程,先后出现发病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相应指标。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糖尿病疾病负担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进程、各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 王平 王红 马利杰关键词:糖尿病 疾病负担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后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后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共对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患者行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男22例,女28例;年龄70~92岁,平均83.2岁.关节置换原因:股骨颈骨折46例,股骨头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4例.比较患者骨水泥植入前和植入后1、2、3、4、5、6、7、8、9、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等数据.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骨水泥植入后1 min血压开始下降,2~6 min血压下降最为显著,与骨水泥植入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BP,DBP:P〈0.05),7 min开始回升,10 min基本恢复正常.SPO2下降明显,平均从99.65%±0.35%下降至92.80%±1.08%(P〈0.05).心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后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 齐向北 张英泽 潘进社 马利杰 王琳 王建朝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血流动力学 肺栓塞 骨水泥 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治疗骶骨DenisⅡ型骨折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骶骨DenisⅡ型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治疗的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治疗15例(17例)骶骨DenisⅡ型骨折患者,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7岁(28~63岁);左侧7例,右侧6例,双侧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术前X线片和CT图像显示骶骨骨折在冠状面上压缩移位4侧,分离移位13侧;其中5例患者(5侧)存在垂直移位,3例患者(3侧)有前后方向移位。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0d,平均5d。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复位骶骨分离或压缩移位并固定骨折。术后行放射学检查,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随访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40个月(30~5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4个月(3~5个月)。根据Lindahl等提出的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11侧,良5侧,可1侧。按照Lindahl等提出的评分系统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5例,可2例。本组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内固定物导致的刺激症状或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骶骨DenisⅡ型骨折在冠状面上存在分离或压缩移位,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可有效复位骨折并坚强固定,临床疗效良好。 陈伟 张奇 鲁谊 马利杰 吴新宝 王满宜 张英泽关键词:骶骨 骨折 骨板 骨折固定术 3种方式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切开复位钩钢板固定和改良闭合复位TightRope袢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11月有完整随访料85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保守组31例,钩板组35例,TightRope组19例。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喙锁距离,治疗前和治疗后3 d、6周、6个月、12个月上肢功能(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2个月保守组、钩板组和TightRope组喙锁距离分别为(20.6±2.4)、(13.0±1.8)、(12.3±1.9)mm,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142.165,P=0.000),保守组喙锁距离显著大于钩板组和TightRope组(P=0.000,P=0.000),钩板组和TightRop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治疗后3 d 3组间DASH、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即TightRope组显著优于钩板组(P<0.05),钩板组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6周,TightRope组DASH、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优于钩板组与保守组(P<0.05),钩板组与保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6周TightRope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钩板组和保守组(P<0.05),钩板组和保守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3组DASH、Constant-Murley、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钩板组、TightRope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2/31)、11.4%(4/35)、5.3%(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662)。结论对于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功能。改良微创TightRope可迅速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避免残留畸形,尤其适用于对美观和早期功能要求高的患者。 白晓东 安明 安明 宋朝晖 张谦 张谦 刘松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钩钢板 实验兔血管外科手术不同麻醉药物的比较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验兔血管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实验兔96只,随机分为A、B、C、D、E、F六组。A组单纯应用氯胺酮麻醉,B组单纯应用戊巴比妥钠麻醉,C组单纯应用乌来糖麻醉,D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氯胺酮麻醉,E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麻醉,F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乌来糖麻醉。记录六种麻醉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动物体温、呼吸频率及麻醉死亡率。结果地西泮和乌来糖复合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麻醉意外率低、麻醉效果好。结论地西泮和乌来糖复合静脉注射麻醉是一种适用于实验兔血管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 郑占乐 潘进社 马利杰 郝立净关键词:麻醉 麻醉药 血管外科手术 山羊单纯与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对比山羊单纯麻醉与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山羊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山羊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B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C组给予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记录三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死亡率。结果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动物死亡率低、麻醉效果好。结论安定、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优于单纯麻醉,是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山羊全身麻醉方法。 马利杰 张英泽 郑占乐关键词:山羊 麻醉 戊巴比妥钠 血管外科学 经皮复位固定技术治疗严重塌陷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固定技术治疗严重塌陷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对33例(35侧)跟骨骨折采用经皮推顶复位技术复位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长度、高度和宽度,纠正内外翻畸形,经皮轴向支撑和横向加压螺钉固定骨折。结果手术时间(46. 7±6. 9) min。术后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 h VAS疼痛评分(5. 1±1. 2)分。术前跟骨高度(40. 92±4. 11) mm,显著低于术后(44. 53±3. 53) mm(t=4. 114,P=0. 000);术前跟骨宽度(52. 30±4. 70) mm,显著高于术后(41. 66±2. 96) mm(t=10. 433,P=0. 000);术前跟骨长度(71. 81±6. 76) mm,显著低于术后(81. 86±3. 22) mm(t=8. 120,P=0. 000);术前Biohler角中位数5. 00°(-10. 3°~15. 5°),显著小于术后29. 10°(22. 5°~40. 5°)(Z=-5. 160,P=0. 000);术前Gissane角106. 39°±11. 61°,显著小于术后130. 53°±4. 74°(t=10. 938,P=0. 000)。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踝部功能评分(76. 0±6. 1)分,27侧良(77. 1%),8侧可。结论经皮复位、轴向支撑、横向加压固定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近期疗效满意。 马利杰 姚双权 吴昊天 张学斌关键词:跟骨 关节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