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瑞津

作品数:34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1篇增雨
  • 10篇人工增雨
  • 5篇人工增雪
  • 4篇人工影响天气
  • 3篇气候
  • 3篇气象
  • 3篇降水
  • 3篇防雹
  • 3篇防雹作业
  • 3篇春季
  • 2篇遥感
  • 2篇液氮
  • 2篇源地
  • 2篇指挥系统
  • 2篇人影作业
  • 2篇闪电
  • 2篇水资源
  • 2篇降水系统
  • 2篇果园
  • 2篇飞机

机构

  • 32篇甘肃省气象局
  • 13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黑龙江省人工...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 1篇陕西中天火箭...

作者

  • 34篇丁瑞津
  • 13篇尹宪志
  • 9篇李宝梓
  • 9篇庞朝云
  • 9篇李照荣
  • 8篇付双喜
  • 7篇陈祺
  • 6篇陈添宇
  • 5篇李国昌
  • 4篇张丰伟
  • 4篇王研峰
  • 4篇黄山
  • 3篇董安祥
  • 3篇陈乾
  • 3篇徐启运
  • 3篇张强
  • 3篇杨瑞鸿
  • 2篇李照容
  • 2篇樊晓春
  • 2篇张鸿

传媒

  • 4篇干旱气象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甘肃气象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2007年中...
  • 1篇西部大开发:...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立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体系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丁瑞津刘积林李照荣
关键词:水资源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兰州周边地闪分布特征被引量:45
2004年
利用2000年和2002年设在兰州的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了兰州周边地区地闪的日频次变化、强度谱分布和累计百分数、日均月变化、闪电密度、极性等特征,并与山东地区的分布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兰州周边地区的云—地闪电中负闪占绝大多数,正闪的平均强度大于负闪,正负闪的比值在午后至次日凌晨大于其均值;总地闪和负闪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变化,正闪的双峰特征不明显;兰州西南偏南的渭源和陇西县是闪电频发的中心地带,闪电空间分布中心与冰雹发生源地和影响区对应一致;闪电多发区与地形和气候背景有很大关系。
李照荣陈添宇康凤琴庞朝云杨增梓丁瑞津安林
关键词:冰雹
一种飞机增雨作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在飞机上用于喷撒液氮进行增雨作业的飞机增雨作业装置。其包括有:至少一个杜瓦瓶,连通杜瓦瓶内胆的吸液管,与吸液管连通其开口位于飞机舱外的喷管,以及用于喷管固定于飞机机舱的固定法兰,并且在吸液管与喷管间设置...
尹宪志杨瑞鸿张建辉李照荣庞朝云陈祺丁瑞津张久林黄山
文献传递
西北地区冰雹分布特征被引量:46
2005年
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192个气象站点41年的冰雹和雷暴资料(部分站点资料不足41年)分析了冰雹的分布特征及与雷暴、海拔的关系,探讨了西北地区5省冰雹多发的原因,综合各省的冰雹分析,给出了冰雹主要的产生源地和移动路径。西北地区冰雹分布呈3个频发中心,冰雹的发生与雷暴、海拔密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4,冰雹移动路径多为西北-东南和西-东走向,近10年来冰雹已经大为减少。综合考虑地形和其他天气因素,给出了西北地区产生冰雹的5个主要源地。
李照荣丁瑞津董安祥李荣庆庞朝云
关键词:冰雹分析相关系数雷暴海拔源地
37mm高炮人影作业的安全性评估
2022年
37 mm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缺乏系统和可量化的安全性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在对作业过程中相关危险源及其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基于静态试验数据,本文提出了弹丸的大破片、半爆、瞎火和落地炸等事件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概率的计算方法。以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次作业为例,对符合《增雨防雹高炮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的三类产品的安全性事故发生概率做了相应计算和对比。分析表明,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安全性事故发生概率较小,但应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人影弹药应分级管理,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级别的弹药,生产商应着力于提高产品性能,作业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加强作业安全管控。
刘伟秦文陈农丁瑞津卢怡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性评估
基于空间均匀定常风场的人影作业高炮安全射界修正
2019年
针对37 mm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炮推导非标准气象条件下质点外弹道的计算方法,分析弹丸分别受横风和纵风影响时的弹道侧偏及射程修正。结果表明:风对高炮弹丸的运动轨迹影响较为剧烈。纵风通过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弹道射程;横风影响空气阻力的方向,从而使弹道轨迹产生顺风向侧偏。在同一发射仰角下,随着风速的变化,横风引起的弹道偏程修正量和纵风引起的射程修正量呈现出近似等差数列的变化规律。通过拟合分析,得到风速、发射仰角与弹道修正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在实际作业时,可粗略地利用该数学表达式快速估算任意风速下的弹道修正量。
王田田尹宪志尹宪志黄山李宝梓丁瑞津
关键词:人影作业
自动站风传感器雨雾凇冻害研究
本文从自动站雨雾凇冻害对风速观测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与雨雾凇冻害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了风传感器高度(约11m)气象要素与百叶箱高度(1.5m)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根据它们与风传感器冻害的关系提出了产生风传感器冻...
尹宪志丁瑞津王炜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气象条件
文献传递
甘肃省冬春季人工增雪(雨)试验研究
丁瑞津薛生良樊晓春钱莉尹宪志张峰杨晓玲王小平李宝梓王俊成李生达
1、有利作业的天气类型是人工增雨雪的先决条件;2、有利作业的云系配置是人工增雨雪的主要对象;3、有利作业的地面气象要素是风速较小;4、有利作业的高空要素是在云顶温度较低;可以更好的发挥人工增雪在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的重要作...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增雪人工增雨
机载液氮播撒装置的研制思路与操作方法
2015年
介绍了机载液氮播撒装置的研制思路与技术规格,总结了装置的使用与操作方法,以期为机载液氮播撒装置的应用提供参考。
杨瑞鸿陈祺丁瑞津张建辉
中国区域运气学说适宜性研究(Ⅱ)--寒热气候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评估运气学说的科学价值,本文利用全国55年逐日气温实测资料,主要采用自然正交分解函数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数EOF和旋转自然正交分解函烽REOF等数理方法,对我国寒热气候进行运气学说适宜性予以评价。研究表明:①运气学说推演结论能够概括我国热寒变化的最主要演变特征;②5年是我国寒热气候演变振荡主周期,与“五运”更迭5年周期一致,是运气学说具有科学价值的根本;③2~3年和准8年次振荡周期,较“五运”更迭周期(5年)存在着“过或不及”;④我国寒热气候变化由东南向西北愈趋杂乱、变化幅度加剧,或寒或热行为愈趋复杂,寒热异常存在3类高相关典型区,西部区寒热波动较大,东部区波动居中,中部区较小;⑤运气学说“六气从化、主客加临、司天在泉”等订正方法,兼顾了我国寒热气候准周期振荡和地域差异特点;⑥运气学说在我国仍具有广泛适宜性,在周期特点、阶段性和地域性等方面尤为突出。
王毅荣伏芬琪张尚祖金荣花陈祺陈祺罗汉庞朝云庞朝云
关键词:运气学说适宜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