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营养盐
  • 1篇低氧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形成期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溶解无机碳
  • 1篇生物地球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生源要素
  • 1篇通量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无机碳
  • 1篇夏季
  • 1篇消亡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黄晓
  • 3篇翟惟东
  • 2篇颜秀利
  • 1篇祁第
  • 1篇孙军
  • 1篇洪华生
  • 1篇张翠霞
  • 1篇郭术津
  • 1篇李炎
  • 1篇郭卫东
  • 1篇陈婷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渤、黄海在低氧形成期与消亡期生源要素的分布差异及响应特征
2022年
近年来,渤、黄海海域呈现溶解氧浓度降低并导致季节性低氧的特征,对海洋生态环境形成潜在危害。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2011年6月(低氧形成期)和2011年11-12月初(低氧消亡期)在渤、黄海的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水体表观耗氧量(AOU)、pH、溶解无机碳(DIC)及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生源要素在低氧形成期与消亡期的变化特征及主要控制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的光合作用与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是调控低氧事件前后渤海生源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黄海底层水体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是调控水体溶解氧浓度及营养盐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丽芳翟惟东黄晓黄韬王德利
关键词:营养盐溶解无机碳低氧
长江口北支碳、氮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及其在枯季大潮期间的环境效应
本文对长江口南支和北支进行调查,分析溶解态无机氮(DIN),碳酸盐体系和颗粒碳。利用海洋学中经验性的Redfield方程式,对北支无机氮和无机碳系统在盐度混合曲线上的添加量进行化学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河口既是陆源物质输入...
颜秀利翟惟东祁第黄晓
关键词:长江口化学元素环境效应
文献传递
九龙江口营养盐的分布、通量及其年代际变化被引量:29
2012年
于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对九龙江河口的营养盐进行了8个航次的调查,包含丰水期(5~9月)和枯水期(10月~次年4月).结果表明,九龙江口上游营养盐浓度很高(硝酸盐NO3-N120~230μmol/L,亚硝酸盐NO2-N5~15μmol/L,氨氮NH4-N15~170μmol/L,磷酸盐SRP1.2~3.5μmol/L,硅酸盐DSi200~340μmol/L),且枯水期高于丰水期.NO3-N是溶解态无机氮(DIN)的主要组分,枯水期NO3-N可占DIN的55%~72%,而丰水期该比例则高达67%~96%.NO3-N和DSi在盐度1~32的河口混合区基本呈现保守混合行为.SRP在盐度1~25的区域浓度变化很小(1.0~2.0μmol/L),在盐度>25的区域则被相对低营养盐的近海海水所稀释.利用高分辨率的径流量资料和淡水端实测营养盐浓度,计算出九龙江DIN,SRP和DSi的入河口通量分别为34.3×103tN/a,0.63×103tP/a和72.7×103tSi/a;而通过将营养盐在高盐段的保守混合规律外推至零盐度估算河口输出有效浓度的方法,估算出九龙江口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分别为34.8×103tN/a,0.82×103tP/a,71.6×103tSi/a.利用LOICZ推荐的营养盐收支模式方法,估算调查期间九龙江口对SRP的添加量为0.16×103tP/a.与世界其他河流对比,九龙江流域单位面积上的NO3-N产率处于较高水平.与历史数据相比,近10余年来九龙江口上、中游NO3-N和SRP的浓度增加2~3倍,而DSi浓度在九龙江口盐度梯度上的分布则改变不大.这种营养盐年代际变化与密西西比河DIN和SRP升高而DSi浓度大幅度下降的变化特征很不相同.
颜秀利翟惟东洪华生李炎郭卫东黄晓
关键词:营养盐通量年代际变化
2011年夏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被引量:13
2014年
2011年6月21日至24日在北黄海海域(36°00’~40°00’N,121°00’~125°00’E)30个站位应用Uterm6hl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27种,隶属3门23属,其中硅藻门15属17种,占所发现物种数的63.9%;甲藻门6属8种,占所发现物种数的30.6%;金藻门2属。优势物种为: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avillard)Schiller]、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Ehrenberg)Cleve]、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直唐氏藻[Donkiniarecta(Donkin)Grunow]、渐尖鳍藻[Di—nophysisacuminata Claparede& Lachmann]和曲舟藻[Pleurosigmaspp.]。浮游植物的表层细胞丰度为0.19×10^3~1885.67×10^3s/L,平均值为77×10^3s/L;甲藻细胞丰度为0.04×10^3~1882.15×10^3s/L,平均值为72.08×10^3/L;硅藻细胞丰度为0.04×10^3~43.82×10^3s/i,,平均值为5.11×10^3s/L。表层分布看,夏季表层浮游植物细胞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峡、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近岸区域,中部海域较低,优势种以具槽帕拉藻和圆筛藻为主。垂直方向上,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要集中在中上层水体;断面分布上,B-F断面硅藻细胞丰度的高值区多出现于冷水团区域,主要由具槽帕拉藻贡献,甲藻细胞丰度的高值区在中上层水体,由微小原甲藻贡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03~2.94,平均值为1.57;均匀度Pielou指数为0.01~0.91,平均值为0.67。总体来看,渤海海峡和辽东半岛南岸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具槽帕拉藻、圆筛藻、舟形藻、曲舟藻、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 GranetAngst]、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striata(Stolterfoth)Hasle]细胞丰度与营养盐条件呈现正相关。
张翠霞陈婷黄晓郭术津翟惟东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北黄海夏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