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玉石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质子
  • 4篇质子导体
  • 3篇电解质
  • 3篇固体电解质
  • 2篇氮化
  • 2篇碳热还原
  • 2篇碳热还原氮化
  • 2篇碳热还原氮化...
  • 2篇热还原
  • 2篇脱氢
  • 2篇煤灰
  • 2篇防腐
  • 2篇防腐性
  • 2篇防腐性能
  • 2篇粉煤灰
  • 2篇复合材料
  • 2篇感器
  • 2篇Β-SIAL...
  • 2篇苯胺
  • 2篇掺杂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0篇丁玉石
  • 10篇厉英
  • 4篇王常珍
  • 2篇胡传波
  • 2篇闫晨
  • 2篇邓文卓
  • 2篇马北越
  • 1篇孙明刚
  • 1篇崔绍刚
  • 1篇黄文龙
  • 1篇胡井涛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Transa...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邻氯苯胺-纳米SiC/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被引量:6
2017年
导电聚合物在金属腐蚀领域存在着潜在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防腐性能良好的聚邻氯苯胺(POCl)-nano SiC/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盐酸掺杂态POCl-nano SiC复合改性材料。通过FTIR、UV-vis、XRD、TGA、XPS和SEM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POCl-nano SiC复合改性材料为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在碳钢表面制备了POCl-nano SiC含量为3wt%、5wt%和8wt%的POCl-nano SiC/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并通过SEM对涂层的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POCl-nano SiC填充量为5wt%的POCl-nano SiC/环氧树脂复合涂层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腐蚀速率为2.78×10-3 mm/y,腐蚀保护效率高达90.45%。表明适量的POClnano SiC作为环氧树脂涂层的增强相,降低了涂层的孔隙缺陷,在腐蚀介质刺激下,能够在碳钢表面形成钝化保护层。Nano SiC粒子在涂层中充当着类似栅栏结构的屏障,从空间结构上阻止了气体分子和腐蚀溶液向金属基底的渗透。
胡传波厉英孔亚州丁玉石
关键词:NANOSIC防腐性能
合成温度和配料组成对粉煤灰制备β-Sialon基复合材料的影响(英文)被引量:7
2012年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成功制备出β-Sialon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加热温度和配料组成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采用XRD和SEM手段表征了合成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升高加热温度,增大炭黑与粉煤灰的质量比均可以促进β-Sialon的生成;将炭黑与粉煤灰质量比为0.56的试样加热至1723K并保温6h,可以合成β-Sialon基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中β-Sialon多以粒状形式存在,平均粒径为2~3μm;β-Sialon基复合材料的生成过程包括O′-Sialon、X-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及O′-Sialon和X-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马北越厉英闫晨丁玉石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热还原氮化法粉煤灰合成温度配料组成
质子导体氢泵在铝液脱氢过程中的动力学
2013年
实验采用自制的BaCe0.9Y0.1O3-α质子导体组装氢泵,进行了铝液脱氢实验,通过拟合分析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铝液脱氢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铝液氢含量S随着脱氢时间的增大而降低,脱氢速度随氢含量的降低而产生变化,当氢含量S≥0.246 mL/100 g时,脱氢速度v为0.001 16 mL/(100 g·min);当S<0.246 mL/100 g时,脱氢速度v=0.012 0S-0.002 2,即脱氢速度随氢含量的降低而减小,脱氢化学反应为此阶段的速率控制步骤.氢泵脱氢极限氢含量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降低,当外加电压达到2.0 V以上时,铝液氢含量低于0.096 mL/100 g,满足高纯铝对氢含量的要求.
丁玉石厉英黄文龙邓文卓
关键词:质子导体脱氢氢含量
以氧传感器为基的辅助电极型冶金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金属熔体的化学组成是金属冶炼过程的重要参数,固体电解质传感器可以提供金属冶炼过程中成分变化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由于缺乏以待测元素为导电离子的固体电解质,除氧以外的一些元素的测量多通过在电解质的表面涂覆一层含待测元素和电解质中导电离子元素复合物的方法来实现.总结了氧传感器及其他元素成分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氧传感器为基础的辅助电极型成分传感器,并对辅助电极型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邓文卓厉英丁玉石
关键词:氧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固体电解质辅助电极
掺杂sc的CaZrO_3的制备及电学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掺杂Sc_2O_3,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Zr_(1-x)Sc_xO_(3-α)(x=0,0.1,0.15)材料.在610-850℃采用交流阻抗谱法测定了CaZr_(1-x)Sc_xO_(3-α)的电导率及电导激活能,并对CaZrO_3掺Sc及掺In样品的电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610-850℃,CaZrO_3的电导率为4.3×10^(-19)-1.4×10^(-6)S/cm,CaZr_(1-x)Sc_xO_(3-α)(x=0.1,0.15)的电导率为1.16×10^(-4)-1.4×10^(-3)S/cm,CaZr_(1-x)In_xO_(3-α)(x=0.1,0.15)的电导率为0.34×10^(-4)-4.33×10^(-4)S/cm,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掺杂能极大提高CaZrO_3的电导率,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电导激活能降低,电导率增加;温度及掺杂量相同时,掺Sc材料电导率明显高于掺In材料,说明掺Sc对提高材料的电导率更有效.
厉英丁玉石崔绍刚王常珍
关键词: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掺杂电化学阻抗谱
中高温质子导体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进展
2012年
中高温钙钛矿型质子导体具有较好的性能与应用前景.介绍了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结构、性质和导电机理,概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类质子导体,比较了各类质子导体的化学稳定性、强度及导电性能,叙述了质子导体的各种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组成对钙钛矿型氧化物质子导电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说明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质子导体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改进传统质子导体,开发新型质子导体,改进质子导体的制备工艺,以拓宽材料的工作温度,提高材料化学稳定性及电导率.
厉英丁玉石王常珍
关键词: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钙钛矿型电导率化学稳定性
掺杂Ni的Ba3Ca1.18Nb1.82O9-δ陶瓷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质子导体Ba3Ca1.18Nb1.82O9-δ(BCN18)。在BCN18粉料中掺入镍粉,掺镍量w(Ni)分别为0.5%、1.0%、1.5%,将未掺镍BCN18粉体和不同掺镍量的粉体成型,在通Ar保护...
厉英李剑锋丁玉石王常珍
关键词:镍掺杂烧结性能固相合成法
改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涂层的防腐性能被引量:6
2016年
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因其具有独特的抗点蚀、抗划伤和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等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化学工业和航海航天等领域,逐渐成为防腐涂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单一聚苯胺涂层防腐性能不足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改性聚苯胺涂层在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单一环取代聚苯胺涂层和N取代聚苯胺涂层、改性聚苯胺复合涂层和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树脂共混复合涂层;通过各种腐蚀测试手段比较了改性聚苯胺涂层与未改性聚苯胺涂层之间防腐性能的优劣,进一步证明了供电子取代基(如烷基、烷氧基和氨基等)能够提高聚苯胺涂层的防腐性能,复合改性或与树脂共混也能够提高聚苯胺及其衍生物涂层的防腐性能;同时展望了聚苯胺及其衍生物涂料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胡传波厉英孔亚州丁玉石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聚苯胺防腐性能复合改性
用质子导体传感法研究钢在脱氢热处理中氢的行为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CaZr_(0.9)In_(0.1)O_(3-α)质子导体传感法测定了钢脱H热处理过程中H的行为.氢传感器的阻抗谱表明氢传感器工作稳定,测定的数据精确可靠.测量了2钢种的p_(H_2)随温度的变化,及在600和800℃恒温时,p_(H_2)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钢脱H的效果,研究了H析出过程的速度限制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钢样去H热处理温度应高于600℃才能有效脱H,而温度大于727℃并不能进一步脱H.本文实验说明质子导体传感器可以用于在线、连续地检测固体钢中p_(H_2)的变化.
厉英丁玉石胡井涛王常珍
关键词:质子导体氢传感器
用粉煤灰和锆英石制备β-Sialon/ZrN/ZrON复合材料(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以粉煤灰、锆英石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氮化法成功制备β-Sialon/ZrN/ZrON复合材料。研究配料组成和保温时间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并讨论材料的生成过程。通过XRD和SEM表征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增加试样中的碳含量以及延长保温时间均能促进β-Sialon、ZrN和ZrON的生成。合成β-Sialon/ZrN/ZrON复合材料的适宜工艺参数为锆英石、粉煤灰和活性炭的质量比49:100:100、合成温度1550°C、保温时间15 h。在1550°C保温15 h合成的β-Sialon和ZrN(ZrON)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2和1μm。β-Sialon/ZrN/ZrON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包括β-Sialon和ZrO2的生成过程以及ZrO2向ZrN和ZrON的转化过程。
马北越孙明刚丁玉石闫晨厉英
关键词:SIALONZRN碳热还原氮化法粉煤灰锆英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