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廉

作品数:175 被引量:701H指数:1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36篇干细胞
  • 30篇间充质干细胞
  • 30篇充质干细胞
  • 28篇人脐
  • 26篇人脐带
  • 26篇脐带间充质干...
  • 26篇小儿
  • 26篇儿童
  • 23篇人脐带间充质...
  • 21篇免疫
  • 18篇脐带
  • 18篇间充质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6篇蛋白
  • 16篇病毒
  • 14篇患儿
  • 12篇球蛋白
  • 12篇分化

机构

  • 144篇汕头大学医学...
  • 35篇汕头大学
  • 2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0篇深圳大学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7篇广东医学院附...
  • 7篇潮州市中心医...
  • 5篇华侨医院
  • 4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汕头市澄海区...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175篇马廉
  • 44篇林广裕
  • 29篇林丽敏
  • 19篇林创兴
  • 18篇冯学永
  • 16篇陈派镇
  • 16篇史雪川
  • 16篇吴扬
  • 16篇王鸿武
  • 14篇蒋学武
  • 14篇黄天华
  • 14篇庄静文
  • 13篇林晓波
  • 13篇李伟中
  • 11篇吴毅
  • 11篇冯晶
  • 11篇陆学东
  • 10篇罗敏洁
  • 10篇陈思红
  • 10篇庄婉莉

传媒

  • 29篇实用儿科临床...
  • 16篇中国输血杂志
  • 7篇中国小儿血液...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泸州医学院学...
  • 4篇河北医学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4篇国外医学(输...
  • 4篇中医儿科杂志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4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小儿先天性外生殖系统畸形的临床研究
蒋学武胡廷泽赖亚曼陈中献陈绍基马廉王家勤陈少逸
CMEGS-MC过去国内外学者大都注重临床治疗方面如手术方法的探索等研究。该项目基于发育过程的生殖内分泌调控机理,系统深入地阐述了CMEGS-MC形成的过程,为临床提供了内分泌治疗的理论依据并在某些病种上证实了其临床效果...
关键词:
关键词:男性小儿
丹参诱导人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冯学永马廉杨立业谢庆东黄天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干细胞
腺病毒转染MafA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胰腺细胞特异性基因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化学药物或共培养等方法诱导后胰岛素分泌量低,转染胰腺发育特异性基因诱导干细胞向成熟β细胞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MafA基因转染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腺病毒携带外源性β细胞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Maf A(Ad-MafA-EGFP),转染入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7 d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PCR检测细胞中胰腺细胞特异性基因(glucagon、Pdx1、Nkx2.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经Ad-Maf A-EGFP转染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MafA-EGFP已进入细胞内;(3)经Ad-MafA-EGFP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人源性胰腺前体细胞glucagon、Pdx1、Nkx2.2基因表达增高,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熟胰腺β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王鸿武倪萍赖秀蓝冯学永林丽敏马廉
关键词:脐带胰岛素分泌细胞MAFA
粤东农村地区2-7岁儿童营养与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粤东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及贫血状况.方法 2012年1月至5月期间,选取广东省汕头市581名2-7岁农村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同时取其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血清...
张瑞彪彭泽华陈林兴王鸿武蔡志伟秦山刘必刚王天有马廉
卡介苗多糖核酸辅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肾病综合征 (NS)治疗中的复发、激素耐药或依赖等仍是目前临床上的难题。该研究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 (BCG PSN)辅治小儿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中 2 9例初治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激素长疗程疗法的基础上加用BCG PSN肌肉注射 ,每次 0 .5~ 1mg ,每 2日 1次 ,疗程 12周。同期选择 2 6例初治单纯性NS患儿单独用激素长疗程疗法治疗作对照。另 9例肾炎性NS患儿和 11例复治NS患儿则以上法加用BCG PSN治疗后 ,仅作治疗前后对照或描述性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儿首次尿蛋白转阴需 14 .2 9±3.4 5d ,明显少于对照组 2 2 .10± 8.85d ;年均复发次数 1.34± 1.2 5次 ,也少于对照组 4 .13± 2 .5 4次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非频繁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2 4 .1%vs 5 3.9% ) ,无复发率高于对照组 (6 5 .5 %vs 2 3.1% ) ;年均呼吸道感染人次 2 .6 0± 1.72次也低于对照组 4 .12± 5 .31次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其余 2 0例非初治单纯性NS患儿辅用BCG PSN治疗也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 BCG PSN辅治小儿NS可以缩短尿蛋白转阴所需时间 ,降低年均复发例数 ,减少年均呼吸道感染人次 ,提高无复发率。
林广裕马廉曾虹吴毅
关键词:卡介苗多糖核酸肾病综合征
人脐血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表面标记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从人脐带血及脐带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并分析MSCs的表面标记。方法人脐带血按常规方法制备单个核细胞,利用MSCs贴壁生长的特性,经培养、换液、传代纯化MSCs;分离脐带华尔通胶(Wharton's jelly),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脐带MSCs并传代。将传代的MSCs冻存,1个月后再复苏,观察复苏后MSCs的生长情况。利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及脐带细胞表面抗原。结果经过传代后,贴壁细胞形态趋于同一。人脐血及脐带MSCs体外生长形态相似,类似成纤维细胞,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经冷冻保存,复苏后仍能较好生长。人脐血及脐带来源的MSCs表面标记CD29、CD44、CD59高表达,而表面标记CD14、CD33、CD34和CD45低表达。结论人脐带血及脐带均可分离出MSCs,在体外能扩增纯化及冻存复苏,为组织工程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
冯学永马廉霍霞蒋纪恺刘小珊
关键词:脐带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新现病毒的检出及其病毒基因研究
林广裕陆学东朱玲吴扬林创兴周仁彬马廉
任务来源:2007年度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同时受2009年广东省第三批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资助。研究目的与意义:(1)粤东地区至今尚未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原体的调查研究,该研究填补了粤东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性病原...
关键词: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治疗
川崎病的药物治疗被引量:9
1994年
马廉冉隆瑞陈光东
关键词:川崎病药物疗法
小儿白血病成分输血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白血病成分输血的实际情况及疗效来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 以《献血法》颁布实施前后分阶段统计 5 9例白血病患儿的输血理由、输血的合理性、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1995年~ 1997年组成分输血 5 3 8% ,不必要输血 4 4 % ,输血成分不适当占 5 1 6 % ;成分输血的疗效明显好于全血输注 ,输血副反应主要见于全血输注。 1998~ 2 0 0 0年组 ,输全血仅 4例次 ,无不必要输血 ,成分输血率 98 7% ,输血疗效明显提高。结论 对小儿白血病积极开展成分输血 ,不仅节约血源 ,而且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马廉林丽敏陈思红庄静文李彤
关键词:白血病成分输血儿童
电针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67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电针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小儿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电针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激素、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两组均在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59%)优于对照组(83.33%)(P<0.05),其中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面神经传导速度上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以电针为主综合疗法在面神经水肿期后开始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有利于患儿及家长的理解及接受。
冯晶肖咏张巧凤吴毅马廉林广裕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电针综合疗法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