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肩外侧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肩关节外侧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外侧三角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1例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1-21周。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31.6°±3.9°,后伸42.5°±2.6°,外展89.2°±2.6°,内收36.6°±2.8°。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评分76.7分±12.3分;未发生三角肌萎缩、肱骨头坏死情况。结论肩关节外侧三角肌入路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骨折的良好入路,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 吴宗明李永山岳雄匡垓下侯波何洁铭曾光徐志英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前内侧或后内侧手术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05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患者。术后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1~22周。术后即刻TPA、PA分别为87.6°±4.4°、8.6°±3.7°;术后12个月TPA、PA分别为88.7°±4.8°、9.7°±3.6°;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66例,良32例,可6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前内侧或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肯定。
- 匡垓下李永山侯波何洁铭季云瀚李一凡吴宗明徐志英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
- 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被引量:7
- 2012年
- 背景: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与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技术有直接关系。目的:总结12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凝血因子Ⅷ监测和替代治疗方案进行阐述。方法:以瑞金医院凝血因子替代方案为标准,结合患者实际凝血因子水平,搭配有经验的医生,对12例(17膝)男性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采用Cleveland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根据Cleveland膝关节评分,优8膝,一般3膝,差3膝,1例大腿截肢患者和2例关节融合患者不参与该评分。根据KSS评分,膝关节评分从置换前(23.6±9.0)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6.7±12.1)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25.2±28.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65.7±39.8)分。结果可见对于血友病膝关节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合理的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但是风险较大,需要谨慎进行。
- 侯波王毅沈宇辉冯建民刘志宏何川
- 关键词:血友病关节成形术膝关节凝血因子全膝关节置换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笔者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收治的976例60岁以上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498例,平均年龄72.3岁;股骨颈骨折478例,平均年龄75.6岁;观察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2例(3.2%),其中死于心肺疾病者占78.1%。年龄〈80岁围手术期死亡10例,≥80岁死亡2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术后死亡4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死亡1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心肺疾病和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更大,多科室的相互协作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
- 吴宗明侯波杨伟唐献忠李永山
- 关键词:围手术期高危因素老年
- 骨形态发生蛋白2信号通路与骨发生发育及损伤修复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形成过程中、骨折愈合后以及骨质破坏后骨诱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启动调节因子和别的信号通路共同促进新骨形成。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调节可以作为未来骨修复领域的一个新的靶点。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1988年以来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在软骨内成骨、维持成人骨骼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骨的发育以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骨形态发生蛋白、软骨内成骨、骨修复","bonereduc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及其作用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诱导骨再生潜能在脊柱外科手术、骨折后愈合以及骨破坏后骨诱导等诸多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在骨形成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也作为启动调节因子和别的信号通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新骨形成,出生后,骨形态发生蛋白也参与骨骼动态平衡的维持。在骨的微环境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其他影响骨质动态平衡的信号通路共同为诱导骨形成的合成代谢疗法提供了一个新靶点,这为骨修复时骨形态发生蛋白控制新骨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侯波王毅沈宇辉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软骨内成骨骨形成SOX9
- 中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率调查:上海市长宁区数据分析被引量:29
- 2015年
- 背景:髋部骨折成为中老年人群发病、死亡和产生巨额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数量与日俱增。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中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率的调查分析,探究骨折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对于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资料的收集,查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ICD-10码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就诊记录,获得患者相关信息。通过长宁区疾控中心资料调取,取得长宁区2010及2011年人口分布情况。计算长宁区人口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以50岁以上,每5年为一个年龄段)的粗发病率。结果与结论:上海市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197.04/10万,其中男性为88.51/10万,女性为304.73/10万,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在70岁以上急剧上升,且女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男性。提示髋部骨折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及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 张国宁侯波单连成王嘉杨伟梁朝革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髋部骨折年龄性别
- 膝关节动态有限元模型的力学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背景:膝关节具有解剖结构复杂性,活动多样性的特点。目前人体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由于不能进行直接的人体实验而进展缓慢,在尸体上进行实验又不具备正常人体的生理环境,其实验结果并不准确。目的:采用了工程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无创、活体的条件下,研究膝关节各部位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CT图像建立膝关节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在膝关节0°-90°范围内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和髌股关节的受力。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在屈膝0°时张力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在屈膝50°-90°之间无明显变化,而后交叉韧带恰恰相反,在屈膝0°-50°时变化不大,之后逐渐增大,屈膝90°时达到最大值。髌股关节受力分析发现,髌股关节的压力是随着角度逐渐增大的。提示膝关节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逼真模拟膝关节活动,研究正常人膝关节各部位的受力,是骨科生物力学分析的有效工具。
- 侯波王毅沈宇辉
- 关键词:人工假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髌股关节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对比被引量:17
- 2015年
-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对组织的损伤较大,对局部血运有明显损害,但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修复技术的进步,并发症已明显下降。目的:对比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修复方面的差异。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移位较大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32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常规钢板组36例采用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第2,4,6,12,24周时在门诊进行随访,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治疗满意率。在内固定取出之前进行复查,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常规钢板组的治疗满意率明显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5%,81%,P<0.05)。在并发症方面,锁定钢板组未发现断钉断板、肩缝撞击、肱骨头坏死及感染病例,发现疼痛者6例;常规钢板组发现断钉断板5例、肩缝撞击5例、疼痛者8例、肱骨头坏死2例、感染2例,常规钢板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应以锁定钢板作为首选,无论是修复满意度还是在修复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常规内固定方法。
- 白建忠侯波施慧峰杨伟徐刚梁朝革
- 关键词:植入物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内固定