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误诊为窦汇区脑膜瘤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 2023年
- 发生于后颅窝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较少见,发生于窦汇区者更是罕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5月收治1例窦汇区占位患者,术前考虑为窦汇区脑膜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术后经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后肿瘤控制良好。
- 张秋实陈立泽高晓燕佟静
-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大剂量甲氨蝶呤后颅窝肿瘤控制脑膜瘤神经外科
- HIF-1、MGMT、CD133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HIF-1、MGMT、CD133在人低级别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三者在胶质瘤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33例作为实验组,同期收集低级别胶质瘤25例(WHOI-II级)作为对照组,收集脑深部肿瘤皮层造瘘正常脑组织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检测不同组别组织中HIF-1、MGMT、CD133的表达,应用SPSS 13.0进行分析。相关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HIF-1、MGMT、CD133不表达,在低级别胶质瘤组和胶质母细胞瘤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T-PCR法分别测定HIF-1、MGMT、CD133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mRNA的相对定量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三者均存在正相关(HIF-1与MGMT r=0.91,P<0.05;HIF-1与CD133 r=0.85,P<0.05;MGMT与CD133 r=0.80,P<0.05)。结论 HIF-1、MGMT、CD133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级别增高呈显著升高,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其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邢鹏辉吕中强张学新刘海英佟静刘英姿张磊袁江伟
- 脑脓肿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脑脓肿(B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可在脑实质中形成一个包膜包裹的脓腔。BA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使其临床诊疗具有巨大挑战性。对于BA的诊疗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无论是新致病菌的发现、新诊断技术的推出、该疾病预后的新发现,还是仍在探究的许多争议,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均代表着该疾病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BA的诊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BA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陈立泽张秋实李仕铎佟静
- 关键词:脑脓肿预后
- 延髓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并发小脑囊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 女,17岁.因阵发性头痛4个月,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0d于2007年9月19日入院。查体:神清,语利,视力正常,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项稍僵硬,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轮替试验(+)、指鼻试验(+)、Romberg征(+)。无家族病史。CT及MRI可见右侧小脑半球一大小约4.5cm×4.0cm×3.6cm囊性占位性病变,延髓背侧一大小约3.8cm×3.8cm×3.5cm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 张学新刘海英佟静刘英姿李建峰
- 关键词: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囊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阵发性呼吸困难并发侧脑室-腹腔
-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修复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5~ 2 0 0 1年间共收治颅鼻沟通瘤患者 11例 ,均采用颅面联合入路一次性完全切除 ,并应用EC耳脑胶固化的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对前颅底缺损进行一期修补。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全肉眼切除肿瘤 ,术后无 1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生存期为 1~ 5年。结论 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EC耳脑胶固化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进行前颅底修补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张学新李文玲张磊刘英姿邢鹏辉佟静
- 关键词:颅鼻沟通瘤颅面联合入路并发症
- HIF-1、MGMT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7月一2009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63例,分为低级别(WHO分级Ⅰ~Ⅱ级)组27例和高级别(WHO分级Ⅲ~Ⅳ)组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MGMT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术后均采取适形放疗,放疗剂量54~60 Gy,根据肿瘤级别及MGMT表达不同给予相同方案化疗,统计患者3年生存率,探求其临床意义。结果 HIF-1、MGMT在低级别胶质瘤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3例(48.1%)、11例(40.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阳性表达分别为29例(80.6%)、27例(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化疗方案治疗下同级别胶质瘤HIF-1不同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明显(P<0.05),MGMT不同表达之间因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HIF-1、MGMT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HIF-1、MGMT表达不同选择合适方案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 邢鹏辉张学新李建峰刘海英佟静刘英姿袁江伟
- 关键词:胶质瘤HIF-1MGMT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