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课程思政在高职学生价值观构建中的实践探索——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层次论视角
- 2022年
- 马克思主义价值层次理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经济价值为基础,同时延伸出政治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美学价值、道德价值等一系列精神层析的价值追求,这为课程思政的价值考量提供了理论参考,以此为基础,笔者结合大学生的价值困境与价值构建目标,对课程思政价值构建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探索,从价值追求的构建到价值追求过程的实现,从学生具体到教师具体,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 黄燕
- 幽默消解法在网络情绪引导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网络情绪作为网络心理环境的基础,对形成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有效地调节网络情绪,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幽默消解法以幽默的语言和适时的情境表达调控和引导网络情绪,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作方法之一。
- 黄燕
- 关键词:网络情绪思想政治教育
- 习近平关于青年责任的重要论述研究综述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该论述内涵丰富,自成系统,成为习近平关于青年责任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学者们通过研究总书记对青年责任的各种讲话和文献资料,梳理出了习近平关于青年责任重要论述的成因、内涵、实现路径以及价值,拓展了该论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丰富了理论成果。
- 黄燕
-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被引量:4
- 2023年
-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而获得的精神利益。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主要包括供需互动的获取逻辑、动静相连的调整逻辑、虚实互补的行动逻辑。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由供需矛盾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认知不足,由过程与结果偏差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体验不深,由虚功与实做差异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效用较弱。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以思政课课程目标为导向提升思政课供需匹配的效率、以学生知情意行心理过程为导向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效能、以实践出真知为导向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 黄燕
- 关键词:大学生生成逻辑
-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的困境及化解
- 2022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应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透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信息获取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动态过程考察不够、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把握不准等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模型”为参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认识效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导,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以学生主体性研究为抓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以获得感提升为核心,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黄燕黄燕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 网络视域下的幽默消解法被引量:1
- 2012年
- 幽默消解法是一种在网络空间中引导网民言论的互动方法,它利用幽默的语言和适时的情境表达调控和引导网络情绪,是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有效方法之一。幽默的语言、诙谐的态度同复杂多变的网络情绪相结合,既引导了网民的认知方向,也调节了不良情绪,是处理网络中应激事件和情绪的重要途径。
- 黄燕
- 关键词:幽默网络情绪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流量及其文化功能分析
- 2021年
- “网络流量”以吸引注意力的方式构建了去中心化、互动性、隐匿性的网络文化,并借此形成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的文化格局,而其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其信息整合、价值导向、秩序维护、网络文化传续等文化功能中。
- 黄燕余长惠
- 关键词:网络流量文化
- 借力“网络流量”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2021年
- “网络流量”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自觉性和影响力,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构建、夯实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因此,本文提出借力“网络流量”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对策包括:在顶层设计中科学认知借力“网络流量”,在机制建设中合理构建借力“网络流量”的实施机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上灵活运用“网络流量”引导校园舆情,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以“网络流量”凝聚人心、汇集力量。
- 黄燕
- 关键词:网络流量高校校园文化
- 脱贫攻坚战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之维——兼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人民观
- 2023年
- 脱贫攻坚战略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维度,以“人民”这个概念作为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人的现实性及其历史发展规律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宝贵的经验。这既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需要。
- 黄燕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脱贫攻坚
-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一个热门话题。就其研究领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属意识形态范畴,是文化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体现了社会和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文化要素等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及其建设的实质;从以主导性原则为中心、以合力共振原则为方向、以顺应超越原则为尺度、以预警引导原则为向标,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原则;从以情境认知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场域功能来增强践行力,以问题为导向深度开发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来增强解释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网络空间来增强应对力,阐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 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