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佐佐健介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名古屋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连铸
  • 2篇振纹
  • 2篇铸坯
  • 2篇铸型
  • 2篇结晶器
  • 2篇金属
  • 2篇金属液
  • 2篇磁场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磁连铸
  • 1篇电磁制动
  • 1篇电流
  • 1篇镀锌
  • 1篇液态
  • 1篇液态金属
  • 1篇运动特性
  • 1篇振动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电

机构

  • 6篇名古屋大学
  • 4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佐佐健介
  • 5篇浅井滋生
  • 4篇周月明
  • 2篇李廷举
  • 1篇浅井兹生

传媒

  • 4篇金属学报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1
  • 2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静磁场和直流电流同时作用下熔融金属封流的研究
本论文对磁场和直流电流同时作用下的熔融金属封流研究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封流原理,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后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对于无沉没辊热镀锌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潘胜波周月明佐佐健介浅井滋生
关键词:熔融金属热镀锌
文献传递
间断高频磁场作用下连铸铸型内金属液的运动和铸坯的表面质量 Ⅰ.液体金属弯月面运动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1997年
为了消除连铸钢坯的表面缺陷,提出了在铸型外部加间断高频交流磁场的铸造方法.用液体Ga作为钢液的模拟物,借助于激光测位仪研究了外加间断磁场对铸型内液体金属运动的影响.通过Sn的连续铸造模拟实验,探讨了弯月面波动和铸坯的表面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加间断磁场能控制铸型内液体金属的运动,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控制弯月面的运动,可使铸坯表面形成和间断频率fi相应的条纹.当fi接近于实验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电磁场抑制液面运动的效果最好,铸坯的表面质量最佳.
李廷举佐佐健介浅井滋生
关键词:振纹铸坯金属液连铸铸型
间歇式高频磁场作用下保护渣浸入深度的计算模型被引量:5
2001年
在间歇式高频磁场作用下,通过高速数码摄像机观测并研究了熔融金属弯月面的形状及其波动行为,建立了保护渣浸入深度的理论计算模型.经与实验结果比较,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由此提出在钢的连铸过程中采用间歇式高频磁场代替结晶器机械振动的可能性.
周月明佐佐健介浅井滋生
关键词:结晶器连铸
连铸过程中间歇式高频磁场代替结晶器机械振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探讨了连铸过程中用电磁力代替结晶器机械振动的可行性,用高速数码摄像机观察了保护渣的浸入、排出行为;测定了保护渣的消耗量.根据分瓣形水冷铜质结晶器无机械振动电磁连铸模拟实验结果,选择比固有频率稍小的间歇频率,可保证结晶器与初期凝固坯间的润滑,获得了较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周月明佐佐健介浅井滋生
关键词:电磁连铸振动
间断高频磁场作用下连铸铸型内金属液的运动和铸坯的表面质量Ⅱ.金属液的运动特性被引量:10
1997年
借助于光纤摄像机观测了钢液的模拟物─—液体Ga和铸型之间的接触状态,研究了间断接触距离(表征接触状态的星)和磁场间断频率的依存关系,进行了间断磁场作用下液体金属共振运动的理论分析在分别加间断磁场和连续磁场的条件下,进行了Sn的连续铸造模拟实验当间断频率f1接近于实验系统的固有频率时,金属液产生共振运动使弯月面和铸型之间的间断接触距离增大,金属液缓冷却效果相对较好和连续磁场对比,间断磁场能更有效地抑制铸型振动引起的液面运动,在获得同等表面质量铸坯的情况下,可以节省电力50%-70%
李廷举佐佐健介浅井滋生
关键词:振纹铸坯
电磁场下液态金属保持的实验研究
在电磁场作用下,通过 CCD 高速摄像机研究了液态金属流动及稳定保持的可能性,阐述了液态金属实现稳定保持的磁感应强度 B 值与电流 J 值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了单电极和多电极条件下液态金属稳定保持的基本电磁参数。
周月明潘胜波瞿雪元浅井兹生佐佐健介
关键词:电磁场热浸镀电磁制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