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徐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城市、权力与治理:城市政治学的论域、脉络与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城市政治学研究的是在城市这一空间内权力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状况。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关于"谁"掌控城市权力的争论促成了城市政治学的兴起;增长机器论探讨了政商联盟对城市权力结构的形塑,它的问世预示着城市政治学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城市政体论仍处于过渡阶段,它主要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关系出发,把脉城市的权力结构;后期的城市政体论则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角度,阐述了新型的作为生产模式的权力观,这也标志着城市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了治理研究阶段。
- 黄徐强
- 关键词:精英主义多元主义
- 论协商民主对代议民主的超越被引量:20
- 2016年
- 协商民主是在批评自由主义代议民主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它是对代议民主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从强调个体理性与偏好聚合转到强调公共理性与偏好转换上;第二,它从关注选举与统治权合法性转到关注讨论与政策合法性上;第三,它从重视授权和约束权力转到重视参与和行使权力上;第四,它从注重单一的形式性平等转到注重复合的包容性平等上。这种转变表明,代议民主是一种弱意义的民主,协商民主则是一种强意义的民主。
- 马德普黄徐强
- 关键词:协商民主代议民主公共理性合法性
- 城市政体论:理论阐释、评价与启示被引量:4
- 2014年
- 城市政体理论是城市政治学中居于支配性地位的研究范式,它研究的是城市空间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互动关系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的公私合作关系网络和治理联盟,即城市政体。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对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体,不同的政体旨在实现不同的目标,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治理。城市政体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美国城市政治学发展所经历的一个特定理论阶段和特殊理论范式,但由于其自身的解释局限,最终将逐渐被城市治理理论所替代。不过,城市政体理论对于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政治研究和地方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曹海军黄徐强
-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
- 美国城市治理结构的模式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制度安排不仅可以左右经济发展,而且能影响治理能力,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结构。美国城市治理结构自19世纪中叶至今经历了三波大调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主要试图在大都市建立统一集权的城市政府,形成了单中心治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主要着力于引入市场机制以迫使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多中心治理模式得以成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第三波改革旨在促成政府机关、营利企业、社会组织乃至个体公民的合作,网络化治理模式由此问世。不难发现,无论是依靠单一集权的城市政府、还是建立类市场的政府竞争都无法有效治理城市。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灵活多样的合作网络,是完善城市治理结构的必然之举。
- 黄徐强
-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治理结构多中心治理网络化治理
- 儒式协商:中国威权性协商的源与流被引量:29
- 2013年
- 一、导论
虽然说当代中国的协商政治可能让人不可思议,不过,西方的协商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力却日渐增长。许多西方人可能对此困惑不解:在威权政治体系中,为什么协商民主理论竟能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兴趣?
- 何包钢黄徐强
- 关键词:协商政治威权中国知识分子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学术界
- 从统治城市到治理城市:城市政治学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15年
- 城市政治学主要研究城市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两者构成梳理城市政治学范式转换的主要线索。就前者而言,它相继出现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城市权力结构论、城市增长机器论以及城市政体论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演进实际暗含了两种权力观的更迭,即由社会控制模式的权力观转向社会生产模式的权力观。就后者而言,它相继出现传统区域主义、城市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的转换预示着城市治理结构由突出政府统治转向强调协同治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两大线索出现融合,从而使得城市政治学的核心范式由关注谁统治城市转向探讨如何治理城市。无疑,这些范式对于推进我国的城市政治研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 黄徐强
- 关键词:统治城市治理结构
- 马基雅维利与正义的观念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所有最重大、顽固(却又广为流传)的政治和文化陈词滥调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马基雅维利发现了政治的自主性,并清晰地将这种自主性与道德进行划分。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奠基人的马基雅维利,将政治科学界定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法则且与道德法则不可通约的范畴。实际上,这一观念只是一种建基于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意识形态投射。同时,这也是对这位佛罗伦萨秘书著作的一定程度上随意而轻率的解读,忽视了其中交织着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此外,即使是对政治自主性观念最确信的和最睿智的拥护者们也能看到,哪怕是马基雅维利(他惯于强调非传统的和近乎“残暴”的实用谋略)最为大胆的箴言,也植根于对人类行为游移不定的注意力的基础之上,同时又镶嵌在一定的道德视野之内。
- 迭戈·夸里昂尼黄徐强霍伟桦
-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政治科学道德法则正义现代政治自主性
- 民主治理的复合变奏被引量:5
- 2016年
- 民主治理是民主和治理的复合。追溯继而考察民主与治理各自的理论谱系可以发现,两者既存在内在张力,又辩证统一。张力主要表现在以市场和网络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冲击了传统选举民主对合法性的追问和政治问责的实现逻辑,治理网络难以符合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对包容性和平等性的要求;辩证统一则表现为治理网络为普通公民直接参与政策过程创造了最大可能。为调和张力、实现融合,应在治理网络的内部贯彻协商民主的基本理念和制度设计。在制度设计上,则有以国家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两种推进策略和实现路径。藉此,才能实现治理对民主的吸纳和民主向治理的嵌入。
- 曹海军黄徐强
- 关键词:民主民主治理
-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蒂利理论的演进脉络被引量:1
- 2013年
- 全面理解蒂利的理论,应该结合他一生关注的三大问题,即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蒂利认为,战争导致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各地强制和资本发育状况的差异造就了三种迥然有别的国家形成轨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蒂利在研究政治抗争时,均强调宏观背景的影响。此后,他提出了抗争政治理论。蒂利晚年将民主纳入到抗争政治的研究框架之中,提出民主是大众政治抗争的意外结晶。在思考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时,就暗含了他对民主起源的思考。在研究这三大问题的过程中,其关注视野又从重视宏观历史转向了强调微观机制。究其原因,这与美国社会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紧密相关。
- 黄徐强
- 关键词:民族国家抗争政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