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骥

作品数:71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介入
  • 17篇气管
  • 16篇颅内
  • 14篇动脉
  • 13篇置入
  • 12篇内支架
  • 11篇动脉瘤
  • 11篇支气管
  • 10篇气道
  • 9篇放射学
  • 8篇血管
  • 8篇介入放射
  • 8篇介入放射学
  • 8篇介入治疗
  • 8篇颈动脉
  • 7篇置入治疗
  • 7篇栓塞
  • 7篇颅内动脉
  • 7篇静脉
  • 5篇小型猪

机构

  • 67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68篇马骥
  • 64篇韩新巍
  • 32篇吴刚
  • 29篇李腾飞
  • 19篇水少锋
  • 13篇李臻
  • 12篇丁鹏绪
  • 11篇王艳丽
  • 9篇任建庄
  • 9篇郭栋
  • 8篇司江涛
  • 7篇赵明
  • 7篇路慧彬
  • 6篇杨杰
  • 6篇朱明
  • 5篇冉云彩
  • 5篇闫磊
  • 5篇管生
  • 4篇付明倜
  • 4篇王晔

传媒

  • 1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医学信息(下...
  • 2篇国际胃食管反...
  • 2篇第八届全国肿...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过程中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1月连续收治的35 1例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34例...
张文广李震韩新巍丁鹏绪马骥任建庄周朋利吴刚李臻汪忠镐
高分辨C型臂CT评估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打开程度和贴壁情况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简称C臂CT)技术在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对支架打开程度和贴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血管内治疗方式将Tubridge FD置入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术后即刻行高分辨C臂CT扫描,对FD的打开程度及后处理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然后对FD置入血管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将高分辨C臂CT和3D-DSA图像信息采用双容积融合技术行二次重建并获得融合后图像(简称双容积重建法),并与行高分辨C臂CT扫描的同时持续注射稀释对比剂后获得的支架血管重建图像(简称稀释对比剂法)进行对比,并记录两种操作方法的射线曝光剂量,以评估其在FD贴壁评估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观察FD置入术中和术后24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9只巴马小型猪的左侧颈动脉内共置入9枚TubridgeFD。高分辨C臂CT平扫重建图像显示,8枚FD打开完全,1例FD远心端打开不良;图像质量为Ⅰ级8例,Ⅱ级1例。在支架贴壁方面,双容积重建法和稀释对比剂法均能较清晰展示FD的贴壁情况,其中8枚FD贴壁良好(贴壁评分为0分),1枚FD远心端贴壁不良(贴壁评分为1分,分类Ⅰa型),二者评估结果的一致率为100%。在射线曝光剂量方面,双容积重建法射线总曝光的剂量面积乘积明显高于稀释对比剂法[(906.89±44.49)μGym^(2)对比(725.44±42.17)μGym^(2),t=24.36,P<0.001]。2只巴马小型猪在应用稀释对比剂法中出现中度血管痉挛,所有动物术中及术后24 h内均未观察到血管夹层、血栓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分辨C臂CT能清晰展示国产颅内FD的细微结构和完全打开情况,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观察其贴壁情况。
李腾飞龙树海余笋时程程马骥李臻冉云彩韩新巍
关键词:容积重建贴壁
Neuroform EZ支架与Enterprise 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Neuroform EZ支架与Enterprise 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治疗中的贴壁性、安全性以及探讨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别采用Enterprise 2代支架治疗的143例sICAS患者(置入Enterprise 2代支架143枚)及采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的202例sICAS患者(置入Neuroform EZ支架202枚)为研究对象,术中依据高分辨平板CT扫描重建图像评价支架贴壁情况,观察术后30 d内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术后6个月DSA或CTA随访结果评价支架通畅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支架释放后共有49例患者支架贴壁不全,其中Enterprise 2代组24例(包括Ⅰ型15例、Ⅱ型9例),Neuroform EZ组25例(包括Ⅰ型11例、Ⅱ型14例),2组患者间支架贴壁不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4,P=0.248)。而当支架成角度数≥75°或狭窄处两端血管管径比≥1.30时,Neuroform EZ组中贴壁不全率(19.0%、10.3%)明显低于Enterprise 2代组(41.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40;χ2=4.531,P=0.033)。(2)术后30 d内共有17例患者出现与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中Enterprise 2代组9例,Neuroform EZ组8例,2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获得随访的317例患者中共有20例出现与责任病变血管相关的远期脑卒中,其中Enterprise 2代组8例,Neuroform EZ组12例,2组患者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3)共有298例患者获得术后6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其中65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包括Enterprise 2代组29例、Neuroform EZ组36例,2组患者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5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714,95%CI:1.437~5.126,P=0.002)、支架贴壁情况(OR=3.435,95%
龙树海余笋时程程史帅龙马骥杨杰王晔韩新巍李腾飞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内再狭窄
巴马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建立技术探讨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法构建猪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模型的方法和要点,并观察天冬酰胺内肽酶(AEP)表达水平。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头巴马小型猪分成实验组(12头)和对照组(12头)。术前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末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行颈动脉内大球囊过度扩张,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入组时和造模后第1、8、16、24周末分别行体质量称量和血脂水平检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监测评估颈动脉狭窄形成。术后24周处死实验猪,收集狭窄处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EP表达水平。总结血管内介入法构建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的技术操作要点。结果高脂喂养后,实验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术后24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证实实验组12头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构建成功,狭窄率为(33.21±13.1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狭窄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明显的AS斑块形成。实验组颈动脉狭窄组织中AEP高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为(79.41±11.34)%,吸光度值为0.73±0.11,阳性评分12分;对照组中AEP低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为(27.13±17.34)%,吸光度值为0.41±0.14,阳性评分为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4周高脂饲养和大球囊过度扩张诱导颈动脉内膜损伤,可确切可靠地建立巴马小型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AEP在巴马小型猪颈动脉AS狭窄病变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AS斑块的形成。
李腾飞时程程余笋龙树海马骥李臻任建庄韩新巍
关键词:球囊扩张巴马小型猪颈动脉
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估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7例以颅内高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依据患者手术前后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复通、压力降低程度及神经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近期疗效,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术后临床随访及6~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价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1)术前头颅MRI和(或)CT显示患者脑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以患侧为著,同时闭塞的横窦、乙状窦内可见混杂信号/密度影,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表现;MRV、CTV和DSA显示患侧横窦、乙状窦显影较差或完全闭塞而对侧显影正常,闭塞的静脉窦机械开通后其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充盈缺损影。(2)术后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均得到复通,闭塞段压力梯度差由术前的(16.6±3.3) mmHg降至术后的(2.8±0.8) mmHg。出院前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0例、1分5例、2分1例和3分1例],2例患者遗留单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分别为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9.6±3.0)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无新发神经系统相关症状(mRS评分0分30例、1分6例、2分1例)。34例患者获得MRV或DSA随访,28例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完全再通,6例患者部分再通,均未见明显狭窄或闭塞复发。结论: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可致局部颅内静脉内血液瘀滞,进而引起"静脉窦区域性压力增高",表现为单侧脑组织肿胀甚至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等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并积极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显著改�
李腾飞田奇史帅龙杨杰王晔陈振冉云彩文宝红郭栋水少锋韩新巍李晓马骥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横窦乙状窦血管内介入治疗影像学特征
球囊扩张成型与取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成型与取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4例经DSA检查证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颅内静脉窦内球囊扩张成型及取栓手术,使静脉窦即时再通,术后抗凝治疗6个月。结果 2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血栓患者,微导管与微导丝配合,逆行进至上矢状窦中前1/3处,直径5mm球囊沿微导丝进至该处。充盈球囊,透视监视下回拉球囊,使闭塞的静脉窦再通。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30.3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血栓再发者。结论颅内静脉窦球囊扩张成型与取栓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水少锋李腾飞郭栋马骥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取栓
新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 探索新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其模型建立(简称建模)的效果.方法 以9只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8只实验猪术前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并于喂养8周后在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入路采用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钳损伤颈总动脉内膜的方法构建动脉狭窄模型,术后继续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另1只为空白对照猪.于入组时、喂养8周,以及术后6、12、18和24周进行实验猪体质量、血总胆固醇(TC)及血三酰甘油(TG)的检测并观察变化.在术后24周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实验猪颈总动脉狭窄形成情况并测量血管的最大狭窄率;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分别对狭窄处管腔内部进行观察并测算血管管腔阻塞程度和内膜增生面积;对9只小型猪处死后标本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入组后实验猪体质量逐渐增加(F=977.97,P<0.001);TC和TG水平于喂养8周后显著升高(均P<0.05),之后趋于稳定.术后24周DSA证实8只实验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全部建模成功,最大狭窄率为(55.63±10.89)%;IVUS与OCT均证实狭窄处血管内膜明显增生,测得的血管内膜增生面积[分别为(6.84±1.14)mm2和(7.13±1.27)mm2]和血管管腔阻塞程度[分别为(58.38± 10.72)%和(59.88±9.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8和-0.30,P值分别为0.641和0.770).建模成功实验猪血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管腔狭窄为明显增生的血管内膜所致,并可见部分内弹力膜断裂,增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及蛋白聚糖沉积为主,其中胶原成分显著多于蛋白聚糖成分.结论 通过高脂、高盐饲料喂养联合血管内钳夹活检损伤颈总动脉内膜的方式可成功建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其操作相对简便和安全.
史帅龙龙树海余笋时程程马骥张丹丹李晓李娟韩新巍李腾飞
关键词:颈总动脉狭窄疾病模型
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特殊内支架介入治疗
本文介绍了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食管一胃吻合口瘘的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和经且胸腔引流管的置入技术,以及介入治疗优越性和注意事项。
韩新巍吴刚马骥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介入治疗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外段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在颅外段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2例颅外段动脉夹层患者(包括26例单纯血管内夹层和16例夹层动脉瘤, 夹层位于颈动脉C1或C2段37例、椎动脉V2段5例), 依据夹层的性质、位置、累及范围等采取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如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血流导向装置置入、颅内覆膜支架置入或闭塞载瘤动脉等), 评估术后即刻DSA造影结果及术后6个月的DSA随访结果, 观察并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单纯血管内夹层患者中, 3例DSA造影显示血管闭塞, 开通血管后给予序贯支架置入(1例序贯置入2枚Neuroform EZ支架;2例序贯置入1枚Neuroform EZ支架+1枚Wallstent支架);余23例患者分别给予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21例, 其中19例为2枚Wallstent支架, 2例为2枚LVIS支架)或颅内覆膜支架置入(2例, 均为1枚Willis支架)。16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11例为2枚Wallstent支架, 4例为1枚血流导向装置, 1例为1枚Willis支架)。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置入, 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 责任血管血流通畅, 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血管闭塞或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的病变血管均血流通畅, 动脉瘤闭塞完全, 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颅外段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支架的置入应遵循夹层的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
余笋时程程马骥王玲张全会韩新巍李腾飞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
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封堵内支架设计与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
支气管残端瘘是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沟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左右,因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死亡高达15%~71.2%.笔者根据支气管残端瘘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设计出支气管...
韩新巍吴刚马骥赵明
关键词:支气管残端瘘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