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飞

作品数:86 被引量:78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霜冻
  • 12篇小麦
  • 11篇气象
  • 10篇苹果
  • 10篇气候
  • 10篇灌区
  • 9篇土壤
  • 9篇托木尔峰自然...
  • 9篇自然保护区
  • 9篇保护区
  • 8篇葡萄
  • 8篇枸杞
  • 8篇灌溉
  • 8篇春小麦
  • 7篇生态
  • 7篇酒葡萄
  • 6篇酿酒
  • 6篇酿酒葡萄
  • 6篇晚霜
  • 6篇晚霜冻

机构

  • 48篇宁夏气象防灾...
  • 23篇新疆师范大学
  • 21篇中国气象局
  • 7篇宁夏回族自治...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宁夏气象局
  • 3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宁夏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石嘴山市气象...

作者

  • 84篇马国飞
  • 40篇张磊
  • 25篇张晓煜
  • 18篇张雪琪
  • 17篇李红英
  • 16篇王静
  • 14篇袁海燕
  • 13篇段晓凤
  • 13篇曹宁
  • 9篇刘静
  • 8篇张学艺
  • 6篇满苏尔·沙比...
  • 6篇王连喜
  • 6篇卫建国
  • 6篇王静
  • 5篇韩颖娟
  • 5篇李剑萍
  • 4篇马力文
  • 4篇李琪
  • 3篇杜宏娟

传媒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宁夏农林科技
  • 4篇经济林研究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气象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农业科学研究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山南坡台兰河上游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样地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率、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的范围分别为9.04%~44.7%,41.39%~114.9%,1.02~1.44 g cm^(-3),4.03%~7.45%,47.48%~58.53%,51.51%~65.85%,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随海拔上升而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则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2)草地表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C/N、土壤p H的范围分别在3.64%~9.22%、0.23%~0.53%、0.13%~0.15%、9.00~14.10、7.91~8.20之间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2.5倍和2.3倍;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C/N的大小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趋于增大;土壤p H则随海拔上升不断降低。台兰河上游河谷草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受海拔高度这一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深远且规律性显著。
马国飞满苏尔.沙比提靳万贵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草地海拔高度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
宁夏中部干旱带降水渗透深度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掌握降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草场土壤中的渗透情况,引入根据土壤含水量增量变化确定渗透深度的方法,并运用回归、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手段,建立了不同土壤质地下降水渗透深度预测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运用回归方法建立的渗透深度预测模型(R^2在0.60~0.67)比逐步回归预测模型(R^2在0.49~0.58)显著性好,两种预测模型中降水量或降水日数的回归系数在置信度为0.05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2)通过对两种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分析,回归预测结果、逐步回归预测结果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70以上,特别是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0.88~0.93),从模型简单可用的角度考虑,最终选用逐步回归预测模型。(3)兴仁沙壤土条件下预测效果较好(81%~100%的样本相对误差均在30%左右或以下),同心壤土预测效果中等(55%~60%的样本相对误差小于30%),盐池粗砂土条件下效果一般(约50%左右样本相对误差在30%及以下)。(4)同时,文中预测模型试验验证了不同土壤质地对降水渗透深度的影响,当相同的降水过程下,降水渗透深度大小顺序为粗砂土>沙壤土>壤土。
李红英马国飞金飞段晓凤王静马力文马力文
关键词:降水土壤质地天然草场
不同头水灌溉时间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永春4号为试验材料,在分蘖到拔节期,设置常规渠水灌溉为CK(4月29日)、T1(4月28日头水灌溉)、T2(4月24日头水灌溉)、T3(4月19日头水灌溉)和T4(5月10日头水灌溉)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头水灌溉时间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小麦穗长、穗重、茎秆重、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重,并显著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不孕小穗率、穗秆比,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0.23%、11.46%、18.75%。而T4处理则不利于小麦生产发育,减产21.98%。由此可知,以T3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在显著增产的同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密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这表明提前灌头水均有利于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提前10 d灌头水的效果最理想。
胡宏远南学军马国飞
关键词: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
近60年来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文章利用巴楚和莎车地面气象站实测数据,运用EXCEL、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近63年来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气温、降水量、水汽压呈现增加趋势,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呈现减少趋势。气温增温趋势通过99%置信度检验,降水量、水汽压增加趋势通过95%置信度检验,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减少趋势通过99%置信度检验,相对湿度减少趋势通过95%置信度检验。(2)自80年代起各气象要素开始发生显著性变化。80年代降水量的增湿量约为60年代的7倍,90年代日照时数的减少量约为70年代的10倍、水汽压的贡献度最大为53Pa、平均风速的减少量最大为0.4m/s,21世纪初气温的增温量是60年代的6倍、相对湿度的减少量约为70年代的20倍。(3)各气象要素季节变化不一致。气温秋、春季增加趋势显著,降水秋、夏季增湿趋势显著,日照时数、水汽压在冬、秋季变化趋势最明显,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分别在春、冬季和春、夏季减少趋势显著。(4)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不一致。气温、降水量、平均风速表现出北部大于南部;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水汽压表现出南部大于北部。
张雪琪满苏尔.沙比提马国飞
关键词:气候年际变化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18
2017年
为定量评价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利用综合蓄水能力法,对台兰河上游雪岭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层截留量(C)、枯枝落叶层持水量(L)、土壤层蓄水量(S)及综合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4样地中,林冠层截留量表现为中海拔云杉林(29.94mm)>较高海拔云杉林(20.56mm)>高海拔云杉林(11.72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5.84mm),而茎流量则与之相反。(2)除中海拔云杉林外,各样地枯枝落叶未分解层平均厚度均大于半分解层;其中,未分解层的平均蓄积量中高海拔云杉林最大(79.32t/hm^2),半分解层为中海拔云杉林最大(59.47t/hm^2)。整体来看,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中海拔云杉林(32.55mm)>高海拔云杉林(31.05mm)>较高海拔云杉林(30.78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12.84mm)。(3)4样地平均土壤容重变动范围为0.73~1.06g/cm^3;土壤孔隙度的平均值大小均为中海拔云杉林>较高海拔云杉林>高海拔云杉林>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林下土壤自然含水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同样地30cm深土层的非毛管孔隙持水量表现为:中海拔云杉林(37.6mm)>较高海拔云杉林(30.7mm)>高海拔云杉林(25.73mm)>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13.92mm)。(4)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在171.27~280.84mm之间,低海拔云杉杨树混交林的总持水量最小,中海拔云杉林最大。土壤层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占比在77.75%~89.10%之间;总有效蓄水量虽远小于总持水量,但能够很好地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和水土保持作用。
马国飞满苏尔.沙比提
关键词: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雪岭云杉水源涵养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率低和用水管理水平低的情况,以引黄灌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进行节水灌溉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4种灌水处理中,CK、T3水平下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重等地...
马国飞张磊袁海燕李福生杜宏娟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水技术
1957—2015年叶尔羌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径流响应被引量:12
2019年
根据流域内气象、水文站点的长期观测数据,利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累积距平、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干、湿季气候变化特征,并假定不同的气候情景组合,分析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1957-2015年4个单元气温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除上游外,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减小趋势,流域径流量呈增加趋势。(2)气温在1996年发生突变;降水量未出现明显突变点;相对湿度在2005年左右发生突变;除下游外,平均风速在1983年发生突变;径流量于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径流量增加了9.08×10^8m^3。(3)相关性分析显示,流域径流量与湿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湿季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除上游径流与干季降水量呈正相关外,其他区域与降水量呈负相关。(4)敏感性分析表明,当降水量不变,气温升高1℃,径流量增加9.06%;当气温不变,降水量增加10%,径流量减小1.67%,这主要与径流组成有关。流域77.4%的径流量来自雪冰融水补给,当降水量增加时,气温降低,减少了冰川积雪的融化,因而流域径流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且对气温变化更敏感。
张雪琪满苏尔·沙比提刘海涛马国飞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径流量敏感性叶尔羌河流域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以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为研究区,选择1991年、2005年、2016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定量的提取和分析,同时,通过近26a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从时间尺度上对1991-2016年26a间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1991-2016年除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外,研究区其他地类面积均减小,林地面积减少最大为47.12%。②近26a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大致呈现递增趋势,其中,1991-2007年均处于风险级,2008-2016年土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安全等级处于敏感级,土地生态环境仍较差。③改善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生态建设,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为实现土地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麦丽开·艾麦提满苏尔·沙比提张雪琪马国飞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PSR模型
基于GIS的中国北方起泡酒葡萄生态区划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进行我国北方优质起泡酒葡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促进我国起泡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北方376个气象台站连续30年(198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逐级分区与集优法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中国北方霞多丽、贵人香、白诗南、雷司令、白品乐、黑品乐等不同品种起泡酒葡萄的生长习性与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北方起泡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方法及指标,再应用GIS技术,按可种植区划分制作起泡酒优质生态区区划图,通过气候适应性分析进行研究,对我国北方起泡酒葡萄种植和生态分布进行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起泡酒葡萄在我国北方适宜生长的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华北的内蒙古中部及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热量条件充足、成熟期降水量小、土壤多为钙质土,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不同品种和熟性酿酒葡萄的成熟和品质形成,是发展优质起泡酒葡萄产业基地的首选.
袁海燕张晓煜李红英张磊马国飞王静张学艺
关键词:起泡酒生态适应性区划
宁夏春小麦干热风危害的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为利用遥感监测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程度,在春小麦发生干热风前后,利用Unispec-SC单通道光谱仪测定了春小麦群体不同干热风受害程度的高光谱。对光谱进行重采样,获得了不同干热风危害程度的光谱响应曲线。结合春小麦炸芒率、千粒质量等田间调查,对干热风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研究了不同危害程度的高光谱特征。按照EOSMODIS可见光通道的波谱范围,构建了RVI、NDVI等多种指数。通过显著性分析,建立了判定春小麦干热风等级的高光谱植被指数指标和判别方程。结果表明,春小麦不同干热风受害程度的反射光谱差异明显。随着春小麦干热风的加重,近红外平台降低,红谷抬高,红边斜率下降,红边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RVI、NDVI、PVI、红边植被指数NDVIRededge和红边位置λrep均与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等级关系极显著。模拟EOSMODIS相应通道值合成的RVI、NDVI指数能反映出不同干热风危害程度,NDVI指数比RVI指数反映更明显。研究表明利用EOS MODIS遥感资料可以分辨出大面积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程度,这为开展春小麦干热风危害的遥感监测评估提供了依据。
刘静张学艺马国飞曹宁马力文
关键词:遥感光谱分析春小麦干热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