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物理治疗
  • 2篇电脑中频
  • 2篇神经麻痹
  • 2篇周围性面神经...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 2篇超短波
  • 1篇丹毒
  • 1篇低频电
  • 1篇电脑中频治疗
  • 1篇短波疗法
  • 1篇短波治疗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判断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丁永利
  • 2篇吴秀娟
  • 2篇韩永珍
  • 1篇陈菊春
  • 1篇马志清
  • 1篇张文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物理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五官超短波加远红外线(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五官超短波加TDP进行治疗(综合组),40例采用单纯五官超短波(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两组间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有显著性(z=4.944,P<0.05)。结论在五官超短波基础上加用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五官超短波。
丁永利
关键词: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五官超短波TDP
紫外线治疗丹毒36例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紫外线治疗丹毒36例分析韩永珍马志清丁永利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理疗科,合肥2300221资料与方法本组36例丹毒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16~72岁。均发病于下肢,且均经外科及皮肤科确诊。病程2~30天者25例,1月以上且症状反复...
韩永珍马志清丁永利
关键词:丹毒紫外线
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被引量:1
1998年
1资料与方法我院1991~1997年88例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男60例,女28例,年龄10~70岁,病程3天~4年。外伤所致2例,手术损伤7例,其余79例均为面神经炎。强度—时间曲线(Ⅰ-t曲线)测定采用低频诊疗仪,方波脉冲电泳,恒流型,单极...
韩永珍陈菊春姚馥兰张文丁永利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强度-时间曲线
温热式低频电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00年
吴秀娟丁永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超短波疗法
物理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热磁振与热磁振加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用热磁振治疗50例作为对照组,热磁振加电脑中频50例作为综合组,对比两组间疗效的差别。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9,P=0.003)。结论在颈椎病的物理因子治疗中,热磁振加电脑中频综合应用有协同作用,疗效好,疗程短。
丁永利
关键词:颈椎病热磁振电脑中频
超短波加电脑中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超短波加电脑中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用超短波加电脑中频进行治疗(综合组),50例采用超短波(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物理因子治疗中,超短波加电脑中频综合应用有协同作用,疗效好,疗程短。
丁永利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超短波电脑中频
物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近期疗效观察
2002年
丁永利吴秀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物理疗法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