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肾病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糖尿病肾病
  • 3篇血液
  • 3篇沙坦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液透析
  • 2篇生命
  • 2篇生命质量
  • 2篇衰竭
  • 2篇替米沙坦
  • 2篇注射液
  • 2篇误诊
  • 2篇系统性红斑

机构

  • 2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21篇魏新平
  • 5篇王国立
  • 4篇王军涛
  • 3篇吴增利
  • 3篇王学珍
  • 2篇魏晓颖
  • 2篇崔秀兰
  • 1篇田其生
  • 1篇户庆峰
  • 1篇王文杰
  • 1篇李俊杰
  • 1篇李军辉
  • 1篇殷卫兵
  • 1篇龚家川
  • 1篇田景霞
  • 1篇韩晓艳
  • 1篇张东亮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血液净化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CBP)和间断血液透析(IHD)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优劣。方法:14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CBP组(78例)和IHD(67例)。比较两组28天死亡率、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以及肾功能恢复率;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结果:CBP组对血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高于I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肾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IHD组(53.8%比37.3%,P=0.04)。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CBP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人数及剂量显著低于IHD组(31比38,P=0.04;8 300μg/24 h比15 730μg/24 h,P=0.03)。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使用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临床指标及预后指标:两组在透析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39.7%vs 41.8%,P=0.8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IHD,CBP显著促进肾功能恢复,减少升压药物的应用,但是对于患者的预后(28 d死亡率、住院时间)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李俊杰王文杰王国立魏新平龚家川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血液净化间断血液透析器官功能衰竭
骨髓瘤肾病慢性肾衰12例误诊原因分析
2001年
魏新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病例分析
微RNA-21-5p靶向调控程序性死亡蛋白4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探讨微RNA(RNA-21-5p)通过靶向程序性死亡蛋白4(PDCD4)对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经临床确诊的SLE患者30例,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磁珠法分选B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比例;采用电转染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NA-21-5p阴性对照组、miRNA-21-5p Inhibitor组、PDCD4阴性对照组、PDCD4 siRNA组.于转染后48 h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NA-21-5p及PDCD4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DCD4的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验证miR-21-5p和PDCD4的靶向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Fas、FasL、CD40和CD40L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间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样本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SLE患者血清补体[C3 (0.85±0.11)g/L、C4 (0.54±0.09)g/L]较健康对照组[C3(1.16±0.17) g/L、C4(1.57±0.09) g/L]降低(t=7.524,P<0.05;t=38.471,P<0.05),而抗dsDNA抗体(47%)、IgG(15.46±0.75) g/L、IgA (2.68±0.20) g/L较健康对照组抗dsDNA抗体(17%)、IgG(11.95±0.80) g/L、IgA (2.16±0.11) g/L均升高(χ^2=4.427,P<0.05;t=15.218,P<0.05;t=10.125,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比例[(6.78±0.29)%]、miRNA-21-5p表达水平(7.52±0.59)%较健康对照外周血B细胞比例[(2.03±0.24)%]、miRNA-21-5p表达水平(3.60±0.62)均升高(t=59.064,P<0.05;t=19.317,P<0.05),而SLE患者外周血PDCD4基因表达水平(1.54±0.35)较健康对照(4.42±0.42)降低(t=19.126,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miRNA-21-5p NC组相比,miRNA-21-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比例升高(F=5.244,P<0.05;F=37.903,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PDCD4 NC组相比,PDCD4 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比例减少(F=5.956,P<
魏晓颖魏新平王军涛王学珍
关键词:红斑狼疮B淋巴细胞
肾脏病并发低血糖14例诊治体会
2000年
魏新平
关键词:肾脏病并发症低血糖
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与肾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与肾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行肾根治性切除的102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并计算比值(RPR)。采用ROC曲线确定RPR的最佳截断值,χ2检验比较不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肾细胞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102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前RPR值为(0.084±0.017),100名健康体检者RPR值为(0.048±0.012),肾细胞癌患者RPR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PR诊断肾细胞癌的最佳截点值为0.073,按0.073将患者分为低RPR组(RPR<0.073,32例)和高RPR组(RPR≥0.073,70例)。高RPR组瘤最大径、TNM分期、Fuhrman分级、浸润深度、病理级别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复发水平均高于低RPR组(P<0.05)。高RPR组、低RPR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5.7%(32/70)和93.8%(30/32),高RPR组肾细胞癌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缩短(P<0.05)。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大于或等于5 cm、TNM分期Ⅲ~Ⅳ、浸润深度浸润大于或等于6 cm、有淋巴血管浸润、病理级别低分化、有复发、高RPR组的肾细胞癌患者3年生存率均显著缩短(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病理级别低分化、Fuhrman分级Ⅲ~Ⅳ期、高RPR是影响肾细胞癌细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细胞癌患者RPR明显升高,且RPR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高RPR是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韩晓艳殷卫兵魏新平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肾细胞癌预后
替米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替米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各为30例,甲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乙组及丙组分别采用替米沙坦、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压、血糖、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甲组患者血压、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甲组与乙组、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白蛋白排泄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魏新平王学珍吴增利
关键词:替米沙坦丹参川芎嗪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肾病行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辨证为血瘀证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毒氮及血清肌酐等指标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DN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法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魏新平吴增利王军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栓通注射液贝那普利疗效
糖尿病肾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加用了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粉针,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指标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的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能有效减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魏新平吴增利王军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注射液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300 mg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150 mg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血压、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钾及血尿素氮含量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压均出现一定程度降低(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及血尿素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厄贝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微量尿白蛋白方面效果更加显著,较好保护肾脏,同时毒副作用少,可在临床参考使用。
魏新平
关键词:厄贝沙坦早期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
心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n=22)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4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4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4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5.85±9.32,45.71±8.21);(40.27±7.55,46.83±9.51)](P〈0.01,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5.85±9.32,43.91±7.13);(40.27±7.55,45.86±8.68)](P〈0.01,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除PF一项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崔秀兰王国立魏新平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命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