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疗效
  • 8篇梗死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3篇疗效观察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血性
  • 2篇神经妥乐平
  • 2篇缺血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卒中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缺血
  • 2篇急性缺血性
  • 2篇苯酞
  • 2篇出血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5篇魏立平
  • 12篇李文波
  • 10篇张耀慧
  • 7篇何玉清
  • 4篇庞红立
  • 2篇严澎
  • 2篇娄季宇
  • 1篇朱党辉
  • 1篇余鸽鸽
  • 1篇张元涛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02—2015-05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42例,甲组实施去骨瓣开颅术,乙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丙组实施微创穿刺清除术,观察3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甲组、乙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甲组、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甲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丙组总有效率90.48%,较甲组的52.38%、乙组的73.81%明显提高,乙组术后总有效率较甲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明显,微创穿刺清除术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较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有明显优势。
庞红立魏立平李文波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清除术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1-12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14d为一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比较2组血清Hcy水平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清Hcy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病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促进患者恢复。
魏立平李文波张耀慧何玉清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脑梗死
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神经外科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对照组采用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0±3.4)min、(7.0±1.5)d,对照组分别为(19.5±3.5)min、(8.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1、3.098,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庞红立魏立平李文波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穿刺引流术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对照组39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14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CRP,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CRP水平,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文波魏立平张耀慧何玉清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脂C-反应蛋白
68例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8例,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究防治的对策。结果:68例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8例,其感染发生率为26.47%;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和意识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之间有着一定关联,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与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年龄大小有着一定关联,因此,对于医院感染的高危患者应密切关注,减少或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张元涛魏立平
关键词:脑梗死医院感染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60
2014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严澎魏立平李文波张耀慧何玉清
关键词:丁苯酞巴曲酶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妥乐平联合甲钴胺治疗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的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腔隙性梗死患者纯感觉性卒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入院后给予神经妥乐平加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均治疗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感觉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对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严澎魏立平张耀慧李文波何玉清
关键词:腔隙性梗死神经妥乐平
神经妥乐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G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是颅面部疼痛,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剧烈的骤然发生的闪电式面部疼痛为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往治疗常用抗癫痫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止痛药,但效果均欠佳,本研究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与卡马西平对照,现报道如下。
李文波魏立平张耀慧何玉清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桥本氏脑病6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桥本氏脑病(Hashimoto encephalopathy,H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月6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25~66岁,其中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6例均表现有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6例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升高,CSF蛋白升高2例。脑电图5例异常,均为全脑广泛慢波,头颅磁共振检查3例异常。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5例均有显著好转,1例患者在诊断明确后激素治疗当天突然死亡。结论HE多见女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展性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TPO—Ab、TPO—Ab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
李文波魏立平何玉清张耀慧娄季宇
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及疗效分析。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静脉溶栓组1(尿激酶溶栓50例)和静脉溶栓组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例]。对比观察两组的病情缓解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静脉溶栓组2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静脉溶栓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重要的治疗意义,且rt-PA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可在临床借鉴应用。
余鸽鸽魏立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