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俊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9篇单克隆
  • 9篇单克隆抗体
  • 9篇抗体
  • 9篇克隆
  • 8篇树突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7篇肿瘤
  • 6篇增殖
  • 6篇白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大网膜
  • 5篇生物学
  • 5篇网膜
  • 5篇细胞增殖
  • 5篇活化
  • 5篇分子
  • 5篇T细胞
  • 5篇CD80

机构

  • 24篇镇江医学院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岐阜大学
  • 2篇上海市免疫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35篇严俊
  • 16篇刘恭植
  • 15篇邵启祥
  • 12篇许化溪
  • 10篇潘志超
  • 8篇马宝骊
  • 7篇夏圣
  • 7篇王胜军
  • 4篇张继英
  • 4篇李良菊
  • 4篇张汉明
  • 3篇付翠梅
  • 2篇姚堃
  • 2篇马斌
  • 2篇臧磊
  • 2篇黄诒森
  • 2篇王卉放
  • 2篇周瑶玺
  • 2篇钱晖
  • 2篇李娜

传媒

  • 9篇免疫学杂志
  • 4篇国外医学(免...
  • 4篇镇江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检验进修...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2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8篇1997
  • 7篇1996
  • 3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疾病基因治疗的现状及评价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基因治疗发展的历史及基本内容,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在AIDS、肿瘤、ADA (—) SCID这3种疾病基因治疗的资料并作一评价。
严俊
关键词:基因治疗肿瘤艾滋病SCID
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1996年
SD 大鼠尾静脉注射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_3)和 la 单克隆抗体。同时经灌胃施用雷公藤多甙(T_1,33mg/kg),观察其外周血或脾淋巴细胞对 ConA 刺激的增殖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溶血素产生的水平。结果表明,单独注射的两种单抗皆可明显抑制 T 细胞应答和减少 B 细胞分泌溶血素的水平(P<0.01或 P<0.05),当 WZD_3与 TⅡ减半量联合应用时,其对 MLR 仍表现抑制作用(P<0.01),但不影响 T 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溶血素的产生(P>0.05),这一作用可能与对 MHC 基因产物特异性耐受的诱导相关。
许化溪潘志超王胜军严俊刘恭植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雷公藤多甙免疫耐受
T细胞活化、活化信号和IFN-γ诱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选择钙离子导游剂A23187、PKC酶激活物TPA、钙通道阻拮剂Verapamil和钙调素拮抗剂Chloropromazine,以PHA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FN-γ为反应体系,观察对细胞内游离钙、细胞增殖和IFN-γ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PHA、A23187可使得PBMC内游离钙快速增加,通过Quin-2的细胞标记可见荧光光谱的改变,但这种增加或改变可被Verapamil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所抑制。A23187、TPA可以增强PHA诱生IFN-γ的能力,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同样这种效应亦能被Verapamil所抑制。用钙调素拮抗剂Chloripromazine也观察到其对IFN-r诱生的负调节效应。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对于PHA诱导的细胞增殖效应,A23187、TPA具有增强作用,而Verapamil、Chloropromazine则有抑制效应。据此肯定了T细胞活化、活化信号和IFN-γ诱生的链式反应模式。
严俊姚堃周瑶玺
关键词:T细胞活化细胞内游离钙
大鼠树突状细胞单抗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将分泌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腹腔,取腹水用正辛酸沉淀法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WZD3.应用该单抗阻断试验,探讨WZD3对树突状细胞参与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在两种反应系统中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其抑制程度随WZD3稀释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的最大抑制率达96.4%。
潘志超许化溪刘恭植严俊邵启祥李良菊王胜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
SLE、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
1994年
SLE、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检测严俊,付翠梅,刘恭植(镇江医学院镇江212001)邵翔(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关于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报道很多,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检测到的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索(IL)...
严俊付翠梅刘恭植邵翔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血清
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对皮肤创伤愈合中表皮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从兔大网膜抽提的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在浅Ⅱ度烫伤模型上观察了对表皮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血管生长因子从d3开始能明显增加表皮细胞DNA的合成,维持到d5,d7后趋于正常。G2+M期从d7开始明显增加,表明此时表皮细胞已进入细胞分裂期。
严俊姚敏夏圣邵启祥刘恭植黄诒森马宝骊
关键词:脂质血管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烫伤模型
人体大网膜血管生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1996年
采用人体大网膜进行分离纯化提取物(LAF)注射在免角膜基质层,出现了丰富的新生血管;而在免角膜上采用石炭酸烧灼伤,针刺损伤和用人体脂肪、血浆、脓液注射免角膜基质层作对照组,均未出现新生血管。同时又对大网膜纯化物进行了光谱分位,结果表明有吸收峰在255nm处.证明此物质为脂质。高效薄层层所(HPTLC)见有一条特异的条带,其Rf值为0.14,研究结果证实大网膜存在丰富的血管生长物质一胎质血管生长因子(LAF)。
袁志诚陆培松李巧玉朱夫陆军李仲冕陈群严俊
关键词:大网膜脂质新生血管血管生长因子
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提取及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应用Goldsmith报道的方法稍加改进,建立了从人及兔大网膜中抽提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AF)的流程,发现不管是人或兔的LAF均可使兔角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网,而皮下脂肪抽提物及PBS均无此作用。将大网膜和皮下脂肪抽提物同时作高效薄层层析(HPTLC),发现大网膜抽提物中有一特异条带,不同于皮下脂肪抽提物,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其吸收峰在250 nm。还研究了LAF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及对PHA诱导IL-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夏圣邵启祥严俊黄诒森夏志松
关键词:脂质血管生长因子血管生成胸腺细胞增殖
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对体外小鼠脾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产生水平的影响
1998年
研究了经超声乳化的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对体外小鼠脾细胞增殖及经ConA诱导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此因子能明显抑制体外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且降低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水平,而对照的皮下脂肪抽援物则无此效应。同时也观察到乳化剂Tween80有轻微的细胞毒性。
夏圣严俊邵启祥刘恭植
关键词:脾细胞增殖IL-2药理
细胞ELISA筛选树突状细胞单抗中细胞固定剂的选择
1994年
用改良ELISA方法,在筛选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中探讨了细胞固定剂的选择,证实甲醇冷冻固定法较好,本法的建立为非粘附细胞的细胞ELISA方法提供了新途径。
李良菊许化溪严俊潘志超
关键词:ELISA单克隆抗体固定剂树突状细胞免疫测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