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英姝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素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皮肤
  • 2篇表皮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影像学诊断技...
  • 1篇色素痣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退行...
  • 1篇神经纤维分布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志
  • 1篇生物学标志物
  • 1篇秃发
  • 1篇突触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高英姝
  • 3篇梁宪红
  • 2篇张在强
  • 2篇李清
  • 2篇王拥军
  • 2篇李清
  • 1篇于顺
  • 1篇李芳菲
  • 1篇冯涛
  • 1篇李鑫
  • 1篇孙联文
  • 1篇郜丽妍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2006年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两种方法评价表皮神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比研究计数法与评分法在评价表皮神经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计数法和评分法同时评价7名正常人和10例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计数法:计数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以单位表皮面积内的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阳性神经纤维数表示。评分法:按照神经数量多少分别评为3、2、1、0分;同时观察神经形态好坏,分别评为3、2、1、0分,2项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即为该标本的最终评分。结果计数法评价正常人IENFD为550~1125根/mm2,平均(589±236)根/mm2。应用评分法评价正常标本,7份标本的形态和数量评分都是3分。应用评分法评价10例色素痣表皮神经,最好的3例标本是6、10、4号;最差的3例标本是1、5、3号。应用计数法评价表皮神经最好的3例标本是6、10、8号;最差的3例标本是9、1、3号。有8例标本使用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只有8、9号标本的结果差异很大。2种方法评价表皮神经的符合率为80%。结论 2种方法均可作为表皮神经的评价方法。在多数情况下,计数法较评分法更为精确;在少数情况下,评分法较计数法更能够客观地反映表皮神经的实际情况。
高英姝王拥军张在强李清梁宪红
关键词:表皮神经纤维
色素痣患者皮肤表皮神经纤维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观察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纤维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名色素痣患者行皮肤神经活体组织活检.分别以计数法和评分法对同一皮肤标本中的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进行评价.并对其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色素痣患者IENFD 为(83.7±107.4)根/mm2,平均评分(2.2±0.6),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将色素痣患者按评分法分为面部组、颈部组和肢体组.三组标本IENFD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计数法面部组的神经数量最多(P〈0.05),肢体和颈部的神经数量一样(P〉0.05).两种方法均可见到青年组的神经分布情况比中年组明显好,评分法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将色素痣患者的皮肤标本按照性别分成男女2组, 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显示色素痣患者表皮神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色素痣内表皮神经的减少存在部位和年龄的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
高英姝王拥军李清张在强梁宪红
晚期脑血管型神经梅毒1例报告
本文对1例晚期脑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发病原因、症状诊断,以及对其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高英姝李清鞠奕
关键词:梅毒血清梅毒螺旋体
文献传递
细胞力学在皮肤科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细胞力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研究细胞的力学特性与细胞生命活动以及组织、器官、机体生理过程的关系为主。通过对力学信号的感受和响应机制,细胞参与皮肤、骨、眼等多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皮肤组织再生、重建、适应性变化和多种皮肤病的发病,因此成为近年皮肤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细胞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其在瘢痕、压疮、白癜风、皮肤肿瘤、毛发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皮肤病治疗提供可能的方法和策略。
冯华高英姝李清孙联文
关键词:皮肤病学瘢痕皮肤肿瘤秃发细胞力学
皮肤α-突触核蛋白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2015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姿势平衡障碍,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左旋多巴反应性。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等也成为临床诊断帕金森病的重要依据。早期、正确诊断帕金森病可帮助患者尽早正规化治疗并延缓病情进展,然而该病确诊仍需尸体解剖病理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因此,寻找在体病理学诊断依据对早期正确诊断帕金森病至关重要。
李鑫冯涛于顺高英姝梁宪红郜丽妍李芳菲
关键词: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生物学标志物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影像学诊断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