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生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超声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低强度脉冲
  • 3篇低强度脉冲超...
  • 3篇增殖
  • 3篇细胞增殖
  • 2篇低强度超声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运动
  • 2篇胃肠活动
  • 2篇胃排空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运动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于海生
  • 5篇王嫣
  • 5篇罗月苹
  • 3篇陈文直
  • 2篇邹建中
  • 2篇范俊
  • 1篇丁晓燕
  • 1篇张成宇
  • 1篇徐杰
  • 1篇周兰
  • 1篇汪伟
  • 1篇刘政
  • 1篇陈小菊

传媒

  • 2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骨髓来源细胞增殖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骨髓有核细胞均来源于骨髓,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热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髓来源细胞的一种,具有...
于海生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胃肠道运动的研究
目的 1.研究低强度超声是否对离体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产生影响,进而观察不同参数超声对体对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筛选出能引起肠管收缩的适宜的辐照参数,并探讨低强度超声使肠管平滑肌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观察低强度超声...
范俊邹建中王嫣于海生罗月苹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胃排空胃肠活动
文献传递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促进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三代BMSCs接种于6孔板上,随机分为2组:LIPUS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于海生王嫣胡帅刘政陈文直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强度脉冲超声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28只随机分成超声辐照组(A组)及对照组(B组),对超声辐照组用低强度超声(频率600kHz,声强14 W/cm2)辐照胃肠道7min,对照组予以假照处理。分别于辐照后即刻、3min、13min、23min后用亚甲蓝推进实验和测定酚红胃排空率的方法来观察胃肠道运动的变化。结果辐照组在辐照后即刻、3min、13min、23min时的胃排空率和肠道移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辐照后约3min,辐照组的胃排空率和肠道移动率达到最大。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影响大鼠胃肠道运动功能,且采用频率600kHz、声强为14W/cm2的超声辐照后约3min,大鼠胃肠道运动最活跃。
范俊王嫣于海生罗月苹邹建中
关键词:超声检查胃排空胃肠活动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BMSC随机分为2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 LIPU能够明显促进BMSC增殖,LIPU组辐照后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MTT法检测LIPU组于辐照前、辐照后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LIPU组辐照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海生陈文直王嫣丁晓燕刘政罗月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强度脉冲超声细胞增殖种子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中自然分组向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分化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特定的微环境中是否具有自然分组向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两种不同细胞同时分化的可能。方法:将BMSCs采用成骨诱导剂和成内皮细胞诱导剂以1:1的比例混合培养12天。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骨钙素和vW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和EC的分化情况;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MSCs向EC的分化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s 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进一步观察细胞向两个方向分化的情况。结果:使用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可在一个视野里见到形态不同的几种细胞。分别进行骨钙素和vW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体视分析EC面密度为14.1%。LSCM显示细胞同时表达两种抗原。结论:在由成骨诱导剂和成内皮细胞诱导剂混合而成的特定微环境中,BMSCs可能具有被诱导后自然分组向两个方向同时分化的潜能。
王嫣陈小菊徐杰于海生罗月苹周兰陈文直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
环磷酰胺致新西兰大白兔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环磷酰胺构建新西兰大白兔白细胞减少症模型。方法:从新西兰大白兔的耳缘静脉注射环磷酰胺(50mg/kg),连续4天,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细胞数。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于注射环磷酰胺后开始减少,至第4天降至低值(白细胞:2.37±1.03;中性粒细胞:0.61±0.79;淋巴细胞:1.8±0.77),并维持较长时间,观察至22天时外周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仍处于较低水平(白细胞:4.90±0.54;中性粒细胞:2.75±0.55;淋巴细胞:2.04±0.76),与给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新西兰大白兔白细胞减少症模型。
罗月苹王嫣汪伟于海生张成宇陈文直
关键词:环磷酰胺新西兰大白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