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跃

作品数:41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宫颈
  • 12篇宫颈癌
  • 10篇免疫
  • 10篇病理
  • 7篇上皮
  • 7篇子宫
  • 7篇临床病理
  • 7篇抗原
  • 6篇预后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卵巢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癌组织
  • 5篇乳头
  • 5篇细胞
  • 5篇临床病理特点
  • 5篇病理特点
  • 4篇人乳
  • 4篇人乳头瘤

机构

  • 41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沈阳二四二医...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齐跃
  • 38篇林蓓
  • 22篇刘娟娟
  • 14篇张淑兰
  • 13篇李潇
  • 12篇朱连成
  • 11篇王冬冬
  • 10篇张丹晔
  • 9篇刘水策
  • 8篇张帆
  • 7篇刘冰莹
  • 7篇黄金双
  • 6篇周丹
  • 6篇董伟妍
  • 5篇杨琳
  • 5篇郝莹莹
  • 4篇张雪
  • 4篇都成
  • 3篇刘淼
  • 3篇张宇华

传媒

  • 18篇现代肿瘤医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北三省第四...
  • 1篇2014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中HP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切除淋巴结及癌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检出情况,探讨淋巴结中HPVDNA的检测在判断淋巴微小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HPVDNA16/18在42例Ib~IIb期宫颈癌患者病灶中的表达,同时检测31例HPVDNA16/18表达阳性患者左右闭孔、左右髂内124个淋巴结中HPVDNA16/18的检出情况,分析淋巴结HPVDNA的存在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结果73.8%(31/42)癌灶组织可以检测到HPVDNA16/18。病理学证实75%(12/16)的转移病例淋巴结中检测到HPVDNA16/18,33.3%(5/15)未转移病例的淋巴结中也可以检测到HPVDNA16/18。病理转移淋巴结中HPVDNA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淋巴结(P<0.05)。FIGO分期晚的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DNA的表达率高(P<0.05)。结论保存完好的淋巴结石蜡切片可以用ISH来检测HPVDNA。HPVDNA不仅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肿瘤的转移有关。宫颈癌患者淋巴结的HPVDNA检查比病理学检查更安全。
周丹林蓓王冬冬董伟妍齐跃张淑兰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淋巴结原位杂交
子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阴道部短缩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阴道部短缩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0例,由于绝经或围绝经期宫颈萎缩或曾行宫颈手术致宫颈阴道部短缩,故行子宫颈切除术,对其临床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平均年龄55.2岁(35~77岁);手术指征为持续细胞学异常7例,CIN2 42例,CIN3 70例,宫颈鳞癌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宫颈阴道部明显萎缩患者100例,未绝经但宫颈自然短小患者2例,曾行宫颈手术致宫颈阴道部明显短缩患者18例;手术时间平均23.2 min(10~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8 mL(5~20 mL);子宫颈切除长度平均2.59 cm(2~3 cm);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术中、术后创面大出血发生,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仅有1例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术后病理较术前病理降级45例(37.50%),相符42例(35.00%),升级33例(27.50%);子宫颈切除术后3个月HPV转阴率为80.81%(80/99),总的转阴率为88.89%(88/99);二次手术患者共29例,全子宫切除术23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4~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9.5个月,术后均恢复良好,仅有2例子宫颈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术后随访过程中仅发现2例病变残留及1例病变复发。结论子宫颈切除术对于宫颈阴道部短缩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是安全、有效、相对微创的手术方式。
齐跃叶秋霖刘淼王珮瑶王慧敏刘娟娟朱连成刘冰莹张丹晔林蓓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
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AF)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以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2014-11-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呈不规则小叶状,瘤细胞呈短梭形、大小一致、核卵圆至梭形、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含大量的小至中等大小的血管,以无分支的毛细血管为主。病理切片特点为疏松排列的梭形细胞、脂肪瘤样细胞和突出的厚壁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CD34阳性。CD31、SMA、S-100、HMB-45均阴性。结论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的外阴部良性软组织肿瘤,肿瘤可能存在间质细胞增生活性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严密复查。
都成刘水策齐跃朱连成张雪李潇杨雪葳杨琳林蓓
关键词:病理免疫组化
CD47在输卵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检测CD47在输卵管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输卵管癌患者标本73例和正常输卵管标本31例中CD4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D47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CD47在输卵管癌高表达率为42.5%,明显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的83.9%(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7阴性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CD47表达的减低可指导临床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且其表达减低与输卵管癌预后不良有关。
金山高一平李潇齐跃刘淼刘娟娟朱连成谭明子王慧敏林蓓
关键词:输卵管癌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6岁(28-66岁)。FIGO分期:原位绒毛管状腺癌3例;浸润癌7例,其中Ib期6例,IIa期1例。7例浸润癌患者主要表现为息肉样或菜花样外生型肿物,3例原位癌患者宫颈表现为光滑或者糜烂样改变;7例HPV检查,6例HPV16阳性,其中2例同时伴有HPV18或33阳性,1例阴性;7例浸润癌患者,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余均行标准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3例患者伴有CIN病变(CIN II及CIN III)。浸润癌7例患者中2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2例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其余3例未行后续治疗。7例浸润癌病例均未发现子宫体受累及附件转移,其中1例IIa期患者术后石蜡病理提示左闭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至今随访4-50个月,均无复发证据。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有生育要求者可以考虑相对保守手术方式。
刘冰莹张丹晔李潇齐跃刘水策刘娟娟林蓓
关键词:宫颈肿瘤预后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王慧敏李潇张雪齐跃刘娟娟林蓓
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HLA-DR抗原及HPV16/18E6的表达情况。结果: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37.5%、73.3%、81.8%,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37.5%、60.0%、75.8%,两者在3组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LA-DR抗原递呈病毒抗原给T细胞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黄金双林蓓齐跃王冬冬董伟妍张淑兰
关键词:HLA-DR抗原宫颈癌
Rab23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Rab23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b23在59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1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组织、1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以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ab23主要以细胞质、细胞膜着色。Rab23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阳性表达率(84.7%,50/59)明显高于良性组(30.8%,4/13)及正常卵巢组织(25%,5/20)(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Rab23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晚期(P<0.01)和分化程度(P<0.05)具有相关性,是影响卵巢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b23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患者评估预后、靶向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高玲玲郭骞聂鑫聂鑫齐跃李潇郝莹莹齐跃朱连成张丹晔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颈部分切除治疗绝经后女性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行子宫颈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患宫颈上皮内病变因宫颈阴道部明显萎缩而行子宫颈部分切除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平均年龄(57.63±6.55)岁,手术距绝经平均年限(7.87±6.14)年;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LSIL)4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83例;平均手术时间(23.83±6.16)min;术中出血量(7.24±3.94)ml;平均切除宫颈长度(2.59±0.39)cm;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与术前一致61例(70.11%),加重26例(29.89%);二次手术患者23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18例(20.69%),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5例(5.75%)。子宫颈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1例(1.15%)病理切缘阳性,1例(1.15%)诊断病变残留。结论子宫颈部分切除术对于绝经后宫颈阴道部明显萎缩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安全有效,但不足之处在于如需二次手术切除子宫,则局部炎性粘连,相应难度增加。
齐跃叶秋霖刘淼王珮瑶王慧敏刘娟娟朱连成刘冰莹张丹晔林蓓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病变绝经人乳头瘤病毒
骨桥蛋白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癌73例和正常输卵管组织31例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OPN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OPN在正常输卵管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7.01%,明显高于输卵管癌组的38.35%,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OPN低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OPN表达的减低可能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及预后不良有关。
杨雪葳高一平李潇张嵩谭明子胡珍华齐跃刘水策刘娟娟林蓓
关键词:输卵管癌OPN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