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论高校“电视剪辑”教学实践中的“技”与“道”被引量:2
- 2014年
- "电视线性编辑"是高校广电相关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电视剪辑"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也是业界至今沿用的一种重要操作应用系统。在应用语境、观念已发生改变的当下,重新厘清和认知相关问题,不仅有利于纠正偏狭之见,也为操作带来实际便利,更能启发思考"技进乎道"、"相需为用"的合理性。
- 黄颖刘晓玉
- 关键词:教学实践思维拓展
- 议程植入·拟态呈现·分众聚合·心理同构——当前电影“传媒性”略论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当前"媒介化生存"的传播语境中,电影作为"传播的艺术",在进行"艺术的传播"过程中,其所彰显出的媒介特质或曰"传媒性",诸如"议程植入"、"拟态呈现"、"分众聚合"、"心理同构"等,强化和拓展了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的独特传播力与影响力。
- 黄颖
- 关键词:电影
- 两极交融 和而不同——凤凰卫视传播形态之审美观照
- 2009年
- 凤凰卫视独具特色的传播形态和广泛影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传媒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对凤凰卫视的传播形态和特色进行审美观照,以凤凰卫视中文台和资讯台的部分节目和传媒人为研究蓝本,剖析凤凰两极交融、和而不同的传播形态,探究和解读凤凰审美艺术特色,认为凤凰卫视独特新颖在于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陌生化"与"日常态"的共存,"故事性"与"新闻性"的并重。
- 黄颖
- 关键词:凤凰卫视审美观照
- 以文化影诗意载道——浅析电影《吾爱敦煌》
- 2024年
- 《吾爱敦煌》选择以一种平淡的诗意姿态与观众会面,见微知著的生活碎片呈现出樊锦诗女士对莫高窟六十载的守护,在以此生成的情绪氛围中观众从观察者变为体验者,一方面感受人物逐渐改变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真切体会“择一物,爱一人,终一世”的岁月流逝。影片在传统伦理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打造,通过平淡且诗意化的表述塑造出独有的情感氛围,从画面、声音、空间三个维度紧密结合中国美学与传统文化,促使观众感悟到民族内在的美德,从而唤醒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创作灌注新的活力。
- 陈喆彦黄颖
- 关键词:情感氛围影视创作诗意化
- 知理情趣 心理同构——论凤凰卫视节目的功能定位
- 2015年
- 启播于1996年3月31日的香港凤凰卫视,近二十年来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目形态和品质影响,"凤凰现象"成为国内外传媒界和学界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华人心态"和"以人为本"传播理念的角度,从当下电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来解读和剖析凤凰卫视电视节目"求知、明理、抒情、觅趣"四大功能定位。
- 黄颖
- 关键词:凤凰卫视受众
- 灾后重建语境中“上海—都江堰”城市形象的双赢传播策略
- 2013年
- 在遭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按照中央“灾后重建实行部分省市对口援建”的决策部署,上海与都江堰,这两座相隔遥远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除国家扶持、行政规划、对口共建等诸多努力之外,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还需要巧妙运用传播策略,来构筑都江堰和上海“灾后重建/援建典范城市”更丰厚、更立体的内涵与外延。
- 黄颖
- 关键词:城市形象灾后重建语境汶川大地震
- “凤凰卫视”传播形态审美分析
- 凤凰卫视于1996年3月31日启播,至今已迈入第二个十年。十余年来,由于境外媒体的身份而在中国大陆有限落地的凤凰卫视,始终坚持“全球化视野、大中华概念”的理念追求,坚持走“拾遗补缺”的另类路线,将与媒体同行的竞争视为“舞...
- 黄颖
- 关键词:凤凰卫视大众传播
- 文献传递
- 镜像内外的困囿与突围——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8
- 2016年
-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电影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以来被愈加赋予新的色彩。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也成为映现社会现实与时代征候的典型剖面或缩影。本文通过结合具体、典型的代表性文本,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语境、自我和他者的关联,探寻电影内外部对于女性形象新变与重塑的影响动因与拓展空间。
- 黄颖
-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
- 见微知著 造微入妙——微电影功能特征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作为一种当代社会文化的"微缩景观",既是屏幕内外交流互望的"窗口",同时也是从他者目光中反观自身的"镜子",更是实现多元对话的"平台"。它以"刷新认知、点石成金"、"微言大义、阐幽明微"、"情怀写意、造微入妙"、"解闷纾压、破颜微笑"的功能特征,与观影心理召唤呼应、"异质同构",为大众构筑了多元化、多方位屏幕体验的情理结构,营造了"见微知著、造微入妙"的微电影"场境"。
- 黄颖
- 关键词:微缩景观
- 基于“暗恐”的表达、特征与启示——温子仁导演的创作艺术研究
- 2020年
- 温子仁作为活跃在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从执导影片《电锯惊魂》开始受到关注,其影片皆具有“作者化”的独特风格,形成温子仁的“恐怖宇宙”,有着大量且稳定的影迷群体。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视角,以温子仁执导的多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究导演如何通过影片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暗恐效果,分析温子仁执导的电影中意图展现的独特的“负面美学”现象,总结其在后希区柯克时代对“希式悬念”的继承与创新。
- 叶文婷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