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虎

作品数:27 被引量:33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9篇盆地
  • 15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勘探
  • 6篇页岩
  • 6篇油页岩
  • 5篇地质
  • 5篇延长组
  • 5篇三叠
  • 4篇层序
  • 4篇成藏
  • 3篇地质特征
  • 3篇油气
  • 3篇三叠系
  • 3篇三叠系延长组
  • 3篇小波
  • 3篇古地理
  • 3篇寒武纪
  • 2篇地震
  • 2篇岩相
  • 2篇岩相古地理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2篇甘肃地矿科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甘肃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7篇马玉虎
  • 13篇白云来
  • 12篇廖建波
  • 12篇李相博
  • 10篇完颜容
  • 9篇冯明
  • 9篇陈启林
  • 9篇刘化清
  • 6篇魏立花
  • 5篇程玉红
  • 5篇房乃珍
  • 4篇郭彦如
  • 4篇吴武军
  • 3篇王宏波
  • 3篇刘晓光
  • 2篇黄勇
  • 2篇邓毅林
  • 2篇汤桦
  • 2篇李卫红
  • 2篇郑希民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甘肃地质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西北油气勘探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床地质勘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铜川—黄陵地区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利用前景被引量:20
2010年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陕西铜川、宜君和黄陵一带赋存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主要的含油页岩层位是中—晚三叠世延长组下段上部,具体形成时间为中三叠世晚期。野外观察发现,油页岩露头主要分布于铜川—宜君—黄陵一带,主矿层厚度一般为2~36 m。测得含油率为1.8%~13.7%,发热量为1.66~11.45 MJ/kg,推测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产烃率为400 kg/t,中等偏好,页岩油(相当于原油)资源量约100×10^8t,储量近亿吨。宏观和微观资料表明,该区油页岩是在淡水、近岸、强还原、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属于大型内陆湖盆的半深—深湖相,埋藏浅,储量较大,交通条件好,如果在适当时机开发,不仅可获得初步经济效益,也可为鄂尔多斯油页岩的开发利用获取开拓性的经验。该区油页岩矿位于西部最大城市西安市附近,开发利用的意义重大。
白云来赵应成徐东马玉虎
关键词:油页岩地质特征
大型坳陷湖盆含油砂体成因及富集高产区预测技术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陈启林刘化清李相博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马玉虎冯明
1、任务来源:2007年度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根据长庆油田石油勘探现状先后设立了多个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大型坳陷湖盆含油砂体成因及富集高产区预测技术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课题就是由中...
关键词:
关键词:成藏规律石油勘探开发
宁夏中卫上下河沿油页岩矿床的主要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被引量:1
2010年
油页岩是目前油气领域里新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家今后长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前人及我们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中卫上下河沿地区存在与煤伴生的油页岩资源。油页岩赋存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之中。成矿环境为晚古生代奥拉谷构造背景条件下的浅海—海湾泻湖—三角洲环境。矿区构造较为复杂,总体为一向北推覆、推覆面南倾的区域性大型推覆构造。逆掩断层产状较陡,倾角达60°~75°,构成断层相关褶皱。油页岩呈层状,夹于煤系地层之中,受断层相关褶皱控制,产状与相关地层产状一致,总的呈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厚度及产状变化较大,一般厚度1m左右。油页岩一般为黑灰色,致密而细腻,具油质感,有沥青味,贝壳状断口,较坚硬,易破碎,风化后呈纸片状、薄片状,小刀刻之见明显的亮痕。含油率1.5~9.35%,低位发热量0.02 MJ/Kg~6.07 MJ/Kg。视比重一般1.79~2.57。具有工业价值的层位是油1和油3。查明油页岩资源量(121+333)400×104t,是开采炼油的理想地段。
常海燕李卫红汤桦马玉虎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被引量:24
2012年
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单因素分析综合岩相古地理作图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编制了三级层序格架下的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体系域岩相古地理图7张。研究区寒武纪总体表现为由清水与浑水交替出现的碳酸盐缓坡(黔东世—武陵世台江期)向清水碳酸盐镶边台地(武陵世王村期—芙蓉世)演变的过程,古气候表现为由干旱向相对潮湿演变的特点。寒武纪早期(黔东世)即辛集组、朱砂洞组及馒头组下段沉积期表现为典型的南海北陆特征,因海侵作用的不断进行,寒武纪中期(武陵世台江期)即馒头组中段及上段沉积期原鄂尔多斯古陆被海水分割为3个相互分离的古陆(伊盟古陆、吕梁古陆及镇原古陆),至寒武纪武陵世王村期即张夏组沉积期海侵达到最大范围并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雏形和东西分异的古地理格局,寒武纪晚期(武陵世古丈期—芙蓉世)即三山子组中下部沉积期发生海退并形成了近SN向展布的"伊盟—中央古陆"。寒武纪早中期(黔东世—武陵世台江期),潮坪相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优势相带;寒武纪晚期(武陵世王村期—芙蓉世),局限台地相则是分布面积最大的相带。馒头组上段、张夏组鲕粒滩具有环绕内缓坡及开阔台地分布即主要分布于中缓坡及台地边缘的特点,三山子组多孔白云岩具有全区分布的特点。
陈启林白云来黄勇马玉虎刘晓光魏立华完颜容韩晓峰
关键词:寒武纪层序沉积相岩相古地理鄂尔多斯盆地
浅谈小波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6年
介绍了小波分析在层序划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GR曲线的小波变换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通过对GR曲线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后可获得不同级次的旋回周期,将GR曲线小波旋回周期与传统标志层法、准层序分析法、古水深和基准面(湖平面)变化分析法和地震法标定的三级层序界面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对正常湖相沉积,GR曲线D 10小波与三级旋回较为吻合,可以作为延长组湖相层序划分的依据,而对冲积层序及浊积岩发育地区,D 10小波容易出现偏差,不能作为层序划分的标准。
李相博郭彦如刘化清完颜容林卫东廖建波马玉虎程玉红
关键词:延长组小波分析层序地层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被引量:84
2009年
依据岩心、露头观察与分析测试及地震层序解释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长6段地层中识别出3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物,即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其中砂质碎屑流最为发育,而由浊流作用形成的经典浊积岩分布有限,以往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夸大了浊流沉积作用。进一步研究认为,砂质碎屑流等深水重力流砂体平面分布及其物性变化主要受深水沉积坡折控制,总体而言,砂体物性坡上比坡下好,缓坡比陡坡好。从3种类型岩石的含油气性看,砂质碎屑流含油性最好,经典浊积岩A段含油性次之,而滑塌岩含油性较差。
李相博刘化清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马玉虎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浊积岩坡折带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地区东南部油页岩主要特征
鄂尔多斯地区东南部油页岩厚度较大,分布连续,品位稳定,含油率一般在5.10%之间,在纵横向上变化不大,除靠近穹状构造核部地段矿层较陡而外,一般倾角较小,为内陆湖相沉积成因。
马玉虎白云来杨亚娟
关键词:油页岩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井震多因素综合确定的解释方法与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因巨厚的黄土覆盖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解释难度大。文章以该盆地盐定地区延长组中下部为例,利用钻井岩-电分析结果,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确定、解释及质量控制,提高了层序地层划分图、沉积相图、砂岩厚度图和构造图等的质量,这项成果在盐定地区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程玉红郭彦如郑希民房乃珍马玉虎
关键词:测井地震小波变换层序
鄂尔多斯古陆南部大陆边缘寒武纪奥拉谷存在的沉积学证据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奥拉谷是被动大陆边缘一个重要的构造现象,是勘探家们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以鄂尔多斯陆块南部深部构造为研究重点,以板块构造理论及构造控制沉积思想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及岩心观察,结合地震资料,剖析南缘寒武纪沉积建造特点及所反映的构造方面的信息,确定寒武系沉积地层厚度进而了解盆地南部构造轮廓,确定古陆南缘可能存在奥拉谷,其分布面积约为20 000km2,主要发育时期为寒武纪黔东世都匀期—武陵世台江期,是下一步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重要地段去之一。
白云来马玉虎黄勇刘晓光
关键词:油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烃源岩展布特征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15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海相沉积是重要的勘探领域。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通过系统研究盆地周边露头剖面及盆地内钻遇寒武系的探井资料、重点分析寒武系岩性岩相特征及分布特点、采集寒武系暗色岩石样品并进行TOC、氯仿沥青"A"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分布稳定,厚度约为50-800m,主要由缓坡—台地相碳酸盐岩及混积缓坡—深水相泥岩、碳酸盐岩组成;盆地南中部寒武系馒头组黑色泥岩及三山子组深灰色、灰黑色纹层状白云岩形成于还原环境,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TOC最高值为0.34%),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寒武系及其暗色岩类在贺兰奥拉谷和歧山—延安奥拉谷厚度明显增大,TOC值也明显增高,在环县、定边地区也有TOC高值区出现,表明了奥拉谷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主要烃源岩发育区,预测可与中央古陆隆起带及其斜坡区形成有效的生烃—聚集成藏组合,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勘探的重要层系。
陈启林白云来廖建波刘晓光龙礼文马玉虎
关键词:寒武系勘探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