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放疗对舌鳞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机制的影响
- 冷卫东牛玉明黄伟罗志晓陈睿解龙川陈启林刘东艳毛敏向辉颜学忠陈永吉
- 该课题为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61804)课题,应用于医学领域。主要技术为建立了Tca8113细胞株的耐药模型,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肿瘤标本MDR、MRP1和GST-π在mRNA水平的表达...
- 关键词:
- 关键词:热放疗舌鳞癌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前后脑电图动态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采用定量脑电图(EEG)动态观察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在透视下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BI)后对病人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7例MCA狭窄患者PBI术前、术后第一、第三个月的脑电功率谱主频、β、θ、δ频段相对功率值进行动态比较。结果:术后MCA狭窄血管相应供血区域主频率比术前明显增加,β、θ、δ频段相对功率谱值比术前明显降低,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CA狭窄患者PBI术前和术后脑电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定量EEG可作为评价脑动脉狭窄PBI术后脑功能改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王华王磊何晓阔黄伟郑虎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定量脑电图
- 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09年
-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国内外近10年提出的较新病名。CCCI可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痴呆,现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CCCI的实验研究、临床辅助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 王磊陈新龙王华郑虎黄伟
-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
- 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及其矢状截骨线对面部轮廓的美学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及其矢状截骨线对下颌骨近心骨段横向位移的改变,探讨手术设计和操作对面部轮廓的美学考虑。方法:20例行SSRO后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手术前1周(Tl)、术后1周(T2)和6月(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对相关软硬组织变化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下颌升支上段间宽度改变不明显,升支外展角有所增大,1~3月内下颌角间距增加较明显(平均3.59mm),6~12月后恢复较大,总体上有一定增加(1.51mm);且增加量与下颌骨矢状截骨线在冠状面上所成角度负相关,与下颌后退量无关。结论:SSRO后退术对近心骨段和髁突造成一定移位,面下宽度有所增加,不规则的矢状截骨线会加大这种改变。手术操作应尽可能减少这种不利影响,并可结合患者的审美要求和容貌特征进行面部轮廓的手术设计。
- 黄伟李祖兵东耀峻杨学文
- 关键词:面部轮廓美学
-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的TCD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王磊何国厚王华黄朝芬黄伟
- 关键词:电刺激小脑顶核脑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 平阳霉素治疗头颈部淋巴管瘤的临床分析
- 2001年
- 冷卫东黄伟徐明君
- 关键词:平阳霉素药物治疗糖肽类抗肿瘤药
- 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多药耐药蛋白及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疗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 pro-tein 1,MRP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feraseπ,GST-π)表达的影响和检测放疗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Tca 8113/CBDEA细胞在放疗后4 h P-gp,MRP1,GST-π耐药蛋白表达无明显上升,24 h耐药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Tca 8113细胞的耐药蛋白表达在4 h和24 h时均有明显上升(P<0.01)。放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下降。结论:放疗可引起舌鳞癌细胞的耐药。提醒我们对舌癌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此点。
- 冷卫东王大章陈睿陈启林陈永吉黄伟
-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多药耐药放疗
- 舌背移位组织瓣修复半侧舌中后份缺损
- 目的:介绍半侧舌中后缘病变组织切除后,采用舌背邻近组织瓣转移修复缺损的方法。方法:20例半侧中份舌缘病变(T2)的患者,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约4-6cm的缺损区,通过在舌背部从正中纵形切开,与缺损区之间形成蒂位于中后份的...
- 黄伟孙坚蒋继党翁雁秋陈阳李军张红旗
- 关键词:舌癌舌瓣
- 文献传递
- 舌背邻近组织瓣修复半侧舌部分缺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介绍半侧舌缘病变组织切除后,采用舌背邻近组织瓣转移修复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半侧中份舌缘病变(T2)扩大切除后,遗留约4-6cm的缺损区,通过在舌背部从正中纵形切开,与缺损区之间形成蒂位于中后份的舌背邻接组织瓣向缺损处转移.与舌前部剩余组织瓣形成的易位皮瓣交错对位缝合。结果11例患者接受此手术整复,术后10天,3月,半年随访,采用语音测试、味觉试验等手段评价,语言、感觉、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特别适用于2—4cm半侧中份舌缘病变切除后部分缺损的修复重建。
- 黄伟陈阳孙坚
- 关键词:手术方法
- 上颌前部骨切开术改善上唇软组织与微笑的美学效果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畸形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特点,探讨正畸正颌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改善上唇软组织和微笑的美学效果,为手术设计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16例行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上颌前突患者,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相关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上切牙倾斜角平均减少8.8°,上唇高度平均增大2.44mm,两者呈负相关(r=-0.807);上前牙槽高度、唇间隙、露齿距分别平均减少2.17、4.62、3.33mm,三者呈正相关(r=0.863或0.949)。结论上颌前部骨切开术,可根据患者的容貌特征并结合软组织与微笑的审美要求进行设计,通过术前正畸的调整及牙周、整形的辅助治疗,在矫正牙颌畸形的同时改善上唇软组织和微笑形态的美观。
- 黄伟李祖兵东耀峻杨学文贺红熊晖
- 关键词:正畸微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