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西岐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特提斯
  • 1篇盆地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中新世
  • 1篇留洋
  • 1篇古特提斯
  • 1篇红层

机构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丁西岐
  • 1篇张显廷
  • 1篇古风宝
  • 1篇张雪亭
  • 1篇王进寿
  • 1篇徐云甫
  • 1篇王培俭
  • 1篇程捷
  • 1篇拜永山
  • 1篇俞建
  • 1篇王秉璋

传媒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门源盆地“红层”形成时代的新认识被引量:1
2007年
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北祁连山腹地,为狭长的新生代走滑拉分山间宽谷盆地。其中充填一厚约407~960m、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红层”,长期以来各项研究工作均未能于其中采获任何生物化石。因此,尽管各家均认同其属“第三纪”无疑,但仍对其确切时代存在着较大的争论,而对其时代的确定有助于正确认识门源盆地形成时的构造背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红层”形成气候条件与南侧西宁盆地及北邻酒泉一张掖盆地古气候环境所作的对比,深入探讨认为其时代属中中新世,并初步分析了门源盆地形成的新构造运动大陆动力学机制背景。
王进寿徐云甫拜永山丁西岐程捷
关键词:中新世
巴颜喀拉残留洋盆的沉积特征被引量:47
2005年
巴颜喀拉盆地垂向沉积序列表明:盆地于早古生代被动陆缘的浅海基础上裂陷、拉开,泥盆纪贯通,早石炭世洋盆扩展为成熟大洋,晚石炭世洋盆北部开始消减、南部继续扩张,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进入残留洋阶段,晚三叠世转化为周缘前陆盆地,三叠纪末完全闭合,盆地自形成到消亡为一个连续的沉积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其主体由早中三叠世深海沉积、典型浊积岩复理石和晚三叠世浅海复理石、风暴岩沉积、海相磨拉石构成,北部零星出露了中二叠世海山型沉积,昆南结合带以北有早中三叠世岛弧沉积。以盆地为中心具有向南北两侧陆块双向相背俯冲的极性特点,东西两端的碰撞造山不迟于晚二叠世。总体反映了古特提斯晚二叠世—中三叠世的残留洋盆性质和主洋域之所在。
张雪亭王秉璋俞建王培俭丁西岐古风宝张显廷
关键词:盆地古特提斯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