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铭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蒲公英
  • 4篇细胞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仪
  • 3篇花粉
  • 2篇生殖方式
  • 2篇胚胎学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株
  • 1篇绒毡层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系
  • 1篇生殖系统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学观察
  • 1篇柱头
  • 1篇无融合生殖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研究
  • 1篇萌发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宁伟
  • 5篇马铭
  • 3篇赵鑫
  • 3篇吴志刚
  • 3篇张建
  • 2篇张晓嘉
  • 1篇吕双双
  • 1篇孙帅
  • 1篇李天来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朝鲜蒲公英生殖类型确定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人工授粉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朝鲜蒲公英为四倍体,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朝鲜蒲公英生殖系统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无融合发生率为50%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种子细胞内存在3种倍性水平2C∶3C∶4C。四倍体朝鲜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胚乳自主发育。
张建吴志刚赵鑫马铭宁伟
关键词:生殖系统流式细胞仪
东北地区3种蒲公英的生殖方式被引量:1
2013年
蒲公英属中广泛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通过对不同种蒲公英生殖方式的研究和确定,为蒲公英无融合生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去雄套袋试验、流式细胞仪和胚胎学观察对东北地区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 Kitag.)、斑叶蒲公英(Taraxacum variegatum Kitag.)的生殖方式进行研究,首次对这3种蒲公英的生殖方式进行确定。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为有性生殖,丹东蒲公英为专性无融合生殖,斑叶蒲公英为兼性无融合生殖。
宁伟吴志刚吕双双马铭张建
关键词:无融合生殖生殖方式胚胎学观察流式细胞仪
3种生殖方式蒲公英花粉活力和柱头形态及可授性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离体萌发法、电镜扫描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有性生殖的东北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的丹东蒲公英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的蒙古蒲公英花粉活力、柱头表面形态及可授性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1)3种蒲公英柱头均为干柱头,单细胞乳突,属于原始进化类型,都存在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花部特征;东北蒲公英乳突饱满、紧密,蒙古蒲公英次之,丹东蒲公英干瘪、稀少。(2)东北蒲公英和丹东蒲公英柱头呈Y状时期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67.3%和19.8%,蒙古蒲公英柱头呈棒状时期萌发率最高,为23.3%。(3)3种蒲公英随着开花进行,柱头可授性增加,并且柱头在大Y状时期3种蒲公英为最佳授粉期,可授性柱头占样本柱头的比率分别是98.7%(东北蒲公英)、84.0%(蒙古蒲公英)、21.3%(丹东蒲公英)。研究表明,有性生殖蒲公英与无融合生殖蒲公英在花粉萌发力、柱头可授性和乳突上产生明显差别,为蒲公英在长期进化中性器官能量再分配提供证据。
张晓嘉宁伟马铭赵鑫
关键词:蒲公英柱头生殖方式
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形态学观察与败育细胞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在长春蒲公英(Taraxacum junpeianum Kitam.)株群中发现雄性不育现象,为研究其败育机理及特点,探寻其不育基因,采用形态观察法、石蜡切片技术和染色体压片法,对长春蒲公英野生型及其雄性不育株的花药发育过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花药中部发红、干瘪、无花粉散出。与野生型比较,雄性不育株雄蕊更短,子房更窄,种子形态更加狭长;(2)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败育时期为四分体到单核小孢子前期,败育方式为小孢子自身异常发育,绒毡层异常分解,互相粘连败育;(3)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二分体时期出现落后微核,随后产生极少四分体,并且四分体产生大量染色体桥,小孢子营养物质流失,彻底败育。因此,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株败育彻底、稳定,并且有种的特点。小孢子自身异常发育和绒毡层异常分解是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
孙帅张晓嘉马铭宁伟
关键词:蒲公英雄性不育绒毡层花粉母细胞
丹东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特性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田间去雄套袋、花粉活性与花粉管萌发观测等交配系统实验,辅以染色体分析、胚囊发育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对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生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去雄套袋情况下,结籽率高达96%,由此证明交配系统具有极高的无融合发生率;自花授粉不能萌发,花粉活性仅为20.6%,异花授粉虽可萌发,但生长缓慢,花粉在到达子房前,花粉管已停止生长并消失;二分体时期,合子端大孢子发育为功能性大孢子,珠孔端大孢子退化消失,经蓼型发育,形成7细胞8核,卵细胞继续发育形成原胚,中央细胞形成胚乳,其它细胞退化消失,花未开放前,已形成球形胚。此外,丹东蒲公英为三倍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为专性无融合生殖,胚乳自主发育。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丹东蒲公英具专性无融合生殖特性。
宁伟张建吴志刚马铭赵鑫李天来
关键词:交配系统花粉萌发胚胎学流式细胞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