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军

作品数:56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
  • 13篇肿瘤
  • 13篇磁共振成像
  • 7篇细胞
  • 6篇恶性
  • 5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乳腺
  • 5篇腺肿瘤
  • 5篇灌注
  • 5篇恶性肿瘤
  • 4篇心肌
  • 4篇心肌灌注
  • 4篇影像
  • 4篇腮腺
  • 4篇MRI表现
  • 3篇影像学
  • 3篇缺血
  • 3篇淋巴

机构

  • 54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吉林省人民医...
  • 4篇吉林省肿瘤医...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台州学院
  • 2篇北里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长春市人民医...
  • 1篇白城市医学高...
  • 1篇洮南市妇幼保...

作者

  • 56篇丁军
  • 21篇刘硕
  • 11篇赵继红
  • 11篇杨海山
  • 9篇李佟
  • 8篇杨淑琴
  • 7篇付卫光
  • 6篇王文志
  • 5篇周生岩
  • 4篇闫明洲
  • 4篇张宝
  • 4篇牛猛
  • 3篇张春雨
  • 3篇石张镇
  • 3篇李祎
  • 3篇邓大勇
  • 3篇刘冬瑶
  • 2篇赵永生
  • 2篇杨琳媛
  • 2篇岳鑫

传媒

  • 2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0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排螺旋CT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骨科内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大幅提高,骨科内固定手术量呈日益上升的趋势,CT工作站在三维重建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方面逐渐完善。在临床就诊治疗后对病人的术后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诊断学意义。
付卫光丁军张宝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骨科内固定金属伪影三维重建技术术后评价
细胞密度与表观弥散系数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照病理分析3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42个ADC值异常的感兴趣区,分析ADC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乳腺间质成分百分比与ADC值呈正比趋势,随间质百分比的增加ADC值增加。肿瘤组织内出血、坏死及间质成分中纤维细胞排列的疏密对ADC有明显影响。结论细胞密度是ADC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与ADC值密切相关。
赵继红ウツトハムス玲子丁军蒋世旭杨海山早川和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疾病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多层面心肌灌注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定量诊断研究
杨淑琴丁军周生岩王文志刘云霞闫明洲杨海山来颖曲晓峰岳鑫
课题组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灌注成像的信号强度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对照研究,采用了MR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细胞活性的判定是医学影像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MR心肌灌注成像的所获得的MR表现可以...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冠心病心肌灌注
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行螺旋CT平扫检查患者腰部肌群密度和面积的变化,并通过量化分析得出不同年龄及性别间腰部肌群退变的程度。方法:收集240例腰部CT扫描重建图像(体检者包括下腰痛患者),按年龄分为6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在不同的腰椎横突水平测量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横断面积(CSA)和平均CT值。采用Toshiba Activion 16排螺旋CT扫描,采集范围从腰1至骶1。结果:1同年龄组(70~79岁年龄组除外)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相同椎体水平男性腰肌CSA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P〈0.05);2相同椎体水平男性腰大肌CSA在20~29岁、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0~49岁年龄组男性竖脊肌CSA大于50~59岁年龄组(P〈0.05);4女性腰肌CSA 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相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相同水平男性和女性竖脊肌密度均值低于腰大肌和腰方肌均值,且下降速度更快,腰大肌密度均值相对最高。女性竖脊肌密度均值较男性更低,且在70~79岁年龄组下降变化最为明显(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用以诊断腰肌退变情况。
付卫光刘硕丁军安俐莹
关键词:下腰痛退行性腰椎疾病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
2021年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又名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e vasodilator tumor,PHAT)由Smith等[1]于1996年发现,并将其描述为一种类似神经鞘瘤的低级别肿瘤。PHAT是发生在软组织、分化不确定的间叶源性肿瘤。此病较为罕见,在有限的报道中显示,其常见于中年人,多发生于下肢[2]。现报告我院1例踝部PHAT患者,并分析此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汇总PHA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病例男,35岁。
张红果管玉瑶丁军
关键词:血管肿瘤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舌部良性肿瘤神经鞘瘤的MRI表现1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体检:舌体及舌根部偏右侧见一局限性隆起肿物,肿物呈鲜红色,质软,轻度压痛;病程约12年,因近期肿物体积明显增大来我院就诊。MRI平扫:舌体及舌根部偏右侧见一椭圆形异常信号影,信号不均匀,T1WI略低于同层面胸锁乳突肌信号,病灶边缘见环状更低信号(如图1)。
冯艳丁军王嘉祺管玉瑶刘硕刘冬瑶
关键词:神经鞘瘤MRI良性肿瘤
胆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7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常常发生于胃肠道,发生于胆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十分罕见[1,2],因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胆管癌,现将笔者收集的1例报道如下。
牛猛丁军李云鹏飞
关键词:肽能神经元局限性增厚神经内分泌细胞左右肝管
颈腰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赵永生杨海山赵锋王大伟柳林丁军赵继红杨淑琴
该研究项目通过100例颈腰间盘断层影像解剖,找到了介入治疗的最佳入路,即颈椎5、6、6、7为颈前外侧入路,颈3、4、4、5为颈前外侧入路偏外些。通过186例椎管造影及CT、MRI诊断找到了椎间盘突出的依据,界定了突出的类...
关键词:
关键词:影像诊断介入治疗
肋骨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被引量:2
2020年
患者女,34岁,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疼痛伴气短,活动后加重,未接受特殊治疗;于当地医院经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占位,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查体:呼吸活动度正常,左侧语颤减弱,左肺下野叩诊呈实音,左侧呼吸音增强,双肺下界移动度正常。CT平扫示T5-T7椎体左旁团块状异常密度影,边界欠清晰,其内可见骨性分隔,病灶最大层面大小约5.3 cm×5.4 cm×7.4 cm,CT值约20~80 HU,其内可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区,相应水平T6、T7椎体左侧椎间孔轻度扩大,左侧第6后肋可见骨质破坏(图1A、1B)。MR平扫示T5-T7椎体左旁团块状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囊变区,并可见液-液平面(图1C)。影像学综合诊断: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不除外肋骨来源软骨肉瘤。于全身麻醉下行后纵隔肿物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物及部分第6后肋。病理检查:镜下见间叶组织来源、含有巨细胞肿瘤,伴出血、囊性变,细胞丰富,可见核分裂象(图1D);诊断为左侧第6后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免疫组织化学:SMA(+),Ki-67(20%+),CD30(血管+)。
郑雪微管玉瑶刘硕李佟丁军
关键词:肋骨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老年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研究
2002年
目的 主要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技术对老年不同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 MRI和 MRA方法对 1 0 8例脑血管疾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经 MRI诊断脑梗死 84例 ,经 MRA证实 68例 ,占 81 %。动静脉畸形 (AVM) 1 5例 ,动脉瘤 9例 ,均经 MRA得到证实。结论 在不同脑血管疾病中恰当而灵活地选择应用 MRA不同成像技术 ,以提高对老年人各种脑血管疾病评价的准确性。
杨淑琴王文志丁军周生岩赵继红马桂兰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疾病老年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