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代华

作品数:215 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97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2篇合金
  • 35篇纳米
  • 32篇涂层
  • 25篇钛合金
  • 23篇微弧氧化
  • 20篇力学性能
  • 20篇力学性
  • 19篇溅射
  • 17篇复合材料
  • 17篇复合材
  • 14篇微观结构
  • 13篇合金表面
  • 13篇磁控
  • 11篇黄铜
  • 11篇磁控溅射
  • 9篇陶瓷
  • 8篇多层膜
  • 8篇尼龙
  • 8篇抛光
  • 8篇纳米多层膜

机构

  • 20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3篇武汉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上海微创医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金盾链条...
  • 2篇上海市医疗器...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微创神通医疗...
  • 1篇上海亚爵电工...
  • 1篇上海双张新材...

作者

  • 215篇何代华
  • 185篇刘平
  • 178篇刘新宽
  • 170篇马凤仓
  • 168篇陈小红
  • 104篇李伟
  • 72篇张柯
  • 61篇李伟
  • 21篇杨丽红
  • 9篇傅正义
  • 8篇张金咏
  • 7篇张宁
  • 5篇李芹
  • 5篇王皓
  • 5篇陈洲
  • 5篇杜浩明
  • 4篇赵媛霞
  • 4篇杜见第
  • 4篇赵永生
  • 4篇朱坚民

传媒

  • 19篇有色金属材料...
  • 17篇功能材料
  • 6篇上海有色金属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材料导报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焊接学报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铸造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电子科技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陶瓷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3篇2020
  • 16篇2019
  • 25篇2018
  • 23篇2017
  • 27篇2016
  • 17篇2015
  • 25篇2014
  • 19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194合金连续挤压全过程的组织与性能演变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对C194合金连续挤压全过程的组织演变与性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194合金连续挤压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组织,仅在直角弯曲后变形区观察到少量沿晶界择优析出的不完全动态再结晶细小晶粒;各变形区硬度随变形量的增加由88.7HV 提升至136.1HV,并在直角弯曲后变形区增长减缓;挤压前后材料抗拉强度由263MPa提高到476MPa,延展性则由26.5%降至18.7%;挤压过程中发生第二相析出,析出物呈现尺寸为60-80nm 的椭球形和尺寸为10-20nm 且弥散分布的微小颗粒两种形貌.
靳晨刘新宽刘平陈小红何代华马凤仓李伟
关键词:C194合金
Al和Sn对再生铋黄铜腐蚀及切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及电化学腐蚀、黄铜脱锌腐蚀和切削试验等,研究了Al、Sn对再生铋黄铜微观组织、腐蚀及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可明显改善铋黄铜的耐腐蚀性能,随着Al含量增加,材料的切削性能逐渐减弱;随着Sn含量增加,材料的腐蚀性能逐渐加强,而再生铋黄铜的切削性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Sn含量为0.5%时,合金的切削性能最差。
张旭东刘平刘新宽陈小红李伟马凤仓何代华张柯
关键词:合金化
浓硫酸-乙二醇溶液电抛光NiTi合金的工艺与性能
2018年
研究了一种可用来抛光NiTi合金的安全稳定的浓硫酸-乙二醇电抛光液体系。通过改变浓硫酸浓度,抛光电压以及抛光温度,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电抛光试样的微观形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电抛光试样与基体试样耐腐蚀能力和支撑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抛光液体系中最佳的抛光工艺为7 mol/L浓硫酸,10V电压以及20℃,电抛光后试样的最小表面粗糙度(112.9nm)有一定程度降低,耐腐蚀能力有明显提升(形成钝化层),支架支撑力也可以通过电抛光得到有效控制。
何代华张淼刘平刘新宽刘奉妍
关键词:电抛光微观形貌粗糙度支撑力
金属氧化物在Si3N4陶瓷烧结中的使用现状被引量:3
2020年
Si3N4陶瓷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高温强度高,且高温稳定性和抗热冲击性好,作为结构材料在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由于Si3N4陶瓷烧结温度过高,无法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为了降低其烧结温度、改善烧结致密度和强度等性能,在烧结过程中经常使用烧结助剂。综述了国内外金属氧化物作为烧结助剂在Si3N4陶瓷烧结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其烧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王硕脱锦鹏刘明鑫何代华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SI3N4烧结助剂
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纳米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纳米结构涂层,由至少一个TiSiN层和至少一个CrAlN层构成,所述的TiSiN层和CrAlN层交替沉积在基体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超高硬度的纳米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经抛光处理后的...
李伟刘平张柯马凤仓刘新宽陈小红何代华
文献传递
Cu-Ni-S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性能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维氏硬度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Cu-Ni-S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性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Ni-Si合金在连续挤压过程中发生了第二相颗粒的析出,颗粒大小约为10 nm;与纯铜的连续挤压相比,Cu-Ni-Si合金在连续挤压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因此,直角弯曲变形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呈典型织构组织分布的直角弯曲前变形区和直角弯曲后变形区;各变形区的硬度值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逐渐由95HV上升至194HV,并在粘着区和直角弯曲区出现明显升幅。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挤压前后,材料的抗拉强度由276 MPa上升至505 MPa,而塑性由22.3%下降至13.4%。
孙健刘平刘新宽陈小红何代华马凤仓李伟
关键词:CU-NI-SI合金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以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开设该课程时拟定的指导思想,提出并实施了"以人为本"即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人才培养为目的,从整合课程内容、合理组建教学队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通过这些改革,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何代华刘新宽李伟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改革材料工程基础教学质量
铜热浸镀铝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一浴法对铜进行了热浸镀镀铝试验,热浸镀时间为8s,热浸镀温度为690~740℃。研究了热浸镀温度对Cu/Al复合材料组织、导电性能及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M)观察双金属结合界面金相组织形貌,用能谱仪(ED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浸镀温度的升高,Cu/Al复合材料导电性能迅速降低;结合性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热浸镀温度为710℃、热浸镀时间为8s的条件下,Cu/Al复合材料过渡层的金属间化合物晶粒比较小而且分布较均匀,相比温度升高获得的粗大晶粒而言更有弥散强化优势,并且有利于应力的缓解释放,此时Cu/Al复合材料结合强度最高,达到了最大的16MPa,过渡层内形成了良好的结合界面;Cu/Al复合材料界面主要生成了CuAl2,CuAl,Cu9Al4,K3AlF6等化合物,但金属间化合物过多会对缺陷比较敏感,易产生裂纹,严重影响Cu/Al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结合性。Cu/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为Cu/Cu-Al化合物+Cu基固溶体/Al-CuAl2共晶组织+Cu-Al化合物+Al基固溶体/Al。
王征刘平刘新宽陈小红何代华马凤仓
关键词:热浸镀导电性能
(AlCrTiZrNb)N/Si_3N_4纳米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多靶磁控溅射系统,使用AlCrTiZrNb合金靶和Si靶制备了不同Si_3N_4厚度的(AlCrTiZrNb)N/Si_3N_4纳米多层膜,样品基底为单晶硅。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高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纳米压痕仪对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的表征和力学性能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i_3N_4层厚度的增加,样品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均先增加后减小,XRD图谱中出现面心立方相结构。在Si_3N_4层厚度为0.5 nm时,(111)衍射峰强度达到最大值。说明薄膜结晶度最强,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0.6,298 GPa。通过对样品的横截面的形貌观察,发现当Si_3N_4层厚度为0.5 nm时,多层膜的多层结构生长良好。在(AlCrTiZrNb)N层的模板作用下,Si_3N_4层从非晶态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与(AlCrTiZrNb)N层之间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结构,(AlCrTiZrNb)N/Si_3N_4纳米多层膜的强化可归因于两调制层之间形成的共格界面。
翟晴晴李伟刘平张柯马凤仓刘新宽陈小红何代华
关键词: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一种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的纳米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的纳米涂层,由至少一层HfC层和至少一层SiC层组成,HfC层和SiC层交替沉积在基体上。还提供了上述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基体表面作镜面抛光处理,然后经过丙酮、酒精的超声清洗,真空离子清洗...
李伟刘平张柯马凤仓刘新宽陈小红何代华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