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阳

作品数:66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0篇耐药
  • 13篇药敏
  • 10篇细菌
  • 10篇耐药性
  • 9篇球菌
  • 7篇克雷伯菌
  • 7篇肺炎克雷伯
  • 6篇耐药性监测
  • 6篇肺炎克雷伯菌
  • 6篇杆菌
  • 5篇毒剂
  • 5篇内酰胺酶
  • 5篇消毒
  • 5篇消毒剂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耐药机制
  • 5篇抗菌
  • 5篇获得性
  • 4篇毒力

机构

  • 64篇南昌大学第一...
  • 10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西省血液中...
  • 1篇解放军第94...

作者

  • 64篇余阳
  • 47篇廖晚珍
  • 40篇胡雪飞
  • 38篇彭卫华
  • 33篇陈开森
  • 32篇孙爱娣
  • 12篇曹先伟
  • 11篇刘洋
  • 8篇万腊根
  • 6篇邓琼
  • 6篇魏丹丹
  • 5篇胡妮娅
  • 5篇蔡庆
  • 5篇周凤莲
  • 4篇陈国华
  • 4篇杨莉娜
  • 4篇李静
  • 4篇温桂兰
  • 3篇李建春
  • 3篇徐群飞

传媒

  • 12篇实验与检验医...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健康天地(学...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监测2009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 2-COMPACT及配套试剂对全年临床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年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3162,占69.79%;革兰阳性球菌1369,占30.21%。细菌构成比中,前6位革兰阴性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0.39%、鲍曼不动杆菌12.58%、肺炎克雷伯菌11.98%、铜绿假单胞菌8.14%、阴沟肠杆菌3.6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01%;前6位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是溶血葡萄球菌5.76%、金黄色葡萄球菌5.74%、表皮葡萄球菌5.12%、屎肠球菌4.77%、粪肠球菌3.86%和无乳链球菌1.43%。标本来源以痰标本最多,占45.07%。科室分布以呼吸科最多,其次是ICU.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2.3%和49.3%。MRSA的检出率为53.8%,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多重耐药株。发现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开展耐药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十分重要。
胡雪飞廖晚珍孙爱娣彭卫华余阳陈开森
关键词:抗菌药药敏试验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典型病原体的构成及有关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1例C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采用微量颗粒凝集(MAG)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肺炎衣原体,间接荧光免疫(IFA)法检测嗜肺军团菌,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军团菌尿抗原。结果121例CAP患者共检出非典型病原体28例,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是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其后依次是肺炎衣原体6例,嗜肺军团菌3例,3例阳性病例中军团菌尿抗原检测也是阴性。121例CAP中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仅6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是CAP中同时也是非典型病原体中最多的一种病原体,肺炎衣原体所占比例较高,而嗜肺军团菌检出较少。
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温桂兰陈国华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胆汁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常见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胆汁标本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39份胆汁标本共培养出需氧菌和真菌197株,检出率为52.5%,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有大肠埃希菌(43.6%)、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各(8.6%),革兰阳性球菌有粪肠球菌(7.6%)、屎肠球菌(6.6%)。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类有较高的耐药性,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性较好,对其它常用药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0%~90%)。结论胆道感染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肠球菌,建议临床医生在经验用药的同时,尽早做胆汁培养,及时更换敏感药物,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彭卫华廖晚珍余阳陈开森胡雪飞胡妮娅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细菌药敏
外排机制在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耐药中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的耐药情况及外排机制在部分药物中作用,为我院耐药性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运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M-H琼脂稀释法测定含或不含利血平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加替沙星对MDR-SP的MIC值。结果MDR-SP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共分离出的178株肺炎链球菌中,MDR-SP为61株;除开青霉素外,外排作用参与了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结论我院MDR-SP产生率较高(34.3%),耐药性较为严重;外排作用在耐药中的作用不能忽视。
陈开森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
关键词:利血平
综合医院侵袭性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综合医院侵袭性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送检的无菌部位标本,包括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导管尖端、脓液、穿刺液及其他手术中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侵袭性感染真菌192株,来源病例以血流感染最常见(149/192,77.60%),其次为腹腔感染(20/192,10.40%)。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107/192,55.70%)、血液科(14/192,7.29%)和消化科(14/192,7.29%)。检出菌株以白念珠菌(68/192,35.42%)和近平滑念珠菌(56/192,29.17%)最为常见。药敏分析显示念珠菌对氟康唑整体耐药率较高(5.20%),其中热带念珠菌耐药率最高,达11.10%。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仅仅出现个别耐药情况。结论ICU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科室,需重点防范;除氟康唑外,研究中使用的其他抗真菌药物都可以用于血流感染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推荐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罗东詹佳欢陈嫱徐建青余阳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真菌耐药
ICU病人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ICU病人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ICU送检的362份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2份标本共分离出细菌368株。革兰阳性球菌占34.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0.8%,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95.4%。革兰阴性杆菌占6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26.1%、23.0%、13.7%和10.2%,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酶率分别为71.0%和47.8%。革兰阳性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外,对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奎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ICU病人感染率高,耐药情况严重。为控制感染及耐药性播散,应尽早对病人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提供准确的信息给临床医生,以便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
彭卫华廖晚珍孙爱娣李静胡雪飞余阳
关键词:ICU耐药性细菌分布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药敏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情况,为医院耐药性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运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07年7-12月共分离出352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233株,占66.2%,非产ESBLs菌119株,占33.8%,痰中分离111株,产ESBLs菌89株,非产ESBLs菌22株,尿中分离111株,产ESBLs菌62株,非产ESBLs菌49株;产与非产ESBLs菌株间耐药性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来源的菌株对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也表现不同;所有分离菌株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进行治疗。结论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重(66.2%);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率的产生。
陈开森袁华国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余阳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VITEK-2药敏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MIC结果分析与抗菌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掌握我省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谱和细菌药敏谱,为CAP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常规法和仪器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中的肺炎支原体采用微量颗粒凝集(MAG)法,肺炎衣原体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法,军团菌采用间接荧光免疫(IFA)法和酶免疫测定(EIA)法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明显占第一、第二位,然后是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的MIC是随着病原体和药物的不同而不同。结论细菌引起的CAP可先行经验治疗,待病原学和药敏报告后视情况进行调整;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CAP主要靠经验治疗,但药物的选择应安全、有效并能覆盖所有非典型病原体和常见菌。
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温桂兰陈国华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最小抑菌浓度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新型变种感染病例分析、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新型变种[new 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clinical variant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临床感染分布及对常用...
刘洋魏丹丹万腊根余阳邓琼曹先伟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与恶性淋巴瘤的报道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掌握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提供经验。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仅可呈现单一性,其更多的表现是多样性,但仍以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比较多见,但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李建春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恶性淋巴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