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UHPLC-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联用法分析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采用UHPLC-Q 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分析淫羊藿药材成分。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GLOD C_(18)(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40℃,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共分析和鉴定出7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16个化合物经与对照品比对鉴定。鉴定的黄酮类包括46个异戊烯基黄酮醇类化合物,异戊烯基黄酮醇类负离子模式二级特征碎片为m/z 367、351、513、353和323。初步鉴定化合物41、54、76、65和69为新的异戊烯基黄酮。结论淫羊藿中异戊烯基黄酮醇类多具有淫羊藿素或8-异戊烯基山奈酚苷元母核结构,该结果为淫羊藿成分的系统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 曾浏希黎雄王东李杨杨洪艳高路
- 关键词:淫羊藿淫羊藿素
- 一种从肿节风药材中制备异秦皮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肿节风药材中制备异秦皮啶方法,它以肿节风全株饮片为原料,通过水加热提取、液液萃取方法去除大量无关成分,得到异秦皮啶粗品富集部位,再经硅胶柱层析、凝胶柱色谱脱色素、反相ODS柱色谱精细分离、重结晶精制,即可...
- 黎雄卢传坚赵瑞芝赵亚
- 文献传递
- 猪苓菌核体中脂肪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中脂肪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浸提猪苓药材粗粉,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及ODS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技术(HR-ESI-MS)确证分离所得成分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并鉴定5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1)、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2)、亚油酸Linoleic acid(3)、亚油酸甲酯Linolelaidic acid-methyl ester(4)、亚油酸乙酯Linolelaidic acid-ethyl ester(5)。结论首次从猪苓菌核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
- 谭庆龙胡秋艳黎雄曾星
- 关键词:猪苓脂肪酸化学成分
- 调肠消瘤颗粒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随机对照试验及药理学联合scRNA-seq分析
- 2025年
- 目的评价调肠消瘤颗粒预防结直肠腺瘤(CRA)复发的疗效并进行药理学分析。方法首先采取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调肠消瘤颗粒治疗,另一组接受调肠消瘤模拟颗粒治疗,疗程6个月。对1年后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审查。主要评估结果是1年随访时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然后使用UHPLC-QE Orbitrap HRMS对调肠消瘤颗粒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筛选,并使用R软件完成核心靶点筛选和功能富集。最后,使用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细胞注释、细胞通讯和其他分析,以筛选出细胞通讯的核心效应通路和特定信号通路。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调肠消瘤颗粒组术后1年腺瘤复发率(12.0%)明显低于模拟组(37.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理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调肠消瘤颗粒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核心基因包括AKT1、TP53、TNF、IL6、CASP3、VEGFA、INSR、IL1B、MAPK3和EGFR。通过分析结直肠腺瘤患者的单细胞测序数据集,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关键途径可能是VISFATIN途径,主要的细胞通讯途径是NAMPT-INSR。通信过程是从胚胎干细胞传输信号,并由胚胎干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接收。调节过程可能涉及内皮间充质转化调节和脂质代谢。结论调肠消瘤颗粒能有效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1年复发率。其可能通过调节VISFATIN通路来干扰内皮间充质转化调节和脂质代谢,以防止结直肠腺瘤的复发和恶化。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调肠消瘤颗粒的临床应用。
- 莫嘉浩冯天香吴少华钟彩玲程怡黎雄张北平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复发随机对照试验
- 朝藿定B和朝藿定C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朝藿定B和朝藿定C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规律。方法运用人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采用ThermoQ-Exactive高分辨质谱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100 mm×4.6 mm,1.8μm)柱,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鉴定了原型化合物朝藿定B、朝藿定C,以及朝藿定B和朝藿定C经氧化、去甲基化和脱糖基化反应得到的18个代谢产物,2种代谢产物为首次报道,系统分析了这些代谢产物的代谢转化规律及可能的化学结构。结论朝藿定B和朝藿定C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主要转化途径为水解、氧化、甲基化及脱甲基反应等。
- 高路李葆元刘佩仪黎雄
- 关键词:淫羊藿朝藿定C人肝微粒体体外代谢
- 刺木骨苷B<Sub>1</Sub>在治疗或预防流感类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刺木骨苷B<Sub>1</Sub>在治疗或预防流感类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流感病毒包括了甲乙型流感病毒和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所述抗病毒药物是以刺木骨苷B<Sub>1</Sub>作为单一有效成分制成抗流感病毒...
- 黎雄杨子峰曾星黎旭钊
- 中药肿节风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7年
- 中药肿节风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对肿节风近年的抗感染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李际强梁浩斌黎雄
- 关键词:肿节风草珊瑚抗感染药理
- HPLC法同时测定连翘中6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青翘)中异连翘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Cornoside、五福花苷酸、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nerg^(TM) polar-RP 80A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6种成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3%~102.06%,RSD为0.72%~1.4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稳定、可控,可为连翘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
- 刘佩仪李春彦晏烽根黎雄莫秀梅吴依娜
- 关键词:连翘HPLC
- 刺木骨苷B1在治疗或预防流感类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刺木骨苷B<Sub>1</Sub>在治疗或预防流感类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流感病毒包括了甲乙型流感病毒和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所述抗病毒药物是以刺木骨苷B<Sub>1</Sub>作为单一有效成分制成抗流感病毒...
- 黎雄杨子峰曾星黎旭钊
- 文献传递
- 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的制备方法,它以中药杠板归为原料进行提取,所得提取液经滤过,浓缩,调节乙醇含量为40~80%,去除杂质,上清液浓缩干后用甲醇-水溶解,经反相柱层析,20-70%甲醇洗脱,...
- 黎雄黄闰月赵亚曾星赵晋苏子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