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篪
- 作品数:61 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GI工作站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系统
- 1995年
- SGI工作站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系统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除美和,唐泽圣清华大学北京100084国内已见报道的医学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均为在小型机或微机上完成,重建图像质量并不理想。本实验采用SGI图像工作站,从人体蝶鞍、斜...
- 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除美和唐泽圣
- 关键词:SGI工作站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计算机应用
- 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995年
- 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生物塑化(Plastination)技术是将高分子化学和真空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用于处理、保存和研究生物标本的一种新技术。由德国海德堡大学解剖学研究所Gunthe...
- 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
- 关键词:生物塑化形态学组织学
- 人冠状动脉的生物力学特性 Ⅰ.一维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被引量:5
- 1989年
- 本文在生物软组织试验台上,对7例成人的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以及大隐静脉进行了一维载荷的力学试验。上述血管Young's模量(dT/dλ)随张应力(T)的增长而变大,其一维本构方程为指数函数关系。人胸廓内动脉的力学特性,比大隐静脉更接近于冠状动脉。讨论了血管显微结构成份含量与力学特性的关系,认为动脉的C/E值可以作为动脉弹性的经验指标。
- 姜宗来何光篪
- 关键词:生物力学冠状动脉应力-应变
- 急性牵拉对兔正中神经内血循环的影响被引量:9
- 1995年
- 通过已建立了的家兔在体正中神经瞬时应力和应变定量的单纯性牵拉伤动物模型,对定量张力与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承受急性牵拉时,最先影响的是神经内静脉回流;随着牵拉的继续,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外渗;进一步牵拉,则发生神经内供血中断。文中还讨论了周围神经牵拉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和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
- 殷玉芹刘正津何光篪
- 关键词:血循环牵拉伤
- 静脉皮瓣被引量:1
- 1989年
- 在皮瓣闭式循环体系中,静脉作为血液的回流通道,甚为重要,静脉栓塞引起的皮瓣危象是游离皮瓣移植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对皮瓣的静脉和静脉回流受阻后皮瓣活力、组织病理、病理生理和代谢改变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鉴于经典动、静脉蒂轴型皮瓣在应用上存在某些缺点和局限性。
- 陈新民何光篪陈尔瑜
- 关键词:静脉皮瓣皮瓣
- 肩胛背区皮瓣血管的观察被引量:1
- 1981年
- 要利用30侧成年尸体,自局部动脉注射10%醋酸乙酯油画红显示肩胛下动脉各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旋肩胛皮血管。旋肩胛皮动脉干分为单干型(63.33%)和分叉型(36.67%),多数呈弓型向下,分布于岗下窝和邻近的皮肤,与胸背血管的肌皮支、肋间血管的皮支和侧胸区的血管形成丰富的吻合。旋肩胛动脉及其皮血管的管径分别平均在2.5mm和1mm以上,可以满足显微外科血管吻合的要求。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肩胛背区是一处较好的带蒂游离皮瓣供区。
- 陆英何光篪
- 关键词:皮动脉皮支胸背动脉肩胛皮瓣
- 压力负荷下大鼠主动脉平滑细胞fos基因表达
- 1995年
- 压力负荷下大鼠主动脉平滑细胞fos基因表达张放鸣,何光篪,刘正津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以(35)S标记的c-fos为探针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压力负荷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的基因表达,在分子水平探讨力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
- 张放鸣何光篪刘正津
- 关键词:主动脉平滑肌细胞FOS基因
- 家兔在体活神经力学性质的测定被引量:6
- 1994年
- 用弦式、直线式加载法对在体活神经实施系列连续应力和应变的急性单纯性定量牵拉,结果表明:①神经的应力—应变、载荷—延长量曲线均呈幂函数形式;②游离神经的应力松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2000秒内完成;非游离神经的张力衰减则在600秒内大部完成;③在非游离神经,初始张力越小,则松弛程度越大,松弛速度越快。文中讨论了活体神经力学性质的测试方式、条件和生物意义。
- 殷玉芹刘正津何光篪
- 关键词:正中神经力学性质活体
- 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巨微解剖被引量:13
- 1991年
- 为探讨半月板动脉的板外配布和板内构筑情况,本研究用巨微解剖、组织切片、透明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一系列标本。半月板后部的动脉主要来源于膝后内、外侧动脉;前部主要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下内侧动脉或膝降动脉组成3种类型血管源。各动脉的半月板支,围绕半月板形成一个板周动脉环,该环在内、外侧半月板的前方完整,在胫侧副韧带和腘肌腱深面中断,形成乏血管区。动脉环的存在,对于膝区的侧副循环建立有重要作用;对临床半月板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参考意义。由动脉环发出的营养小动脉,形成板周环行小动脉网,由小动脉网发支进入板内。半月板损伤后的愈合与板内血管构筑密切相关,板的角部和体部的周边血管丰富,伤裂后缝合易于愈合。
- 李瑞锡何光篪陈尔瑜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动脉解剖学
- 中国人掌骨体滋养孔的观察
- 1982年
- 1.观察了3800块成年掌骨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和方向,並对其中120付成套骨骼的掌骨滋养孔的对称情况予以分析。2.无滋养孔的掌骨占极少数(0.37±0.09%),仅出现于第二掌骨,其余掌骨都有一个明显的滋养孔(94.68±0.36%)。部分掌骨有两个滋养孔(4.87±0.34%),极少数掌骨有三个滋养孔(0.08±0.05%)。主滋养孔90%以上位于掌骨内侧面或外侧面的中1/3。第一、二掌骨的滋养孔主要位于内侧面,第三、四、五掌骨的滋养孔主要位于外侧面,从第一至第五有一个逐渐由内侧面移向外侧面的趋势。3.第一掌骨滋养孔的方向朝向远侧端,第二、三、四、五掌骨滋养孔朝向近侧端,均无例外。又一次以中国人的资料证明了生长端学说。4.成套掌骨的观察说明掌骨滋养孔左右完全对称者,在第一和第五掌骨中各占50%左右,其余均较低。部分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在第五和第三掌骨为部分对称多于不对称,第二、四掌骨为不对称多于部分对称,第一掌骨为二者相等。与Patake和Mysorekar的报导相此,表明中国人与印度人之间在掌骨滋养孔对称性中可能存在一定种族特征。
- 张显利何光篪
- 关键词:滋养孔内侧面第一掌骨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